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並賞析

  運用修辭手法賞析句子是學好中學語文的必備技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技巧,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1、比喻 詩詞中運用比喻,在寫景狀物使能突出生動的意象,強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說理抒情時能使抽象的情與理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如“露似珍珠月似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2、比擬 賦予無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為,或者賦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為動作,從而使描寫生動形象,使畫面鮮明靈動,使表情達意更別緻、更雋永。例如:“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黑體的四個詞通過比擬把春雪描繪的美好而富有靈性,饒有情趣。

  3、誇張 強調和突出該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引起聯想,使表達的事物更突出、更鮮明。“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 *** “三千丈”的白髮因愁而生,因愁而長。愁生白髮,人所共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一個“愁”字上。

  4、對偶 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有音樂美。增強詩詞的音樂美、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從篇法結構來講,這首詩四聯八局,句句皆對仗,對的渾圓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木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裡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痛苦。

  5、雙關 古典詩詞講究含蓄美,因而雙關手法運用較多,雙關又分諧音雙關和語意雙關。雙關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是表情達意更含蓄,更有趣。朱淑真《秋夜》“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之淒涼,詩人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

  6、互文 “互文”即古代詩文的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秦時明月漢時關”“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漢樂府《木蘭詩》***

  7、借代 借代在古詩詞中運用得最廣泛。稱人時可用籍貫、官職、做官地等來代稱,稱物時可用一些有特徵的或相關聯的另一類事物來代稱,有的代稱甚至相沿襲用。借代在詩詞表情達意方面,或得體,或含蓄,或別緻。例如:“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衣冠”指代晉代士族,即名門望族,因為他們以戴高高的帽子、穿寬大的衣服招搖過市二顯耀自己的地位。

  技巧

  8、對比 能使語言色彩鮮明,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更加鮮明突出。梅堯臣《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富豪之家酒香肉味飄出深宅大院,而外邊卻餓殍處處,對比極為鮮明,反映了當時貧富對立的社會現實。

  9、反問 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感情,以使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抒發強烈的感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此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10、排比 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漢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最後四句以排比的形式鋪排渲染,描繪出魚兒倏忽往來,活潑嬉戲的動態,襯托出採蓮少女的活潑可愛及愉快心情。

  11、設問 先提出問題,接著自己把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開頭一,以問引起。祠堂何處?錦官城外,數裡之遙,遠遠望去,早見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鬱鬱,氣象不凡――那就是諸葛武侯祠所在地。這第一聯,開門見,兩句一問一答,自開自合。

  12、頂真 也稱頂針,聯珠,蟬聯。 就是鄰近的句子首尾相接,用前句末尾一詞作下一句的第一個詞,上遞下接,使結構緊密,語意連貫,聲音流暢的一種修辭方法,具有迴環跌宕的旋律美。李白的《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在實際操作中,以上技巧並不是生硬的劃分開的,而是綜合性的運用在一起的。所以,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應當有意識的灌輸給學生一種整體的概念!只有在充分掌握各種技巧的基礎上,才能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表現的具體內容及詩詞中傳達的思想感情、人生觀,更好地理解詩詞反映的時代特徵、社會習俗、人物形象及社會意義並真正的領悟詩歌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