秋季兒童如何養生

  在深秋的時候兒童要如何養生呢?深秋兒童養生有什麼方法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秋季兒童養生常識

  1、強化營養

  秋季是兒童機體逐漸恢復到良好的運作狀態,食慾與消化功能自動調節到最佳水平的時候,是補償夏季損失的良機,所以應強化營養供給,為孩子的生長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多補充玉米、全麥麵包、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以防秋季便祕。

  2、多喝白開水

  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寶寶體內水分平衡。

  3、及時驅蟲

  專家認為秋天打蟲效果最佳。從蛔蟲的生活史看,雖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蟲卵感染,但夏天機會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蟲卵進入體內,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最後變為蟲定居於小腸。正值秋天,此時服用打蟲藥可將其一網打盡,不留後患。

  4、防範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媽媽一定要把住“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兒園發現寶寶有腹瀉症狀,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5、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能耐寒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季對夏和冬來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季節,是一個耐寒鍛鍊的時候。為了提高孩子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加機體的耐寒力,進而減少冬季易發的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衝淋和游泳。冷水鍛鍊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然後逐漸降低水的溫度。洗完後用乾毛巾擦乾。冷水衝淋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動作要迅速,浴後用乾毛巾擦至面板輕度發紅為止。

  秋季兒童養生食品

  1、甘蔗山藥粥

  原料:新鮮甘蔗榨汁約100~150毫升,山藥50克,粳米50克。

  製作方法:用蔗汁與山藥、粳米一同煮粥。

  小提示:本粥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於熱病恢復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2、生地粥

  原料:生地黃30克,75克粳米。

  製作方法:將鮮生地黃切細,用適量清水熬約半小時後,濾汁;再復熬一次,合併藥液濃縮至約100毫升,備用;75克粳米淘洗後煮成白粥,加入生地汁攪勻,食時可加白糖少許。

  小提示:本藥膳具有滋陰益胃,涼血生津之功,可用於陰虛潮熱、盜汗、久咳、食少、消瘦、熱症心煩、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難消等症。

  3、山藥薏米粥

  原料:薏苡仁60克,生山藥60克,柿霜30克

  製作方法:將山藥搗碎,柿霜切成小塊,同煮成粥。

  小提示:此粥補肺、健脾、養胃,適用於陰虛內熱、勞嗽乾咳、洩瀉,食慾減退等脾肺氣虛的病症。

  4、糯米山藥粥

  原料:糯米、山藥、白糖。

  製作方法: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片;糯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清水煮沸後,加入山藥片,小火煮至粥爛。吃時可加些白糖。

  小提示:此粥甜香適口,益腎補氣,和胃健脾,是秋季寶寶很好的滋養食物。

  秋季兒童養生食譜

  蒸肉豆腐

  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與動物蛋白質相互補充,能對嬰兒生長髮育起很好的作用。蔥頭能健胃殺菌,提高嬰兒對疾病的抵抗防禦能力。

  原料:

  雞脯肉15克、豆腐20克、蔥頭10克、澱粉5克、雞蛋8克、香油1克、醬油4克。

  製作:

  1、將豆腐洗淨,放入鍋內煮一下,瀝去水分,研成泥,攤入抹過香油的小盤內。

  2、將雞肉洗淨,剁成細泥,放入碗內,加入切碎的蔥頭、雞蛋、醬油及澱粉,調至均勻有粘性,攤在豆腐上面,用中火蒸12分鐘即成。

  特點:

  豆腐鬆軟、稍鹹、味美!

  豬血豆腐青菜湯

  原料:

  豬血、豆腐、青菜、蝦皮、鹽,調料。

  製作:

  1、豬血、豆腐切成小塊,青菜洗淨切碎。

  2、水開後,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

  3、煮3分鐘,加調料即可。

  食物功效:

  豬血是補鐵的優秀食品。它具有含鐵豐富、易吸收,價廉物美等優點。蝦皮含有大量的鈣、磷,是兒童的補鈣食品。

  蝦仁蛋餃

  原料:

  蝦仁、鹽、姜、蔥、料酒、雞蛋、青葉蔬菜、作料。

  製作:

  1、新鮮的蝦仁洗淨加入鹽、姜、蔥、料酒等作料,放蒸鍋內蒸15分鐘後待用。

  2、生雞蛋開啟盛在小碗中調勻。

  3、將雞蛋液攤在炒鍋中,待上面雞蛋尚未凝固時加入蝦仁,然後把雞蛋對摺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

  4、水開後,加入青葉蔬菜和蛋餃,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食物功效:

  蝦仁和雞蛋都是優質蛋白質食物,蝦仁同時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容易消化吸收,是兒童最佳補充蛋白質的食品。綠葉蔬菜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燉排骨

  原料:

  排骨、姜、蔥、醋、粥或麵條、鹽等作料。

  製作:

  1、新鮮的排骨洗淨切成小塊,

  2、加冷水、姜、蔥、作料、少量的醋,用高壓鍋煮30-40分鐘。

  3、取燉好的排骨加在孩子的粥或麵條中烹調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食物功效:

  肉、骨頭和湯一起吃,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同時也能補充鈣、磷等礦物質。一些年輕的媽媽擔心排骨的營養,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已完全融人到湯中,其實是片面的認識。

  排骨皮蛋粥

  排骨與皮蛋熬粥,可以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的功效。幼兒食用,可以祛病健身。

  原料:

  大米100克,小排骨200克,松花蛋半個,花生米30克,蔥花少許,醬油、精鹽、花生油、味精各適量。

  製作:

  1、把小排骨洗淨,切成2釐米長的小段,用醬油、鹽醃漬1小時,放入沸水中煮熟。

  2、將松花蛋去殼,洗淨,切成小方塊。

  3、把大米、花生米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煮,當米粥將熬好時,放入松花蛋丁、醬油、味精;另用炒鍋,放入花生油,炸蔥花成金黃色,出蔥香味時,倒入米粥中,至粥熬好以後,將排骨配到粥中,即可食用。

  特點:

  鹹鮮適口。

  魚泥豆腐羹

  原料:

  魚肉、鹽、姜、嫩豆腐、澱粉、香油、蔥花。

  製作:

  1、將魚肉洗淨加鹽、姜,上蒸鍋蒸熟後去骨刺、搗爛成魚泥。

  2、將水燒開加入少量的鹽,放入切成小塊的嫩豆腐+煮沸後加入魚泥,再加入少量的澱粉、香油、蔥花成糊狀即可。

  食物功效:

  魚肉含水分高、肌纖維短,容易被消化吸收。魚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於增強兒童的抵抗力,促進兒童的生長髮育。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