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上冊期末專項複習題

  隨著考試的來臨,你做好期末的複習準備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以供大家學習。
 

  ***一***

  第一部分:

  1.給下列字注音並釋詞:

  ⑴一切都證明這個雋永和風趣的神話是很有道理的。

  雋永***  ***:

  ⑵它要隨自己的喜好在水面遊弋,到岸邊小憩。

  遊弋***  ***:

  ⑶看見天鵝那麼雍容自在,看見它在水上活動得那麼敏捷和自由。

  雍容***  ***:

  ⑷沿著岸邊躑躅,在高岸下棲息,藏匿在燈心草叢中,深入到最偏僻的灣汊裡。

  躑躅***  ***:

  2.在作者眼裡,天鵝具有怎樣的外表和怎樣的性格?

  外表:

  性格:

  3.最後一段中體現了作者對 ***自然美  藝術美  建築美***的熱愛,從作者對天鵝的讚美中也可以看出這點。

  4.根據原文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人們喜愛天鵝,不是因為它的形態,而是因為它表現出來的美德。

  B.自然界只有天鵝死前為自己唱輓歌。

  C.人們應當成為動物的朋友,才能享受與天鵝相處的樂趣。

  D.由於對天鵝的偏愛,影響了古希臘人的想像力。

  5.文中“它不在人們所能強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隸之列”,所要表達的意思是***  ***

  A.解說“天鵝既有天生的美質,又有自由的美德”。

  B.說明天鵝不易馴養。

  C.讚美天鵝威武不屈的精神。

  D.歌頌天鵝追求獨立自由和平等的美德。

  6.第一段中說“一切都證明這個富有才情與風趣的神話是很有根據的。”這“根據”是什麼***  ***

  A.因為天鵝面目優雅,形態妍美,天性溫和。

  B.因為天鵝不同凡俗,令人們感到舒暢和陶醉。

  C.因為天鵝是人人喜愛、歡迎、欣賞的一種鳥。

  D.因為天鵝高貴而柔和的優美是大自然賦予的。

  讀選文,回答問題:

  天鵝面目優雅、外形美麗,這同它溫柔的本性是一致的。看見它的人都賞心悅目,它所到之處都增色生輝;人們喜愛它,歡迎它,讚美它,其他種類的動物都不配得到這樣的榮譽。……

  看見天鵝那麼雍容自在,看見它在水上活動得那麼敏捷和自由,我們不僅應該把它當作禽類中最好的航行家,而且應該把它當作大自然向我們提供的航海術中最完美的典範。它高昂的脖子、圓潤的胸脯,彷彿是破浪前進的船頭;它寬敞的腹部彷彿是船底;為了航行的便利,它的身體往前傾斜、越向後抬的得越高,最後像船尾一樣翹起;它的尾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舵;雙腳是寬大的槳;而它半張的巨大的翅膀微微鼓漲著,這就是推動這條活的船舶前進的帆,它們把船和駕駛員一起推著往前航行。

  ……

  天鵝兼有天生的麗質和自由的品性,它不屬於那些我們可以強制和禁閉的奴隸之列。它是我們湖沼的自由的居民,它只在享有充分獨立、毫無被奴役、被囚禁的感覺時才願意在那兒逗留、居住;它要隨自己的喜好在水面遊弋,到岸邊小憩,往返於湖心和湖岸,沿著岸邊躑躅,在高岸下棲息,藏匿在燈心草叢中,深入到最偏僻的灣汊裡,然後終止它孤獨的漫遊,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與人為伴的樂趣。它似乎是很喜歡接近人的,只要它覺得我們是它的客人或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

  7、作者把天鵝比作“最好的航行家”,說說文章是怎樣具體描述的?

  8、請用概括的語言,說說你對天鵝的印象。

  9、天鵝選擇居住地的條件是什麼?

  10、“它似乎是很喜歡接近人的,只要它覺得我們是它的客人或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從短文的最後一句話中可以看出天鵝具有什麼品性?

  11、你從天鵝的品性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12、人們喜歡天鵝,那麼怎樣才能使天鵝來到我們身邊呢?

  第二部分:

  48年前,哀牢山的朝霞把我從另一個世界迎到了一個多鳥的山寨。從小,母親就用包頭帶把我拴在她背上,帶到地裡去栽旱谷。父親一手掌著牛韁繩,一手扶著犁耙,大聲地唱著即興創作的山歌:

  牛頭上掛著日頭

  牛肩上架著彎擔

  牛腳下翻著土地

  走啊!走……母親不出聲,懷抱著拌入幹畜糞的谷種籮,在父親犁出的地溝裡點播……大群的山地雀像五光十色的花朵從太陽的光輪裡撲來,站在土垡上和父親賽歌……

  那一幅人鳥同樂的場景,使我從小就愛上了鳥。

  剛上小學,我養了一隻斑鳩,走到哪兒提到哪兒,愛不釋手。

  山寨周圍多的是黃泡果、黑泡果、酒醉果。清晨,鳥兒們飛到這裡,歇在樹間和藤蔓上引頸啄食,尾巴一點一點,啾啾歡叫。它們潛心於各自的飲食世界,沒有誰去打擾它們。我把鳥籠提到黃泡樹林,讓籠中鳥兒與那些自由的鳥兒們同樂。

  不料有一天,當我去收鳥籠,它被砸壞了,一地的斑鳩毛,其間夾雜著斑斑血跡。我知道,那是一隻野性未泯的家貓造下的孽。

  與我朝夕相處了3年的斑鳩鳥,就這樣突然離開了我,一陣悲痛中,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既然我想給那斑鳩鳥兒自由,為什麼不把籠子門給它開啟?我責怪自己。

  自那以後,我的生命與情感系在了那隻斑鳩鳥上。哪怕離開家鄉再遠,我都永遠聽得到那來自哀牢山寨的鳥鳴聲……

  13、“我”為什麼會愛鳥?

  14、“我”愛鳥體現在哪些地方?

  15、斑鳩鳥死後,“我”還愛不愛鳥,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16、“既然我想給那斑鳩鳥兒自由,為什麼不把籠子門給它開啟?我責怪自己。”你怎樣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17、讀了這篇短文後,你有什麼感想?

  第三部分:

  18.文後的四個句子依次填入橫線處,恰當的一組是***  ***

  ,你儘可流動明眸,欣賞白雲藍天,飛流激湍; ,你儘可閉目凝神,傾聽鶯歌燕語,春水潺潺; ,你儘可翕動鼻翼,呼吸牡丹的濃香,黃菊的清爽;    ,你儘可品評自娛,把玩深嘗。

  ①文學是一座奼紫嫣紅的百花園

  ②文學是一杯回味無窮的香茗

  ③文學是一幅意境高遠的中國畫

  ④文學是一曲清脆圓潤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19.下面這段文字中“驚歎號”所比喻的是什麼,用簡明的語言寫出你的理解。

  古往今來,有多少風華少年,在酒色財氣的迷惘中浪費了寶貴的青春。前人用生命寫成的啟示錄中,有一個個驚歎號在警示後人:要謹防靈魂的蛀蟲、人生的蟊賊。

  20.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那時,你也許已經上了大學。假如你作為北京的青年志願者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並向他們致以美好的祝願,在下面兩種情況下你該怎樣說?***要求簡明、連貫、得體***

  接待外國觀眾:

  接待中國運動員:

  21.選出有語病的一項***  ***

  A.書,該讀而未讀,對讀書人而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B.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增強。

  C.南通的藍印花布不僅聞名全國,而且享譽世界。

  D.關注野生動物的生存權,是很多國家動物保護法中的重要內容。
 

  ***二***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是    ***國別***昆蟲學家。著有 一書。

  2.有人稱讚法布林“像藝術家一般地去觀察”,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說明作者通過細心的觀察來描寫蟋蟀。

  ⑴

  ⑵

  3.根據課文內容選詞填空:

  ⑴我看見它用它那有兩排鋸齒的有力的後腿在***   ******蹬  踢  蹬踢  踹***,把挖出的土***   ******踢  踹  蹬  蹬踢***到身後,呈一斜面。

  ⑵地上的蟋蟀雖歌聲單調,缺乏藝術修養,但其***   ******淳樸  樸實  簡樸  純潔***的聲音與永珍更新的***   ******質樸  淳樸  樸實***歡快又是多麼的和諧呀!

  4.體會作者的寫法:

  ⑴寫蟋蟀的歌唱,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突出了眾多蟋蟀聲音的洪亮,請寫出這個比喻句。

  ⑵為了突出蟋蟀發聲器的高階,作者用蟋蟀同 進行對比。

  ⑶為了突出蟋蟀聲音的亮度,作者用蟋蟀同 進行對比。

  5.課文主要介紹了蟋蟀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6.作者筆下的蟋蟀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請結合課文內容簡要說一說。

  第二部分:

  ***一***

  無論鄉村或城鎮,幾平到處都有麻雀的蹤跡。麻雀常被人們認為是害鳥,甚至罵為“老家賊”,究其原因,這是人們對它的誤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譽。它適應能力強,能飛善跳,喜愛群居,樂於與人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邊皮球那麼大,通常築在房頂瓦頭簷槽之間的空隙裡,也有的築在灌木或草叢旁。棲息在鄉村和公園的麻雀,很少飛離老家兩三裡之外。

  人們常用“自投羅網”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學家認為麻雀在鳥類中是比較聰明的,在一次試驗中,只有3%的麻雀二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羅網裡把餌叼出來,然後“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波爾特,通過對麻雀的迷津測驗,發現它的記憶能力和猴子相比擬。

  麻雀雖然在播種時或農作物成熟時槽踏糧食,但在其他季節及城市裡,則是消滅害蟲和雜草的能手。特別是在育雛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蟲哺養幼雀。這裡有兩個例子很能說明麻雀的功過:十八世紀時,普魯士國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歡吃的桃子,懸賞在全國消滅麻雀。由於麻雀被捕滅得所剩無幾,結果毛蟲氾濫成災。十九世紀時,美國波士頓的毛蟲給莊稼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人們為消滅害蟲,從歐洲引進麻雀專門對付毛蟲,使莊稼得以擺脫蟲患。為此,人們在當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紀念碑”。我國現在的問題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聽不到麻雀嘰嘰喳喳的聲音,這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7.第二段概括介紹了麻雀的哪些特點?

  8.科學家認為麻雀是“比較聰明的”,這種說法有何根據?

  9.選文中舉了哪兩個事例來說明麻雀的功過?***請概括回答,每例不超過10個字***哪一個事例是從反面加以說明的?

  第一例:

  第二例:

  反面事例:

  10.從第四段內容看,麻雀應該受到保護還是捕滅,作者持什麼觀點?哪些話可以看出?

  11.綜觀全文內容,“但在其他季節及城市裡,***麻雀***則是消滅害蟲和雜草的能手”一句中“消滅雜草的能手”是否多餘?為什麼?請闡明理由。

  ***二***

  面臨災難的螞蟻

  1985年,法國科學家曾發現螞蟻能救火。後來,英國一位動物學家的實驗證實了法國科學家的發現。

  英國科學家把一盤點燃的蚊香放進了一個蟻巢。開始,巢中的螞蟻驚恐萬狀,約20秒鐘後,許多螞蟻見險而上,紛紛向火衝去,並噴射出蟻酸。可一隻螞蟻能噴射的蟻酸量畢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它們前仆後繼,不到一分鐘,終於將火撲滅。存活者立即將“戰友”的屍體,移送到附近的一塊“墓地”,蓋上一層薄土,以示安葬。

  一個月後,這位動物學家又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到原來的那個蟻巢進行觀察。儘管這次“火災”更大,但這群螞蟻卻已有了經驗,調兵遣將迅速,協同作戰有條不紊。不到一分鐘,燭火即被撲滅,而螞蟻無一遇難。科學家認為螞蟻創造了滅火的奇蹟。

  螞蟻面臨滅頂之災時的非凡表現,尤其令人震驚。

  在野火燒起的時候,為了逃生,眾多螞蟻迅速聚攏,抱成一團,然後像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那噼哩啪啦的燒焦聲,是最外層的螞蟻用自己的軀體開拓求生之路時的吶喊,是奮不顧身、無怨無悔的吶喊。

  在那年洪水暴虐的時候,聚在堤壩上的人們凝望著凶猛的波濤。突然,有人驚呼:“看,那是什麼?”一個像人頭的黑點順著波浪漂了過來,大家正準備再靠近些時營救。“那是蟻球。”一位老者說:“螞蟻這東西,很有靈性。1969年發大水,我也見過一個蟻球,有籃球那麼大。洪水到來時,螞蟻迅速抱成團,隨波漂流。蟻球外層的螞蟻,有些會被波浪打落水中。但只要蟻球能靠岸,或能碰到一個大的漂流物,螞蟻就得救了。”不長時間,蟻球靠岸了,蟻群像靠岸登陸艇上的戰士,一層一層地開啟,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衝上堤岸。岸邊的水中留下了一團不小的蟻球。那是蟻球裡層的英勇犧牲者。它們再也爬不上岸了,但它們的屍體仍緊緊地抱在一起。那麼平靜,那麼悲壯……

  中國有句老話:“駝負千斤,蟻負一粒。”講的是從自身重量來看負重的力量,螞蟻的力量遠遠超過駱駝的力量。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說:“沒有任何動物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沉默寡言。”在瞭解到螞蟻面臨災難時的無私和智勇之後,這些原本是對螞蟻深刻、精彩的讚美,就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小小的螞蟻,能給人多少啟示?

  12.在科學家的兩次實驗中,蟻群的反應和結果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不同的結果?

  13.體會“它們的屍體仍緊緊地抱在一起。那麼平靜,那麼悲壯……”一句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4、“那噼哩啪啦的燒焦聲,是最外層的螞蟻用自己的軀體開拓求生之路時的吶喊,是奮不顧身、無怨無悔的吶喊。”一句使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試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15、“這些原本是對螞蟻深刻、精彩的讚美,就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其中“這些”指什麼?為什麼“黯然失色了”?

  16、文章中表現出的螞蟻所具有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具有怎樣的意義?

  第三部分:

  17.與下面文字連線得最為順暢的一項是***  ***

  故鄉是我臍帶脫落之地,故鄉是我搖籃停放之所,故鄉有我童年永難磨滅的記憶,故鄉有我永難忘記的親人。我的根生在故鄉,我的苗長在故鄉的土壤上。

  A、故鄉啊,誰沒有過我這樣的經歷?

  B、這就是我可愛的故鄉!

  C、故鄉啊,我怎能把你忘記?

  D、故鄉啊,我為你而自豪!

  18.把下面五個句子組成一段意思連貫,邏輯性強的話。

  ①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身到西部大開發的啟動工作中去,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滿懷信心譜寫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新篇章。

  ②不要以為國家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天上就會掉下餡兒餅來。

  ③啟動西部大開發必須真抓實幹。

  ④如果不抓緊活動、規劃,專案再好都等於白搭。

  ⑤西部大開發的啟動是幹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

  順序是 .

  19.把漏掉的一句補還原處。

  ①只有虛心的承認錯誤、缺點。②從錯誤、缺點中學會新的知識、本領,③才能使認識不斷深化,④從而逐步掌握規律,⑤取得勝利。

  為使語意連貫,句子“並且改正這些錯誤、缺點”應放在第     句前面。

  20.仿照下面的例句造句,話題不限。

  例句:擁有青春,就擁有了一份瀟灑和風流。擁有青春,就擁有了一份燦爛和輝煌。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