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酸鹼中和反應教學反思

  教師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二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樑,九年級化學酸鹼中和反應的教學反思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本節課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

  一、注重從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景。

  提出問題:小明的媽媽不小心把麵糰發酸了,你能幫幫她嗎?通過這樣的匯入,一下子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二、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酸和鹼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對酸和鹼能否發生反應存在疑問。

  如:在氫氧化鈉和鹽酸混合無現象的情況下,提出問題:氫氧化鈉與鹽酸是否反應?請設計實驗進行證明你的猜想。從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實驗現象的描述以及實驗結論的得出,都由學生完成。本課題中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個難點,突破該難點時,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直觀形象的電腦動畫展示,讓學生知道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然後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該化學方程式的特點是相互交換成分,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完成感悟探究:氫氧化鈣與濃鹽酸的反應,並寫出化學方程式,然後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散,引導學生分析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特點,從而得出中和反應的概念。然後提出問題: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嗎?這樣既注重了前後知識的聯絡,又讓學生搞清楚分析問題要全面--中和反應不僅要看生成物,還要看反應物。

  三、注意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

  如:中和反應的應用之一是用於醫藥。此時,教師出示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陳香胃片,並說明其成分中含有氫氧化鋁和碳酸鎂。讓學生說出它能夠治療胃酸過多的原因,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指出哪些是中和反應,這樣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四、學生自主參與整堂課的知識建構,從舊知識的回憶到新知識的學習,從參與並能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

  通過學生的設計、操作、觀察、思考、討論,在問題解決中深刻、系統地理解知識,學生逐步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本節課的設計特點是強調以學生的探究學習為主,重視學生的體驗,使學生的認知和體驗達到最佳結合點,注重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一個合作學習探究的氛圍,

  五、本課題重點突出中和反應,而中和反應的應用以及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法--PH,可通過學生自學的辦法自行解決。整個過程不僅注重過程與方法教育,而且還將情感、態度、價值觀貫穿其中。通過社會小實踐:請你設計實驗,測定自家土地中土壤的酸鹼度,幫助父母分析適宜種植什麼樣的農作物?將化學知識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

  1、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對酸和鹼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於酸和鹼是否能發生化學反應存在疑問,這時候給學生匯入酸和鹼的反應,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接受。實際上課中,學生對於酸和鹼的性質及其本質理解的並不透徹,引入新課並開展學習時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2、提出疑問,解決問題

  在將氫氧化鈉和鹽酸混合後無限性的情況下,提出問題:氫氧化鈉與鹽酸是否反應?請學生設計實驗並證明你的猜想。從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實驗現象的描述以及實驗結論的得出,都由學生完成,充分地發動了學生的思維。現場學生回答比較踴躍,也出現了一些比較新奇的方法。然後通過演示實驗驗證了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分析,得出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反應的結論。學生理解起來難度有所降低,比生硬的講解效果好得多。

  3、分析現象,突破方程式書寫的難題

  通過分析現象,反應後溶液變為無色,說明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了新的不能使酚酞變色的物質,通過反應物分析產物的可能性,得出產物應該是氯化鈉和水。最終通過學生自己的總結和練習完成書寫方程式的難題。這個過程中,由於此反應的物質比較簡單,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容易些,分析反應的本質難度也有所降低。教材中選用此反應方程式作為初學中和反應的例子還比較合適。

  4、歸納總結,得出本質

  分析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反應之後,列舉其他的酸和鹼反應的方程式,學生自主完成後,針對幾個方程式,發散學生的思維,找出幾個方程式的共性,並進行總結,發現幾個反應都是酸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從而得出中和反應的定義。這個過程在進行中學生在理解起來難度不大, 可以簡單地記憶為酸和鹼反應生成酸的反應就是中和反應。難度在於酸和鹼的判斷,知道哪些屬於酸,哪些屬於鹼,這個很關鍵。所以在講解本質內容時也灌入了很多酸和鹼的內容,讓學生對常見的酸和常見的鹼有更熟悉的認知。

  5、注重於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

  中和反應的應用也是考試中考查的關鍵,其中考查比較多的是中和反應用於醫藥。比如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陳香胃片,其主要成分就是氫氧化鋁和碳酸鎂,而氫氧化鋁和胃酸主要成分鹽酸的反應就屬於中和反應的應用。另外中和反應用於改良酸性土壤,用於除去蚊蟲叮咬的疼痛等。講解到這方面的內容,學生的興趣明顯提升,回答問題也積極了很多,看來平時多注重於日常生的聯絡還是比較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

  總的來說,這節課在教學內容上邏輯性還可以,但是一些小細節還需要多加註意,而且學生的參與度也不太夠,小組展示沒有積極展開。在以後的課堂上我會多加註意,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水平!

  ***三***

  昨天聽了陳凱老師關於酸鹼及中和反應的這一節課,越來越感受到一節好的化學課的魅力。聽老師講課我就會覺得是在聽一個個關於酸鹼的小故事,而這個故事生動精彩,在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的同時,還充滿著化學課的味道。要是有一天我要是能把課上成這樣,足矣了吧。

  自我教學反思:

  ①學生的思維永遠都是我們想不到的,比如說當我在問講氫氧化鈣的由來時,學生說“生下來的”,然後還繼續說氫氧化鈣跟他爸姓,他爸就是氧化鈣,而他媽是個女人,女人就是水做的,所以氧化鈣和水反應就得到了氫氧化鈣,還真是奇思妙想。

  ②對於聽過的課不能全盤複製,而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這包括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生的心理。

  ③自身的知識量,在問學生被蚊蟲叮咬後,怎麼辦時,很多學生第一反應是唾液,所以此時就需要我知道唾液的大致pH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