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要點

  在學習七年級地理知識上,要講究方法,不要盲目蠻幹。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美國

  一、美國的自然地理特徵、人口和農業

  1、地理位置:

  ①緯度位置:美國本土大部分處在北溫帶,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於北寒帶,夏威夷州在熱帶。

  ②半球位置:美國位於北半球和西半球。

  ②海陸位置:美國本土三面臨海,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東南臨墨西哥灣,美國北與加拿大相鄰,西南與墨西哥相鄰;阿拉斯加臨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於太平洋北迴歸線附近。

  2、領土組成:本土由48個州和一個特區組成,海外州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地形:分南北三大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脈是落基山脈;中部為面積廣大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地。

  4、人口:外來移民大彙集。美國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人口構成主要有歐洲白人後裔***佔84%***、亞洲移民後裔***黃種人***、黑人***13%,祖先是被當作奴隸販賣來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黃色人種***,數量已不多;華人和華僑在美國將近240萬,華人和華僑最多的城市是舊金山和洛杉璣和紐約。

  5、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①地理位置:美國幅員遼闊,本土大部分處在溫帶和亞熱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熱量充足,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美國本土三面臨海,受海洋影響,氣候溫暖溼潤,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國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2以上,耕地廣大,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土壤肥沃,對農業發展有利。

  ③氣候:美國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又有多樣性的特點。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美國年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落基山以東地區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條件較好。

  ④美國河湖眾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它縱貫美國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積廣,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農業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美國在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業,成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許多農產品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國是世界上出口家產品最多的國家,主要是由於美國農業具有兩大特點:機械化和專門化。

  6、主要農業帶

  農業帶 形成原因

  乳畜帶 這裡位置偏北,氣候冷溼,適宜牧草的生長。而且,這裡是美國的製造業帶,城市和人口分佈

  密集,因此畜牧業非常發達。

  玉米帶 這裡是溫帶,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玉米生長。

  棉花帶 這裡原為棉花帶,由於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業己經衰落。現己成為以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

  物區

  小麥帶 這裡地勢低平,土質好,冬季冷而長,適宜耐寒能力強的小麥生長,密西西比河為灌溉提供

  了良好的條件

  畜牧和灌溉帶 這裡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勢起伏大,降水較少,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灌溉農業

  亞熱帶作物帶 這裡地處墨西哥灣沿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適宜亞熱帶作物的生長。

  二、美國的工業

  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工業現代化的強度高,工業部門齊全,產值世界前列,新產品種類豐富,產量大,許多工業產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美國成為第一經濟強國有一關鍵因素,美國始終注重發展知識經濟,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矽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區。

  ***二***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和麵積均居世界第五位。

  2、巴西少種族偏見,在巴西,白種人佔一半多,黑白混血種約佔40%,黑種人佔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數日本人和華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

  3、在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其上覆蓋著地球一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記住P90圖9.18:馬孫平原、巴西高原、亞馬孫河、大西洋、巴拉那河、聖保羅、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

  4、巴西大部分位於熱帶,是世界上國土廣大的熱帶國家,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5、巴西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佈在東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鐵礦是巴西最大的鐵礦山。

  6、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制造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7、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

  8、咖啡***被稱為咖啡王國***、柑橘、甘蔗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9、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環境報告>,表明了改變以往以環境為代價的開發方式,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新開發方式的決心.

  10、1992年6月,聯合國大會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21世界議程>

  11、熱帶雨林的作用:1***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2***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3***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4***調節全球氣候5***提供木材6***提供良好的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12、巴西的城市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總人口的3/4,聖堡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13、巴西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亞

  ●巴西的位置、人種和工農業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於赤道和南迴歸線之間,屬於熱帶;東臨大西洋。

  2、民族大熔爐:巴西的土著居民人印弟安人,他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巴西的人種複雜,白種人佔一半稍多。不同的人種彙集在巴西,他們之間相互通婚,他們的後代很多人成為混血種人。混血種人佔40%,黑人佔6%,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是一個“民族大熔爐”。

  3、農業: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巴西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出口國,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農作物集中分佈在東部沿海一帶。

  4、工業:巴西鐵礦、水能資源豐富。鐵礦石主要分佈在東南部,因此,巴西的重工業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的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因為這裡有優質的鐵礦、豐富的水力和便利的交通,人口密集,市場廣闊。

  ***三***

  極地地區

  1、北極地區位於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緯66.5***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洲的陸地和島嶼。***P100圖10.1:找出北冰洋、亞洲、歐洲、北美洲***

  2、南極位於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緯66.5***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101圖10.2:找出南極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嚴寒、乾燥、烈風。原因:南極地區處在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很小,陽光微弱,一年之內地面接受的太陽光最少;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蓋,反射了部分太陽輻射;低溫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降水稀少而風力很大。

  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極”、“冰雪高原”之稱。此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

  4、北極地區氣候特徵:北極地區絕大部分為大洋,因此氣溫不像南極尋麼寒冷,降水量比南極地區多,風速也遠不及南極。

  5、企鵝是南極的象徵,北極熊是北極的代表。

  6、在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個方向都指向北方。

  7、南極地區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地下埋著豐富的礦產;地上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沿海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

  8、目前,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站, 1985年2月14日在南極洲喬治王島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記住兩個考察站在P101圖10.2中上位置***。長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長城站的東南方。中山站有極晝極夜現象***因為中山站位於南極圈以內,而長城站位於南極圈以外***。中山站位於東半球***印度洋沿岸***,長城站位於西半球***大西洋沿岸***。

  9、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和平利用南極,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10. 為什麼我國南極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南極地區的暖季,氣溫高;其次這時正值極晝期,白天時間長,利於開展科學考察活動和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