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表達你的真實意願美文

  導語:若是你能知道自己的真實意願是什麼,大腦就會幫助你達成。大腦能表達你的真實意願。

  想要什麼?它比你還明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

  一覺醒來,天還未亮,夢境仍在腦中清晰地展現。

  翻個身,換種姿勢,再次進入夢鄉時,又能把那段不想結束的夢重新續接起來,就像被按了暫停鍵的電影,又被起始鍵啟用,再次播放那般容易。

  當外甥女說她的夢可以這樣繼續時,我簡直驚訝極了!夢還能繼續?這對於我來說,是不可思議和無法理解的事,因為我從未有過這樣的體驗,也從不曾這樣去想過。

  人總是會對自己無知的事感到難以理解,而選擇不去相信。此刻的我便是這樣。

  她見我一臉驚訝和並不認同的表情,毫不在意地說:“我可以啊!只要想繼續夢下去,接著想夢裡的情節就好了,沒什麼難的。”

  後來因為好奇,我上網搜了搜,發現如此這般的卻大有人在,都能在清醒之後,重新回想夢中的情節,便可將夢繼續下去。

  原來,大腦如此善於瞭解我們的心意,並幫我們達成所想,只是我不善於利用而已。

  雖然我的大腦從未使我品嚐續夢的美妙,但它卻從另一方面給了我提示,讓我體察到它的善解人意,而更好地將它為我所用。

  每天早晨,我需要用鬧鐘來喚醒睡眠,但碰上比較重要的事,比如趕早班機、早班車,這類不會等人的交通工具時,我總在鬧鐘響起之前醒來。而此時的大腦也不因睡眠的多少而混沌,總是無比的清醒,沒有一絲倦怠。顯然,它覺察到我的緊張與擔心,而讓我的時間感異常敏銳了起來。

  若是對早起不那麼緊急的日子,我會在夢中聽見鬧鐘的吵鬧,暈暈乎乎地看時間,有時竟會發現,它在叫了十分鐘之久後我才聽見。

  同樣是靠鬧鐘叫早,同一個身體竟會有如此不同的反應,這與睡沒睡夠,睡多睡少並沒有關係,也與意志力無關,只與大腦接收我們意願的真假有著重要的聯絡。

  可能有時,我們都未曾瞭解自己的真實意願是什麼,但大腦卻會給出它的判斷。

  半年前,我想借鑑別人的經驗,利用清晨的時間寫文,看能否更便於找到思路。可當我把鬧鐘定在五點,它又準時響起時,“不想起”三個大字卻在我的腦中晃盪不停。

  雖然只比平時早了一個小時,可那種睏意,就象剛入夢鄉便被人喚起,充滿了不情願和難適應。

  身體雖然強制著坐了起來,腦子卻總也清醒不了,別說寫什麼了,就是看會兒書,眼睛都會不由自主地閉上。

  堅持了兩天,實在進行不下去,不僅寫不出什麼,人也暈暈乎乎,感覺睡眠不夠,完全沒有狀態。於是,這個想法被我匆匆一試後,便被判為“不相適宜”,而擱置了起來。

  可就在幾周前,再又聽到有人早起寫文的習慣時,我又嘗試了一下。而這次的效果,完全不同於上次,不僅能夠適應,自我感覺還非常不錯,內心的滿足感讓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

  前後半年左右的時間,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其實,就在於大腦辨識出了我的真實意願。

  之前的我,習慣於晚上寫,有時寫晚了,早上必是不願少睡一個小時,精神疲憊,很難清醒。

  七月份的暑假,帶著孩子出了趟門,寫文的規律打亂,半個月時間沒寫一個字。回來後,就想把晚上寫的習慣改掉,因為我這才發現,晚上的時間段不太容易把控。

  於是,我便決定利用早上的兩個小時。五點起床對於此時的我,不再只是試一 試的態度,而是必須這樣做的結果,那麼自然,晚上也要早睡。

  所以這次,當鬧鐘響起,我只要起床開啟電腦,坐在桌前等個開機的時間人就可以慢慢清醒。而不再同上次那樣,坐在床上,拿個手機想著寫什麼,都能把眼睛想得閉上。

  人只有在有了真實的意願後,才能下定決心付之於改變,而大腦才會指示身體予以行動的配合。

  不是有句名言說:“一個人只要知道上哪兒去,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同樣,若是你能知道自己的真實意願是什麼,大腦就會幫助你達成。

  作者: 又耳

  公眾號:又耳夜讀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