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訓練有助於開發右腦記憶力

  擴充套件創造性經驗的音樂欣賞教育,有利於幼兒的右腦發育。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音樂訓練一、“音畫合壁”開拓音樂視野

  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言簡意賅地說出了音樂和繪畫的關係:“音樂和繪畫有較密切的親族關係,兩門藝術裡內心生活的表現都佔較大比重,繪畫可以越過邊境進行音樂的領域。”這充分說明了繪畫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繪畫的能力。

  藉助簡筆畫的翅膀,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音樂的聲音是通過人的思維活動創造出來的非自然的聲音。音樂語言所描音樂的形象正常帶有模糊性。正是這種模糊性給幼兒提供了自由和廣闊的想象空間。想象是創造的先導,是從模糊到創造的階悌。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創造需要想象,想象又是創造的前提。如果在音樂欣賞中巧妙結合簡筆畫,不僅能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還能幫助幼兒理解感受音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以《大海和小溪》為例:因為這首樂曲是用鋼琴和豎琴演奏,整首樂曲旋律親切、優美。富有歌唱性,像潺潺流水的流動,很有詩意。目的是通過欣賞使幼兒能感受並區別兩種不同的音樂情緒,但對幼兒來說,理解大海的“洶湧澎湃”和小溪的“柔和舒展”兩種音樂情緒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我們就引導幼兒運用聽音樂畫旋律圖譜的方法來理解;通過聽和畫,幼兒把“洶湧澎湃”畫成一群大魚,把“柔和舒展”畫成飄動的水草,每一個音符,每一條旋律每一句歌詞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看得見,有內容的畫面、簡筆畫幫助幼兒更充分地理解了音樂的內涵。在音樂欣賞中,通過簡筆畫的加入,不僅提高了幼兒的音樂感受能力,而且能讓幼兒藉助簡筆畫的翅膀飛翔,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使他們的繪畫作品越來越具有個性化。

  音樂訓練二、“音語合壁”把聲音變成音樂

  直觀激發,自由創作,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音樂欣賞包括欣賞性的創造性,我們在音樂欣賞中儘量放手給幼兒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使每個幼兒都能根據利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長,原有的程度來進行自由想象,自由的表現和自由的創作。

  例如:在欣賞歌曲《兩隻老虎》之後,引導幼兒按照音樂的旋律。仿編歌詞,有的幼兒編出:“兩隻兔子,兩隻兔子蹦蹦跳,一個採蘑菇,一個在玩耍,真可愛”。有的幼兒編得更有越趣:“兩隻螃蟹,兩隻螃蟹,橫著爬,一隻變成石頭,一隻變成海螺,真奇怪。”這樣,幼兒在仿編的過程中,學唱的興致更高。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導幼兒用已學過的doremifaso5個音,用不同的長短來表現可愛的動物。幼兒興奮極了,自由地邊唱邊表現出來,一個個情緒高昂,樂此不彼,完全陶醉在充滿樂趣的想象創作活動中,在創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了幼兒自信心和創造力。

  如何提高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

  1.創造良好的音樂欣賞環境,激發幼兒從不同角度感受音樂。

  卡爾.奧爾夫認為:“完全沒有音樂感覺的孩子是罕見的,幾乎每個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樂。”所以我們應注意隨時讓孩子在各種環境下體驗音樂。理解音樂活躍他們的音樂思維,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的創造力。

  2.採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音樂欣賞教育應該遵循藝術本身的規律,充分重視審美體驗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注重多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來參與、體驗音樂,從而表達他們的獨創性,促進想象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3.注意因材施教,有計劃地指導。

  由於年齡、智力發展等方面的原因,使幼兒在欣賞音樂中存在差異,我會贊成他們對音樂的表現和感悟不太一樣。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針對實際情況提出要求,隨時幫助他們感悟音樂,理解音樂,在所有的教學中都體現一個特點“興趣”貫穿一個字“現”,揭示出一個目標“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