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的基本理論科學依據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影象、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有人曾對點式閱讀、線式閱讀兩種方式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記憶效果,做過比較試驗。我們也不妨來試一試。

  分別閱讀下面的兩組材料,閱讀之前先看一下表,讀完後再看一下表,並記下所用時間,讀完一組後儘量默寫下來,然後對照原文進行核對,看看默寫的正確率是多少。

  A:乙、七、丁、乃、習、之、千、丈、子、

  入、義、麼、飛、也、川、久、丸、上、

  萬、三、了、下、久、及、天、口、不、長

  B:千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

  五嶽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

  試驗的結果非常明顯,雖然兩組材料分別都是28個字,但是,讀完A組的時間最少需要15秒鐘,而讀完B組的時間大約只需3秒~5秒。兩組材料分別默寫的結果,差距將會更大。

  產生差距的原因就在於:A組材料雖然每個字都筆劃很少,結構也都不復雜,但由於它們只是毫無意義的雜亂無章的組合,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和記,所以只能運用點式閱讀;而B組材料雖然大多數字的筆劃比較多,結構也相對複雜,但由於它們是有意義的、有規律的組合,所以便於進行整體性的感知、理解和記憶,因此不僅能讀得快,而且理解和記憶的效果也很好。

  這項試驗證明,擴大視覺感知的範圍,養成整體性地感知、理解和記憶的良好習慣——掌握線式閱讀法,對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記憶水平,是相當有效的方法。

  線式閱讀是整體式感知的初級形式,而它的高階形式則是面式閱讀,即一目兩行、三行、五行、十行、半頁乃至整頁地快速閱讀。

  面式閱讀是指閱讀時把兩行以上的、整段的或者整頁的文字作為每次眼停時的註釋單位。這種閱讀方法閱讀時,每次眼停時的視野較寬,感知的字數多,一眼就能看清一句、數句、一段、數段乃至整頁的文字,所以眼停的次數就少,閱讀速度自然非常快。古人所說的“一目十行”,實際上就是在形容面式閱讀法當中比較熟練的狀態。

  運用面式閱讀法,首先要注意儘可能有效地利用視覺的感知範圍,擴大眼睛的視讀廣度,即增加眼睛在固定注視狀態時接收文字的數量。

  當運用面式閱讀法時,還應注意目光運動的路線。以整頁為單位進行閱讀時,眼球應注視書頁的中心,餘光要遍及整個書頁的文字;以段為單位進行閱讀時,目光應沿著書頁的中心線由上往下垂直移動。這樣,可以把書頁中心兩側的文字置於整個視力範圍之內,擴大視讀廣度的有效地圍,還可以避免目光的左右往返掃視,縮短目光運動的路線,從而保證快速閱讀順利進行。

  在運用面式閱讀法的時候,每次眼停接收的文字資訊多,但不是不加選擇地兼收幷蓄。要知道面式閱讀法同其它快讀法一樣都以獲取有用的資訊為目的,理解的重點應該是文章的精華部分。因此,面式閱讀法應與鑑別閱讀法結合運用,在閱讀中積極思維,利用有關的句群知識、段落知識、文體知識,以關鍵詞語為線索,進行聯想、猜測和推斷,敏捷地作出反應,才能很快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取得理想的閱讀效果。

  線式閱讀法和麵式閱讀法都需要經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才能掌握。至於要經過多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熟練地運用到學習和工作之中,則由於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如生理條件、心理素質、文化程度、知識結構、生活閱歷、興趣愛好和運用精讀時的閱讀習慣、閱讀速度等等***的不同,以及在學習本法過程中所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所持態度的不同,而必然會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毅力、科學的方法和連續不間斷的訓練始終應該是起主導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