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一週每天三餐食譜和飲食禁忌

  小學生是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對於飲食上來說,有許多是要非常的注意的,不僅僅要營養平衡。下面小編準備了小學生一週每天三餐食譜,希望對您有幫助!

 

  小學生一週每天三餐食譜

  星期一食譜

  早餐:

  肉末菜粥***將碎肉、胡蘿蔔粒、萵苣尖、鮮香茹粒、米、鹽放入鍋中熬四十分鐘***花豆渣子粥、薏米紅豆粥、紅薯玉米粥、豆漿

  豆沙包、煎餅盒兒、油餅、土豆餅、絲瓜餅

  芹菜豆腐乾***新鮮芹菜、豆腐乾絲、白菜絲、青椒絲同炒***芹菜花生米、炸花生米

  加餐:香蕉,蘋果,梨***飯後半小時或早上十點左右吃***

  午餐:

  飯前二十分鐘:牛奶

  肉餅蒸蛋***將雞蛋打碎加鹽上鍋蒸;土豆絲、肉末、胡蘿蔔絲、加鹽煎成餅放蒸蛋上撒上蔥花***蛤蜊蒸蛋、冬瓜蝦皮湯、蛤蜊冬瓜湯

  蒜泥空心菜、蒜泥苦菊、糖醋藕片、海蜇白菜、涼拌土豆絲、芝麻海帶

  米飯、饅頭、花捲

  下午餐:

  一小塊蛋糕

  晚餐:

  涼拌黃瓜、清炒冬瓜、蕃茄炒蛋、綠豆稀飯***其他粥類***

  星期二食譜

  早餐:

  燕麥粥***火腿腸絲、胡蘿蔔末、菜葉、鹽煮好後再放燕麥片調好口味***、甜沫***玉米粥加炒熟花生、菠菜***

  芽菜肉包***芽菜即豆芽菜***、豬肉芸豆包、香菇白菜包

  什錦泡菜***紅椒、大白菜、榨菜、黃瓜片等涼拌成***

  加餐:西瓜或葡萄

  午餐:

  飯前牛奶

  海帶肉絲湯***可加榨菜絲和少量應季的青葉蔬菜***

  韭菜豬肝***可加少量肉絲混入豬肝,加黑木耳、紅椒同炒***、蒜泥豬肝

  肉末豆腐***豆腐先焯水,同肉末、香菇同炒***、小蔥拌豆腐、香椿豆腐

  米飯、饅頭、花捲

  加餐:一小塊麵包或香蕉

  晚餐:

  鯽魚湯、紅燒帶魚、醺鮁魚

  清炒鳳尾***鳳尾屬藻類,類似海帶***

  芹菜豬肝、芹菜土豆絲、涼拌芹菜花生

  米飯、饅頭、花捲

  星期三食譜

  早餐:

  黑棗粥***泡過的黑米、紅棗、少量豆腐乾、玉米粒,用微火熬一小時加量糖***

  鮮肉小籠包子、牛肉包、燒麥

  蒜泥空心菜

  加餐:香蕉或梨

  午餐:

  飯前牛奶

  土豆燒排骨、排骨海帶、雞肉燉土豆

  宮爆肉丁***雞肉丁炒熟花生,加青椒、萵苣切粒***

  香菇菜心 ***二者焯水炒或涼拌皆可***、香菇油菜

  紫菜蛋花湯

  米飯、饅頭、花捲

  加餐:小零食

  晚餐:

  三鮮湯

  山藥小炒***山藥、萵苣、木耳焯水,臘肉或肉片炒,加少量糖、鹽,出鍋前加泡好的枸杞***

  韭菜雞蛋

  米飯、饅頭、花捲

  星期四食譜

  早餐:

  皮蛋瘦肉粥***米、皮蛋、薑末、碎肉、芹菜末、火腿粒、蔥花、鹽細火熬成***

  果醬麵包

  煮雞蛋

  加餐:西瓜或蘋果

  午餐:

  火爆雞血旺***姜、青椒、熟雞血***豬血***爆炒***

  青椒玉米粒

  酸菜魚***酸菜、野山椒、泡姜同炒後加入高湯,水開後放入魚片***、其他魚類

  米飯、饅頭、花捲

  加餐:蘋果或一樣小零食

  晚餐:

  牛肉湯、牛肉燉土豆加西紅柿

  肉炒胡蘿蔔

  青椒玉米

  綠豆稀飯、其他粥類

  星期五食譜

  早餐:

  餛飩***餛飩、少量蝦皮、紫菜同煮而成,調味加入蔥花***

  土豆泥***土豆泥、胡蘿蔔泥,炒香加鹽、蔥花起鍋***

  水果沙拉***蘋果、香蕉、梨、西瓜、葡萄切成粒拌上少量白糖、沙拉醬、果醬***

  午餐:

  蘑菇炒肉

  白菜豆腐湯、蘑菇豆腐蛋湯

  涼拌空心菜

  米飯、饅頭、花捲

  加餐:葡萄

  晚餐:

  蘿蔔丸子

  炒青菜、白菜胡蘿蔔木耳、肉炒蒜薹、蒜泥木耳菜、冬瓜炒肉

  米飯、饅頭、花捲

  星期六食譜

  早餐:

  紅薯粥***將米和紅薯粒下鍋同煮微火熬成粥***

  玉米饅頭

  涼拌三絲

  加餐:西瓜

  午餐:

  清燉雞湯

  黃瓜木耳炒肉、青椒土豆片

  米飯、饅頭、花捲

  加餐:梨

  晚餐:

  炒胡蘿蔔、蕃茄蛋湯、香菇肉片

  米飯、饅頭、花捲

  星期天食譜

  早餐:

  紅油水餃一份***豬肉餡、韭菜、白菜***、菠菜雞蛋蝦仁、牛肉芹菜、豆腐白蘿蔔、三鮮、白菜胡蘿蔔木耳、韭菜雞蛋

  加餐:香蕉、梨

  午餐:

  番茄排骨湯 、排骨海帶湯、牛肉土豆西紅柿湯、雞肉土豆粉條

  炒小白菜 、炒甘藍、香菇油菜

  芹菜豬肝絲 、芹菜牛肉、涼拌三絲

  米飯、饅頭、花捲

  加餐:西瓜

  晚餐:

  青椒牛肉、青椒土豆

  涼拌三絲

  紅薯稀飯

  小學生不宜經常吃的食物

         1、桔子:桔子含有葉紅素,吃得過多,容易產生“葉紅素面板病”腹痛腹瀉,甚至引起骨病。

  2、菠菜:菠菜中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

  3、雞蛋:雞蛋若吃得過多,會增加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4、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體內遇鐵便生成鞣酸鐵,難以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人體缺鐵。

  5、果凍:果凍是由增稠劑、香精、著色劑、甜味劑等配製而成,這些物質吃多或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髮育和智力健康。

  6、鹹魚:各種鹹魚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鹽,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

  7、泡泡糖:泡糖中的增塑劑含有微毒,其代謝物苯酚也對人體有害。

  8、糖精:大量食用糖精會引起血液、心臟、肺、末梢神經疾病,損害胃、腎、膽、膀胱等臟器。

  9、豆類: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可促使甲狀腺素排出,結果體內甲狀腺素缺乏,機體為適應這一需要使甲狀腺體積增大。

  10、人蔘:兒童食用人蔘會導致性早熟。

  11、罐頭:罐頭食品中的新增劑,對正發育的兒童有很大影響,還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12、爆米花:爆米花含鉛量很高,鉛進入人體會損害神經、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

  13、方便麵:方便麵含有對人體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等。

  14、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合脂肪酸,兒童吃多了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15、可樂飲料:可樂飲料中的咖啡因,對兒童尚未發育完善的各組織器官危害較大。

  16、動物脂肪:兒童常吃或多吃動物脂肪,不僅會造成肥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利用。

  17、烤肉串:羊肉串等火烤、煙燻食品,有強致癌物。

  18、巧克力:兒童食用巧克力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產生焦慮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影響食慾。

  19、食鹽:兒童食鹽過多,成年後就容易發生高血壓、冠心病、胃癌等疾病。

  20、豬肝:含大量膽固醇,兒童常吃會升高體內膽固醇含量,成年後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小學生飲食習慣7要7不要

  1.要吃多樣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

  世上無任何一種食物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必須吃多樣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會妨礙我們獲得全面營養。有些孩子僅僅對個別食物有所挑剔,家長可從同一食品組選擇其他食物代替,但嚴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葷菜或蔬菜等,則必須予以糾正。每天菜譜應包括5個營養性食品組,缺一不可。

  2.要均衡地吃各類食品,不要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營養成分,機體對各類營養分成分都有一個量的要求,攝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們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雖然表面上食物種類也很豐富,但從營養素的量來看就會發生偏差,破壞了營養素的平衡。應按比例攝入各級食物,並注意同組食物之間的搭配,如粗細搭配、深色與淺色蔬菜搭配、魚禽肉類的搭配等。

  3.要按時用餐,不要在餐間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們攝入營養的主渠道,這符合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理特點。若餐間多吃零食就會影響正餐時攝入食物的數量。有些學生經常在下午放學後購買路邊攤販食物,這些食品不僅營養成分單純,且大多存在食物衛生問題。家長們可在家中為孩子準備放學後的點心,但數量不宜太多。

  4.要三餐飢飽適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

  一日三餐總熱能應為早晚各佔30%,午餐點40%。不吃或少吃早餐會影響身體健康,降低體力和影響大腦的正常活動。如果午餐馬馬虎虎吃一點,晚餐就會進食過度。此外,節假日和家庭宴會都應適度進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嚥,否則會損害胃腸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嘔吐或消化不良。

  5.要吃清淡飲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飲料等高能量食品

  兒童一天總熱能有一半以上應來自糧食,約1/6來自蛋白質,從油脂中獲得熱能只有1/4.若過多攝入重油食品或糖,不僅會使熱能攝入過高,使兒童發生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現代文明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且由於過於甜膩而難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纖維而影響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祕、胃炎等。

  6.要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不要單憑口味挑選食物

  食物可以養人也可傷人,譬如脾胃虛寒兒童貪吃生冷食品會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內熱較重兒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鍋常會引起口舌潰瘍或大便乾結。這是因為食物屬性與兒童體質不相符合。家長應熟知食物的溫涼屬性,提供與孩子體質相一致的食物,同時還要根據季節變換調整食物。

  7.要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時看電視、看書、玩耍或大聲交談

  就餐環境要安靜,培養細嚼慢嚥的習慣,輕鬆舒緩的音樂有利於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緒。父母可在餐桌上結合菜餚講些有促進兒童食慾的話,或介紹營養知識。餐桌不是糾正兒童不良飲食習慣的場所,應加強平時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時訓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