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得讓人陶醉的婺源遊記散文

  編者按:婺源的美景讓人陶醉,還成為不少電影的拍攝場地,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在婺源的遊記吧!

  滿懷著憧憬去那個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婺源縣,但不是在油菜花開的季節,而是油菜花結籽的時節,目標是到拍攝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地方,叫“上坦村”。

  我們乘車在高速公路上跑了八個小時來到了“上坦村”,真是千里迢迢。江西的公路已經很不錯了,路面平坦,車道挺寬。離太陽落山的時間很近了,此刻風景點的遊人不多了,都是往回返的,我們下了車,抓緊時間拍照吧。現代旅行的模式就是坐車聊天、睡覺,下車方便、拍照。上坦村口有一塊牌坊矗立在那裡,豎書“上坦村”三個大字,旁邊有賣紀念品的鄉民熱情推薦,笑臉迎客。隨即映入我們眼前的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這是有名的“江灣水”,河對岸那邊幾棵古樟下有幾名遊客正在拍照,據說那裡就是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拍攝地點。我們快速走過幾十米橫跨小河的平橋,想早點見到這個典型的徽派建築的村落。

  青石板的村路,粉牆黛瓦的民居,還有一排排的白色馬頭牆,幾名婦女們正在河邊洗涮衣物和用具,旁邊還有一個暗紅色的老式建築,是名叫“雲水謠”的客棧,是拍過電影的道具。古樹小河,古樸韻味,門前喝茶,休閒人家,一幅徽派特色的“清明上河圖”,美得讓人陶醉,流連忘返。

  真的不知電影導演們怎麼找到這絕美的地方?遊客們確實被這裡景緻驚到了。百年樹齡的老樹如雄獅,臥在岸邊,橫枝蒼勁似巨龍,這是拍照的好地方。而在這幾十平方米的地方,竟有七八棵大古樟樹。樹高十幾米,樹圍要三四個人手拉手才能環抱,遠看那小轎車在樹下,就像一個玩具一樣。按我國民間風水學說,這種地方一定是塊寶地。

  樟樹主要是分佈在我國南方的,但在江西是最多的。樹高的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展,枝葉茂密,大氣雄偉,四季常青。我們知道樟樹有樟腦香氣,木材堅硬又美觀,常用於製作傢俱,耐久不變形。以前每家都會用樟木打製木箱裝衣服。據說樟樹是江西省幾個城市的“市樹”,相鄰的湖南省也是樟樹很多的地方。

  樹是有靈性的,福佑後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上坦村古樹蒼天,河水繞林而過。現在這裡鄉村開發的還不多,故村裡還能完好的儲存著原始狀態。一旦過度商業化的開發會失去原汁原味。

  我們來到遊客雲集的地方,這處老房子的窗雕花鏤空,陳舊古樸,是電影裡的“雪蓮牛骨湯”火鍋店。房子的山牆緊挨著古樹,好像孩子依戀母親一樣,溫馨的畫面,我在想多少時光流影才能造就這稀世奇景啊!馮小剛執導、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蓮》,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影片等重要獎項。電影說的是一個這樣的故事:一位名叫李雪蓮的農村婦女,為證明自己根本就不是潘金蓮,為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她去打官司、告御狀。影片具有黑色幽默風格,還有東方韻味的圓形畫幅和電影畫面讓觀眾感到震撼。電影借用了“上坦村”這塊寶地也是一大賣點。婺源是江西省的一顆明珠,獨特的、優美的風景,讓它成為許多著名電影的拍攝地點。

  我觀察一番,當地人家每天看人來人往,可能不以為然,自從此處被挖掘出來後,價值連城了。這裡厚重、靜逸的生活環境常常被一車車的遊客們驚擾,事物的一切都是矛盾的,開發旅遊帶來了經濟效益。古樸的東西能保留多久,現代生活的觸角佈滿世界的每個角落。我們看到不遠處有一座高架橋路已經橫貫了美麗的村落,像一把寶劍插在虯髯大漢的胸口上,真是大煞風景,這都怪當時設計公路的人太沒眼光,如果能夠繞個小彎,這處火鍋店和古樟樹的景緻會更加壯觀。

  離開了上坦村餘味無窮,第二天我們去了月亮灣,這也是一個拍攝電影的基地,還是一個溼地公園。翠湖如月彎彎,小船遊戈在湖面,船蓬和村姑的身影倒映水中,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嘩嘩的搖擼聲,驚動了白鷺,展翅飛翔,一片青色水天如鏡,初夏的清晨就是這樣的具有詩意。

  婺源縣屬丘陵地貌,境內山巒重疊,樹繁林茂,青翠連綿,還有溪澗縱橫。多處儲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古府第、古民宅和古橋,讓全國各地來婺源的遊客一飽眼福。此次到婺源雖然不見油菜花海,但見處處小橋流水人家,疑是天上人間,夢幻田園。古樸的村落裡,徐徐的風,漫漫的心思,翠綠峰巒填滿你的眼睛,讓你感覺好像是充了電的手機,又有了一天的活力。

  人們大都喜歡旅行,因為旅行就是結識不認識的人,去看沒有看過的景色。新鮮和未知這二大因素,是最吸引人的,尤其是對愛拍照的人,在旅行中才有收穫。當然也免不了有頭痛事、不愉快的事情,然而在旅行中晒晒太陽,換換腦子,沉澱浮躁,大有益處。

  作者| 孫一峰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