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課堂認真聽的法則

  導語:八年級是中學階段的轉折時期,在這個轉折時期我們怎樣才能學好八年級語文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八年級語文學習的方法,希望您喜歡閱讀:

  “課堂漫步”謹遵“五到”法則

  為什麼經過周密部署、爭分奪秒的課堂DIY會比不上按部就班的“課堂漫步”呢?那是因為,我們平時看書做題其實用的都是邏輯記憶,而最有效率的卻是基本被我們“閒置”了的形象記憶。聽老師講課很大程度上就具有形象記憶的功效,既有聲音又有動作,還有場景,可以全方位地刺激你的神經,在課堂上理解到的知識,比看書得來的要記得牢固。舉個例子,比如你很煩媽媽老是嘮叨你的成績。有一段時間她出差了,但仍然不忘打電話來給你“上課”,即使時間長一些,也可以忍受。只因電話一掛,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等她回到家裡,不僅有語言,還配上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和相關技術動作***如翻你的試卷和作業本等等***,想必印象會深刻得多。這就是“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經”的結果。

  既然聽課高效率的根源在於“全方位的刺激你的神經”,那麼,我們在聽課的時候,就不能光帶耳朵,還需要其他能刺激神經的感官,我們的眼睛、嘴巴、手都要帶入課堂中去,以促進大腦的思維。我總結為高效聽課的“五到”法則: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有的同學上課上得有點困了,就想趴在桌子閉著眼睛聽一會兒,這下倒好,老師的講課就跟催眠曲一樣,不一會兒就睡著了。所以要“眼到”,就是眼睛要看著黑板、看著老師,不能埋著頭聽課。

  “耳到”就比較容易理解了,聽課當然要用耳朵。“口到”,不是讓你上課跟同桌講話,而是要及時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講題的時候,總是喜歡把題目唸完,然後問:“這道題該選什麼啊?”然後大家就七嘴八舌答道:“A”“C”……老師這才公佈正確答案。遇到這種情況,你也應該跟著喊,有人想:“大家都在喊,有我不多,無我不少,我只管聽著不就行了。”其實你跟著喊一喊,有助於集中注意力,也有助於加強對題目正確答案的印象。如果總是悶著頭聽,就很容易走神。

  所謂“手到”,是指在書上、在卷子上勾勾畫畫,把老師講的東西及時記錄下來。筆記絕不是越多越好。記得太多,反而會讓我們的思維混亂,抓不住重點,影響聽課。應該只記重點和最有啟發的部分,儘量簡略,沒必要像考試作文一樣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筆記是自己複習用的,不是給別人欣賞的。

  當我們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課堂中去的時候,我們的全部注意力隨之投入其中,也就是“心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大腦才會以最高的效率工作,才能從聽課中收穫更多。這個時候的感覺,就好像用凸透鏡聚集陽光一樣,我們把原本四處發散的大腦能量都聚集到一點。原本溫和的陽光可以點燃火柴,原本無聊的聽課也就可以讓我們的成績發生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