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高中的音樂鑑賞課

  高中音樂主要的模組是“音樂鑑賞”,與小學和初中的音樂欣賞課不同的是,高中的音樂教學不必設計豐富多彩的音樂遊戲,模唱和創編的內容也只是輔助手段。在高中音樂鑑賞的教學中,最主要的是通過聆聽、欣賞、講解、思考等過程,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那麼應該怎樣上好高中的音樂鑑賞課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上好高中的音樂鑑賞課要有“充分”的備課

  這裡所說的“充分”並不是要將每一首曲子進行深挖細摳和全面瞭解,只需要做到兩點:第一,熟悉樂曲的主旋律和其最主要的特點,包括樂器特點、旋律特點等;第二,瞭解該作曲家及其代表作或者是當地音樂風格特點。只要對這些表面的知識能夠充分準備,在10到15分鐘的試講過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了。下面針對比較難以把握的課例做簡要介紹。

  例一:《現代京劇》

  【備課內容】

  1、聆聽《雄心壯志衝雲天》,對旋律有大致印象。

  2、瞭解現代京劇代表作,《紅燈記》的主要故事內容。

  2、學唱一段經典的現代京劇。

  【試講流程】

  1、教師演唱京劇《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引出京劇《紅燈記》,並結合唱腔、行當對其故事情節作簡要介紹。***如果會唱的選段不是《紅燈記》的選段,可以先介紹現代京劇,再引出《紅燈記》。***

  2、欣賞《雄心壯志衝雲天》,引導學生結合李玉和的處境和感情去聆聽旋律上的變化。如:在“慢三眼”處引用了《東方紅》的旋律來表示心中嚮往光明。***這一細節在備課時僅認真聽一遍即能聽出來,卻能充實整個試講內容,增添一大亮點。***

  3、引導學生從服裝、臺詞等方面說說與之前欣賞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劇目有什麼區別。介紹現代京劇及經典作品,建議學生課後欣賞並學唱一段現代京劇。

  例二:《德彪西》

  【備課內容】

  1、聆聽《亞麻色頭髮的少女》三遍,記住主旋律。

  2、瞭解印象主義時期的音樂產生與發展、音樂特點。

  3、瞭解德彪西,並欣賞代表作。

  上好高中的音樂鑑賞要學會對比音樂

  古典主義音樂的創作原則與風格是嚴謹、規整,浪漫主義音樂是注重情感的表現與激情的發揮。與之相比較,印象主義音樂並不通過音樂來直接描繪實際生活中的圖畫, 而是更多地描寫那些圖畫給我們的感覺或印象,渲染出一種神祕朦朧、若隱若現的氣氛和色調。在樂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的、不規則的形式,以便更好地體現出印象主義音樂較為自由的特點。而德彪西的作品多運用模糊不定的意境,採用變化多端的表現手法,把音樂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和聲從邏輯功能聯絡中解放出來,從而獲得了更為豐富的和聲色彩,尤其是由全音階中各音組成的全音和絃。平時我們所唱的音階都是1-2-3-4-5-6-7-1,而全音階的效果則是這樣的。***彈奏全音階***

  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會經常出現各種臨時變化音和平時不常接觸的和絃。還記得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嗎?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月光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播放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德彪西也有一首鋼琴曲名為《月光》,我們來聽聽他是如何用音符闡釋月光的吧!***播放德彪西《月光》後進行對比講解……***

  我們通過以上的對比欣賞,請大家分小組討論歸納一下印象主義音樂的特點。***學生討論***

  好!我們請這一小組的代表來說一下,說不全沒關係。好的,哪個小組需要補充一下?嗯,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來總結一下:

  第一,在曲調發展上,避免使用浪漫主義音樂中常見的重複、擴充、展開等表現手段,而以短小的曲調細胞組合成一種新穎的動機語彙。***板書:樂匯新穎***

  第二,在節奏上喜歡使用復節拍與復節奏,節拍不規則地細分減弱了推動力,呈現鬆散流動的狀態。***板書:節奏不規則***

  第三,重視調式的表現力,根據形象要求採用相應的調式,如各種五聲音階、中古調式及全音音階。擴大調性概念,常避免出現明確的收束式。全音音階的運用使調式中的每一個音居同等地位,減弱了調中心感,出現多調性因素。***板書:全音音階***

  第四,由於喜好對不同的色彩與音響作平面的、繪畫式的並列,和聲成為最重要的表現手段。通過增加和絃結構的可能性與減弱和聲進行的功能性,得到極其豐富的和聲色彩。***板書:和聲豐富***

  印象主義時期另一位非常著名的音樂家是拉威爾,他最經典的代表作是《波萊羅舞曲》,由於時間關係,希望同學們能在課下自主欣賞,並結合印象主義音樂的特點,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聽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