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期中考試總結

  在八年級數學期中考試結束後,大家要懂得去總結,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為全面提高數學教育質量,促進數學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我校進行了一次期中考試。現做試卷分析如下:

  一、試卷分析

  本套試卷共6頁,分值為100分。主要考察了八年級數學第十六章分式和十七章反比例函式的內容。其中包括:分式、分式的運算、分式的方程、反比例函式及其性質以及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式。試卷的總體難度適宜,能堅持“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的原則”,注重考察基礎知識的掌握,覆蓋面較廣,控制題目的煩瑣程度,題目力求簡潔明快,不在運算的複雜上做文章。

  第一題為選擇題共十個小題,學生出錯率較高的題有2、3、6、8、10。第2題涉及到分式的運算,題目難度適中,部分學生由於粗心馬虎造成失分;第3題考查反比例函式性質的掌握,題目比較容易,學生對反比例函式的基本性質掌握不熟練導致出錯;第6小題考查解分式方程中化分式方程為整式方程,本小題涉及到變號問題,學生做起來感覺吃力;第8和10小題涉及到實際問題,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所以出錯率較高。

  第二題為填空題共七個小題,學生出錯率較高的題是12和16。其中12題考查反比例函式的形式及其性質,出錯的原因還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16題涉及到“增根”,學生出錯是由於對增根的理解不到位。

  第三題為解答題共七個小題。18題考查分式的混合運算,19題考查解分式方程,題目難度較低,屬於簡單題。20題是先化簡再求值。實質也是考查分式的混合運算,只是難度較18題略有提高,學生多在化簡過程中出現錯誤。21題主要考查用待定係數法確定反比例函式的關係式,題目簡單,學生一般會拿到分數。22題實質也是解分式方程,是對解分式方程能力的拓展和提高,有一定難度,學生出錯率也較高。23題是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難度適中,學生出錯的原因與8和10相同。24小題考查反比例函式與實際問題,難度不大,一般都能做對。

  二、學生分析

  我所帶班級是八年級一班,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兩級分化現象嚴重。學生學習氛圍不太濃厚,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程度較好的學生對題目的應變能力較弱,程度一般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有欠缺,對部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弱。

  三、改進措施

  在今後教學中應做如下改進:

  1、迴歸課本,夯實基礎

  我們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訓練,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時加強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依據大綱要求,不脫離課本,加強訓練,打好初中數學基礎。

  2、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學生程度良莠不齊,我們應該因材施教,特別是後進生,應給與更多幫助和關注,避免學生掉隊的情況出現。同時鼓勵優等生,使其不斷進步。

  3、關注生活,加強應用

  使學生能用數學眼光認識世界,並能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處理解決周圍的實際問題。教學中要時常關注社會生活實際,編擬一些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有著實際背景的數學應用性試題,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審題、獲取資訊、解決問題。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強化訓練,提高計算能力

  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強化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計算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對例題、習題、練習題和複習題等,不能就題論題,要以題論法,以題為載體,變換試題,探究解法,研究與其他試題的聯絡與區別,挖掘出其中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等,將試題的知識價值、教育價值一一解析。

  ***二***

  隨著期中考試的結束,面對著學生的成績,讓我感慨萬千。現在才明白,自己考試遠比學生考試輕鬆的多!考試前,我們年級的老師們爭相搶課蔚然成風,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趙靖老師每天和各科老師結合看著學生背書、考試,利用一切自習課的時間給學生講解各科習題,時間不夠中午放學還經常加課;為了給四班學生講會一道數學題,李雪青和王立超老師爭相請教許秀蓮老師,都希望自己能給學生講會;為了能讓學生多學一點,老師們搶光了所有的自習課,許秀蓮、樑會豔老師只顧上課忘了去接放學的孩子,周琳、王玉彬、彭尚義、肖繼紅老師利用課間、中午放學時間幫助學生背題,背單詞,幾乎用上了學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正是從期中複習開始我們年級中午不回家的老師多了起來;劉鳳芹老師複習階段胃病嚴重,可是怕耽誤學生的學習,病沒好就來上課,安靜的辦公室裡聽著她因為胃不舒服而打嗝的聲音不斷傳出來,我的心裡百感交集。都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直以來我都被老師們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所感染,努力工作,覺得自己就象一個陀螺,只要不停地轉動就一定能轉出個好成績來。可是我們年級這次考得不理想,我認為並不是老師們不努力,不盡力,我們年級在班容量大,老師們管理難度大的情況下,總分三率考出 8、12、9 的成績並不算太差。說我們這次考得不好的主要因為優生考得不好,優秀率上不去,優生絕大部分集中在一班,而我作為年級長、一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該對這一結果負全責。

  總結這次考試,主要存在的的問題有:

  1、作為班主任對班內前十五名優生關心不夠,沒有充分掌握他們各科的具體學習情況,平衡各個學科的學習,致使有的優生出現“缺腿”學科時,我沒有及時與學生和家長取得聯絡,引起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共同關注,最終導致優生人數徘徊不前。

  2、就數學學科而言,對學生的水平估過高計,在教學中貪多,喜歡求全,對一些較簡單的知識應反覆抓抓反覆,使學生掌握知識不紮實。

  改進措施:

  從年級工作來講

  1、根據實際情況,把優秀生的培養作為年級組班主任、科任老師的首要任務,通過優秀生的上進帶動後進生的轉化。有了良好的教風、學風作保證,只要適時鼓勵他們,同時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科學管理、適宜方法、嚴格訓練,縮小差距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2、切實落實小篇子進課堂,加大隨堂考的力度,使得每名學生在教師的心目中都是一個小檔案。語數外等中考學科每週一次週考,堅持始終。

  3、把質量意識的突破口放在抓好“優生”上,採取面抓、重點輔導和家長配合,讓成績在80分左右的學生都能考上85分,提高優秀率。作為班主任時刻關注優生的表現,密切聯絡各學科老師掌握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全面提高優生人數。

  從個人的教學方面講;

  1、抓好平時的測試,分析試卷中的不足和從在的問題找到適合於自己的策略,對症下藥,讓自己心中有數,時時處處存在質量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答卷成績。

  2、在課堂教學設計要找準教學目的、重難點,深入鑽研教材,做到教學堂堂清,注重基礎,精講精練。在教學中,把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訓練做為重點,能夠多次嚴格訓練以求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作業設定要符合教學實際,精心設計,多種題型結合出現,及時批改反饋矯正、面批輔導與集中講評相結合,做到作業日日清。對學生要從嚴要求。把心思真正放在學習上。

  3、抓平時的學習習慣。如每天預習、自習學習,完成作業要按時並且保證質量,提出不懂問題與學生交流,向教師請教,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做好家庭作業和課堂練習等。

  通過這次考試使我明白,實幹+巧幹=成功,當然實幹是基礎,巧幹是催化劑,如果一味的實幹,不注意方法,那學生最後也會變的死板,機械。 “教師是在不斷反思中成長起來的,在不斷的反思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錘鍊自己,成長自己。”

  為此它必將會促使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反省,深化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強化訓練,以彌補成績的不理想。

  總之,質量是教學的第一生命線,只有將學生的學業成績提高了,才是教學的成功所在,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在兩個月後的期末考試中取得進步。

  ***三***

  一、試卷特點

  本套試卷從整體上來看偏難,但知識覆蓋面比較全面,幾乎包括所有的內容,每章的重點內容特別突出。本次試卷題型多種多樣,靈活多變。總的來說,本次試卷出的很成功。下面做具體分析:

  二、試題分析和學生做題情況分析

  1、單項選擇題:出的相當不錯,看似簡單的問題,要做對卻需要足夠的細心,含蓋的知識面廣。主要考察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但很多學生都掌握不好,在做題時不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導致得分較低,以後要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應用。如第8題考查了一次函式的解析式和圖象的關係,學生出錯率較高。

  2、填空:第2題是確定一次函式表示式,學生做的很好。第19題主要考察了學生對三角形全等條件的理解,但學生在做題時語言描述不準確,導致失分。第14、15題是是一題多解,學生做的較好。

  3、解答題:第21題考察了學生的運用待定係數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做的相對比較好,但是還是有一些學生在確定k,b上面出錯。第22題學生審題不清,導致第1題失分。第23題較難,既考察了學生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又輔助線的新增和三點共線的判斷。知識的較多,難度較大。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綜合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26題是一道函式應用題,由於題目太長規定太多,很多學生題意把握不好,導致出錯。。

  總的來說,本次試卷題型靈活多樣,題量適中,難度適宜,緊緊聯絡課本內容,重點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沒有偏題,怪題。

  三、成績分析:

  1.整體情況:平均分52分,高分率9.12,低分率35.9。

  2.成績分佈: 100分以上12個。

  3.成績趨勢:高分較少,高分率偏低,但低分人數較多。部分基礎較差的同學有點進步,望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