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初中入學經驗和教訓及家長的建議

  小升初是孩子最重要的起步方向,我們需要關注怎樣的資訊才能對孩子的未來有幫助呢?網小編告訴大家!

  2019年長沙初中入學家長的肺腑之言

  不知不覺,2019小升初又要拉開序幕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對於長沙小升初的家長,在擇校之前,有哪些問題是家長需要提前瞭解清楚的呢?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1.也許你的孩子很優秀,對於擇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成功。但政策、外部環境每年都不同,為了保險起見,在正式錄取前還是建議至少拿到兩張學校的船票,給孩子留好退路。

  2.民辦學校是很好,但前期的擇校成本,以及後期就讀的學費等開銷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選擇之前先衡量一下家庭經濟條件,別盲目決定。

  3.建議初中階段還是儘量少寄宿,除非孩子自理能力特別強或者實在是走讀不方便。寄宿不僅使父母和孩子少了很多交流和陪伴的機會,而且剛初中的孩子能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安排的有多好呢?你願意嘗試嗎?

  4.個人建議選擇學校不要迷信名氣,孩子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學校的資源和優勢才是最重要的。擇校還是擇師、當雞頭還是當鳳尾,家長們自己掂量掂量。

  5.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管是學習上還是選擇學校上。孩子不想學某個東西,硬壓著TA學,效果會好嗎?孩子不喜歡某所學校,硬強迫TA去,TA會學習和生活的開心嗎?

  6.小學和初中在學習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正式升入初中前很有必要進行適當的銜接,至於在機構還是自學,看各家情況。

  7.成績不是唯一,不要為了追求成績而犧牲孩子的健康。學習要勞逸結合,不打疲勞戰,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8.不管是小升初還是日常的學習,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以免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多跟孩子交流,瞭解下孩子的想法,孩子負擔太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幫助孩子調節。

  9.小升初只是升學階段甚至人生長河中很短暫的一段經歷,不管結果如何,努力過就沒什麼好後悔的。小學牛不代表初中一定好,小學暫時落後,初中也可以逆襲。初中又是新的開始,加油!

  2018年長沙初中入學經驗和教訓

  經歷了一次小升初,發現確實不簡單。幸好有家長幫這個平臺,在這裡看到了很多前輩的經驗分享,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指點和幫助。孩子現在順利上岸了,也把自己今年的小升初經驗分享給大家吧,希望能幫助到下一屆的家長。

  1.如果想擇校,最好早點做準備。說實話,以前很多家長說別人四年級就開始準備小升初,覺得很瘋狂,其實並沒有。因為現在擇校的時間開始的越來越早。有些民辦在九月份就有活動了***有小道說暑假就有招生活動,我估計是極小規模規模針對牛娃的,對大部分孩子來說意義不大***,也就是五升六的暑假一結束,擇校就開始了。如果能早在四年級準備,時間更充裕。最遲最遲要在五年級,不然跟不上節奏。

  2.培訓班不用報太多,找一家教學質量好的就行。一是堅持下去,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二是孩子學了就要搞懂,光學不吃透,報再多的班只能是浪費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實在在一家機構覺得吃不飽,在孩子能接受的範圍內可以考慮套讀。和我崽一起在某機構培訓的一個孩子,語數都在兩個不同的機構套讀,孩子吃不消啊,最後的培訓結果並沒有很好。

  3.資料也不必貪多。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看到其他家長在群裡說什麼資料好,只要是自己家裡沒有的,就要去買。之前我也是這樣,各類試卷、背記的專題資料買了一大推。結果孩子壓根沒那麼多時間去做。相反,因為資料太多了,孩子跟我抱怨了好多次,說做不完,看到這麼多資料,她都發怵了。

  4.有針對性的參加學校招生活動。盲目擇校,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參加太多了,大人和孩子都很累。特別是在結果不理想的情況下,一次兩次三次,孩子的自信心很容易受打擊,怕出現放棄擇校的念頭。定位兩到三所左右適合孩子的學校,圍繞這兩到三所好好努力就行。

  5.家長一定要參與進來,光孩子自己一個人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瞭解政策、學校,收集招生資訊,都是靠家長完成的。但是家長不能太著急了,不然大人和孩子壓力都大。

  6.不必過分迷信學校的升學成績,那隻能是擇校其中的一個參考標準。選擇學校要選最合適的,而不是選別人口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