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心得體會範文

  成功學 可以促進大學生自我成才目標的實現。以下小編為你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1

  我開啟書的第一章 《積極的心態 》***PMA 黃金定律***,書中說到: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在於他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是啊!擁有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的的人,結果完全是不同的!正如兩個囚犯同在一個牢房中的鐵窗望出去,消極的人只看到泥土,而積極的人卻看到了星星。

  生活中,失敗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態有問題。遇到困難,他們總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仍然保持積極的心態,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於是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愛迪生在幾千次失敗的試驗面前,也決不退縮,最終成功地發明了照亮世界的電燈。

  在老師隊伍中,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有些人甚至在埋怨自己所處的環境,總是在說,我們鄉下老師怎麼能比得上縣城老師,他們有條件接觸名師,有條件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而我們面臨的永遠是山的貧瘠,人們的愚昧。但是,我想說,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看看柳城鄉村學校的韋秀紅老師常說的:我們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改變我們自己吧!結果,她做到了:一朵路邊最常見的野菊花——繁茂的根系緊抓著土壤,用自己畢生的努力綻開金燦燦花瓣,向著太陽,微笑......

  拿破崙·希爾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敗:

  1.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

  2.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

  3.我們在一項任務剛開始時的心態就決定了最後將有多大的成功,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4.人們在任何重要組織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態。

  難怪有人說,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態度來創造。

  關於佛教對成功心得看法篇2

  談起佛教,不少人可能想到“清規戒律”、“戒律森嚴”。對於不瞭解佛教戒律的人,難免會有一種陌生而拘束的感覺。

  實際上,戒律只是一種方法、手段,並不是目的。好比一個人餓了,他淘米、生火、煮飯、炒菜,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規矩來做飯,最後做出可口的飯菜,解決了飢餓問題。做飯的規矩是為“人要吃飯”這一目的而服務的;同樣,佛教徒持守戒律,是為了淨化自己的心靈,提升內心的力量,開發內在的智慧。

  2500多年前,佛陀為了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問題,放棄王位出家修道。他在菩提樹下參禪悟道,夜睹明星,終於大徹大悟而成佛。

  成佛之後,佛陀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有妄想,人就容易胡思亂想,無法對事物有正確瞭解,容易犯不切實際的錯誤;有執著,人就會想不開,片面而孤立地理解事物,愛鑽牛角尖。

  妄想、執著就是人的煩惱,換句話說,就是各種不良情緒。在不良情緒的驅使下,我們說話、做事時,可能對自己、別人、現在、未來都造成危害。要避免這些危害,就需要用戒律來規範自己的“身、語、意”——行動、說法和起心動念。

  具體說來,戒律規定的事很多,包括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等等。比如不殺人、不騙人、不偷盜,按照這些規定去做,既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因而能夠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讓內心趨於平靜。

  內心平靜之後,才容易專注,同時思維清晰,能夠快速把握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資訊。這個過程,體現了佛法中的三學:戒、定、慧。好比學生讀書,守規矩、不胡思亂想,才能坐得住,成為一個善於學習的人。

  不僅學習如此,做事時也能體現出戒律的重要性。不論大事小事,我們在做的過程中,都可能受到外在人、事、物的干擾。要想順利辦成一件事,就需要預先做出規劃、制定目標。

  若是長期的目標,則要把它細化、分解,變成一個個中期目標、近期目標、眼前的目標和當下要做的事情,我們才有辦法實踐,規劃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從幾點鐘到幾點鐘該做什麼。嚴格地照這個規劃去做,事情才可能成功。

  遵守戒律的人,不容易臨時改變計劃,或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產生不良情緒。他的內心非常有力量,能夠快速做出正確判斷,面對抉擇不會糊里糊塗或優柔寡斷。如果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那就說明我們的心比較亂,往往跟著外在的境界跑。

  凡是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都能夠經年累月地堅持自己的規劃,每一天當中明白何時該做何事——這也是持戒的內涵。

  因此,佛教的戒律可以說是我們實現成功人生的方便之路。現在社會上流行不少教人成功的學問,其實佛陀早就告訴我們覺悟人生的成功之道,其入門之處,便是戒律。古往今來,有無數的高僧大德,通過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成功實現了自信、自覺、自強的人生目標。

  轉載自:《生命時報——人民網》

  篇3

  寒假期間我讀了《卡耐基成功學大全》,細細品讀,像是在品嚐人生盛宴。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和大家分享。

  作者簡介:戴爾·卡耐基,美國現代成功學之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他一生致力於人性問題的研究,他的著作先後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幾十年來一直在全球暢銷,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

  《紐約時報》評價 ——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許就是美國的象徵。

  本書簡介:本書囊括了卡耐基的成功學精粹,每一章節都引用大量啟人心智的故事和精闢的格言,《人性的弱點》寫的是改善人際關係、教人做人處世的藝術,使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人性的優點》對幫助我們克服自身憂慮,學會減壓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和借鑑作用。《影響力的本質》使我們明白在人際交往中自身形象的重要性,學會讚美對方,應對不同型別的人,從而實現良好的人際溝通。《快樂人生》讓我們學會培養快樂的心理,引導我們踏上快樂的人生。《語言的突破》為我們在各種場合下發表恰當談話,怎樣贏得美譽,獲得成功提供了寶貴經驗。《卡耐基寫給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揭示了女人一生幸福的關鍵,怎樣打造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

  在看書過程中,我每讀一章都會有新的感受,只有不斷地看和思考,結合自己的經歷,才能體會出來。書看完後,我的最大收穫就是對幸福快樂的含義有了深刻認識,即把對工作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結合起來,才是最幸福快樂的人。

  對工作的熱愛首先體現在戰勝自我,超越自卑。自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我們克服自卑的辦法就是建立自信,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的優點,我要發揮自己的優點,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當遇到困難時告訴自己,行動讓我只會賺而不會賠,因為我有可能成功,即使不成功,我也得到了寶貴的經驗,我可以保證下次能做得更好直到成功。要敢於嘗試,年輕就是資本,年輕不怕失敗。

  熱愛工作我們就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對待發生在我們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我們要學會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學生的那份敬愛,享受學校的那份純淨,享受社會的那份尊重,享受內心的那份堅定。

  卡耐基很贊成這樣一種觀點:即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際關係和處事技巧。作為一名教師,具有良好的口才和溝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有魅力的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教師與學生多交流,可以進一步拉進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漸漸地和學生們熟了以後,上課前進教室,學生們會說上化學課真好,我們班有兩名學生每次考試都競爭,如果分數低於對方,就給對方買巧克力,看到他們對化學這麼感興趣,我很高興,體會到了當老師的幸福和快樂。

  讓自己喜歡現在的工作不難,難的是一直保持對工作的熱情。當工作駕輕就熟,激情往往隨之湮滅,這時候我們要“讓激情保鮮”。恢復工作的激情,我們可以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工作不是野餐會,一個人無論多麼喜歡自己的工作,工作多多少少都會給他帶來壓力,我們要學會科學的管理釋放壓力,心情輕鬆工作才有激情。

  生活是一連串的推銷,推銷員最大的目標是把商品銷售出去。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幸福感在於如何把自己的知識連同人格魅力推銷出去。所以我們要熱愛工作上好每一堂課,在備課時我們就要對教材,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備教法,備學法,設計好教學程式,只有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才會讓學生和老師獲益匪淺。

  我相信一個樂觀向上、充滿自信、積極工作的老師,定能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幸福感。

  熱愛生活,我們首先要學會自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有多少缺點,而在於你有多少優點,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充滿了歷史和地理的基本常識錯誤,但並不妨礙它成為一流的文學大師。要學會喜歡和接受自己,本色人生才是最快樂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我一定會碰到令人不快的事,當你開始為過去的事憂慮的時候,你應該想到這個古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熱愛生活,我們要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因為多悲傷一天不會讓結果有所轉變,而自己沉溺於悲傷也會讓自己崩潰。

  思想的運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域造成天堂,天堂造成地獄。這說明了心理暗示的重要作用。熱愛生活經常進行積極暗示的人在每一個困難和問題面前看到的都是機會和希望,經常進行消極暗示的人在每個希望和機會面前看到的都是問題和困難,所以我們要經常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形成一種意識,讓積極的態度生根發芽。

  沒有目標的生活無異於夢遊,熱愛生活的人都有確定的目標。為了攀登到人生山峰的更高點,我們就要提升自己的慾望,當好夢想的架構師,把自己的夢想一一列舉出來,看目前最渴望得到的是什麼,並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使這種想法成為自己思想中最強烈的一部分,並不顧一切地走下去,終能成功。

  生命是有節奏的。比如在工作後我們會娛樂,嚴肅之後會表現幽默,當阿基米德在努力尋找解決兩個物體的相對重量的複雜問題時,始終得不到答案,但當自己放鬆並泡一下澡時,他的意識便被浴盆中的熱水激發出來,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如果你在工作之後不給你的思想休息的機會,你的身體就一直處於一種被刺激的狀態,這種情況可能使你因為緊張而失調。干擾正常節奏模式會造成許多問題,所以熱愛生活我們要順應生命的節奏。

  卡耐基說過: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無論你多忙,你總是有時間選擇兩件事:快樂還是不快樂!我相信以積極陽光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享受到快樂的人生。

  最後我想說這是一本好書,是一本能激勵人、鼓舞人、使人積極向上的書,是一本適合所有人品讀的書。希望大家有時間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