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一週食譜飲食注意的要點

  在一定程度上,小學生的飲食營養健康狀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個國家的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水平。下面小編準備了小學生一週食譜,希望對您有幫助!

 

  小學生一週食譜

  星期一:

  早餐:饅頭和草莓醬、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個、醬黃瓜水果:夏橙或白蘿蔔1個

  中餐:蕎麥大米飯、香菇菜心、糖醋帶魚、豆腐血旺絲瓜湯

  晚餐:綠豆粥、白菜豬肉包子、蝦皮冬瓜

  星期二:

  早餐:玉米窩窩頭、牛奶***或豆奶***、滷五香鹽茶蛋1個、豆腐乳***1/4塊***水果:枇杷***或長生果***3-4個

  中餐:花生米飯、肉末茄子、蔥花土豆泥、鴨子海帶湯

  晚餐:冬莧菜稀飯、豆沙包、菜椒榨菜肉絲

  星期三:

  早餐:鮮肉包、牛奶***或豆奶***、鹹鴨蛋***半個***、素炒三絲***萵筍、白蘿蔔、胡蘿蔔***水果:鴨梨***或西瓜***一個

  中餐:紅棗米飯、黃豆燒牛肉、乾煸四季豆、金針菇紫菜蛋湯

  晚餐:三鮮面塊***豬肝、火腿腸、黑木耳、平菇***、清炒菠菜、青椒土豆絲

  星期四:

  早餐:蘋果醬花捲、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個、炒泡豇豆水果:香蕉***或黃瓜***1支

  中餐:二米飯***黑米、標米***、香菇黃花黑木耳肉片、紅椒炒黃瓜、白蘿蔔海帶排骨湯

  晚餐:豆漿稀飯、蔥花煎餅、菜椒芹菜肉絲

  星期五:

  早餐:醬肉包、牛奶***或豆奶***、素炒三絲***萵筍、白蘿蔔、胡蘿蔔***、鵪鶉蛋2個水果:獼猴桃***或桃子***1-2個

  中餐:赤豆米飯、魔芋燒鴨、紅椒炒花菜、魚頭香菇冬莧菜湯

  晚餐:芹菜豬肉包子、西紅柿炒雞蛋、肉末豆腐腦

  星期六:

  早餐:麵包、牛奶***或豆奶***、煎雞蛋1個、滷五香豆腐乾水果:草莓***或李子***5-6個

  中餐:二米飯***大米、小米***、五香耗兒魚、五彩銀絲***黃豆芽、胡蘿蔔、萵筍***、雞腿菇木耳菜豬肝湯

  晚餐:玉米粥、雞蛋發糕、魚香肉絲

  星期天:

  早餐:芝麻醬花捲、牛奶***或豆奶***、煮雞蛋1個、豆豉鳳尾魚水果:蘋果***或蘿蔔***1個

  中餐:金銀飯***玉米糝、標米***、黑木耳筍子燒雞、糖醋白菜、綠豆南瓜湯 晚餐:韭菜豬肉餃子、蒜泥藤藤菜、肉末炒豇豆。

  小學生飲食注意的要點

  ***1***膳食要多樣化,量要充足且平衡合理。根據季節及市場供應情況,做到主副食粗細搭配,葷素、乾溼適宜,多供給乳類和豆製品,保證鈣的供應充足。?

  ***2***適當安排餐次,除三餐外應增加一次點心。三餐能量分配可為早餐20%~25%,午餐35%,點心10%~15%,晚餐30%。早餐必須豐富質優,既要吃飽也應吃好。如早餐營養供給不足,小學生常在第二節課後出現飢餓感,影響聽課的注意力。一般宜供給一定量的幹食,如麵包、蛋糕、包子之類食物,最好能吃一定量的葷食***50克~100克***,如1個雞蛋、1瓶牛奶或豆漿,肉鬆、火腿、醬肉等,還可增加課間點心1次,以供給充分的營養素和能量,利於腦力活動。午餐也應充分重視,學校或家庭如能為孩子提供質量好的午餐,對提高孩子身體素質有很大作用。晚餐一般在家進餐,雙職工家庭往往晚餐最豐盛,但從營養觀點看,晚餐不宜油膩過重、吃得過飽,否則會影響睡眠、休息,晚飯後最好不再進食。?

  ***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食前便後應洗手,瓜果應用清水沖洗淨後再吃。養成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的好習慣。

  小學生飲食習慣7要7不要

  1.要吃多樣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

  世上無任何一種食物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必須吃多樣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會妨礙我們獲得全面營養。有些孩子僅僅對個別食物有所挑剔,家長可從同一食品組選擇其他食物代替,但嚴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葷菜或蔬菜等,則必須予以糾正。每天菜譜應包括5個營養性食品組,缺一不可。

  2.要均衡地吃各類食品,不要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營養成分,機體對各類營養分成分都有一個量的要求,攝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們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雖然表面上食物種類也很豐富,但從營養素的量來看就會發生偏差,破壞了營養素的平衡。應按比例攝入各級食物,並注意同組食物之間的搭配,如粗細搭配、深色與淺色蔬菜搭配、魚禽肉類的搭配等。

  3.要按時用餐,不要在餐間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們攝入營養的主渠道,這符合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理特點。若餐間多吃零食就會影響正餐時攝入食物的數量。有些學生經常在下午放學後購買路邊攤販食物,這些食品不僅營養成分單純,且大多存在食物衛生問題。家長們可在家中為孩子準備放學後的點心,但數量不宜太多。

  4.要三餐飢飽適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

  一日三餐總熱能應為早晚各佔30%,午餐點40%。不吃或少吃早餐會影響身體健康,降低體力和影響大腦的正常活動。如果午餐馬馬虎虎吃一點,晚餐就會進食過度。此外,節假日和家庭宴會都應適度進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嚥,否則會損害胃腸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嘔吐或消化不良。

  5.要吃清淡飲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飲料等高能量食品

  兒童一天總熱能有一半以上應來自糧食,約1/6來自蛋白質,從油脂中獲得熱能只有1/4.若過多攝入重油食品或糖,不僅會使熱能攝入過高,使兒童發生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現代文明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且由於過於甜膩而難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纖維而影響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祕、胃炎等。

  6.要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不要單憑口味挑選食物

  食物可以養人也可傷人,譬如脾胃虛寒兒童貪吃生冷食品會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內熱較重兒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鍋常會引起口舌潰瘍或大便乾結。這是因為食物屬性與兒童體質不相符合。家長應熟知食物的溫涼屬性,提供與孩子體質相一致的食物,同時還要根據季節變換調整食物。

  7.要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時看電視、看書、玩耍或大聲交談

  就餐環境要安靜,培養細嚼慢嚥的習慣,輕鬆舒緩的音樂有利於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緒。父母可在餐桌上結合菜餚講些有促進兒童食慾的話,或介紹營養知識。餐桌不是糾正兒童不良飲食習慣的場所,應加強平時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時訓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