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

  自然地理知識的科學性和綜合性對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具有獨特的價值,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天氣與氣候

  一、多變的天氣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 氣候 概念 一個地方短時間裡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區別 短時間 經常變化 長時間 變化不大 聯絡 兩者都是指大氣的狀況,氣候是對長時間天氣的綜合 2.天氣預報圖

  ***1***氣象預報圖***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雨區,其越濃說明雲層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氣符號圖:***識別常用天氣符號P46圖3.6***

  ***3***天氣預報圖:通常,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內陰晴、風雨、氣溫和降水的情況。

  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氣溫是大氣冷熱的程度,氣溫的單位一般用℃表示,讀作攝氏度。

  ③風力和風向的表示方法。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力指風的大小。

  ④汙染指數與空氣質量等級:指數小,質量好;級別大,質量差

  二、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1.氣溫的變化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氣溫的日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氣溫年較差: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

  2.會使用氣溫資料,繪製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1***等溫線:同一時間氣溫相同的點連在一起組成的線。

  ***2***世界氣溫的分佈規律:P53圖3.17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

  三、降水與降水的分佈

  1.降水的形成

  ①降水的概念: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

  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③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

  ④降水的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暖溼氣流上升運動***

  2.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佈圖,說出世界降水分佈的差異。P56圖3.21

  ①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在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是南北迴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世界“雨級”***;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世界“幹極”***。

  3.使用降水資料,繪製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四、世界的氣候

  1.降水的季節變化***時間***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

  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40° 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

  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40° 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

  常年溼潤區:在南、北緯40°~60° 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溼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2.影響氣候的因素和氣候型別的分佈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試舉例分析。

  緯度位置影響——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海陸位置影響——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溼潤

  地形影響——臺灣島臺灣山脈東側降水比西側多。***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2***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 氣溫 降水 緯度位置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赤道附近多,兩極地區少,從赤道向兩極越來越少***限於大陸東岸地區*** 海陸位置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從沿海到內陸降水越來越少***溫帶地區最明顯*** 地形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3***主要分佈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型別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4***世界主要氣候型別及分佈 P58圖3.23

  ①熱帶主要氣候型別

  a.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佈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b.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佈在非洲和南美洲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溼季。

  c.熱帶季風氣候: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d.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佈在南北迴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②溫帶的主要氣候型別

  a.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亞熱帶是低溫少雨***。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30°~40°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佈最集中,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c.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佈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在夏季。

  d.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40°~60°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佈最廣,全年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③寒帶氣候:分佈在南極洲和北冰洋沿岸;終年寒冷。

  ④高原山地氣候:分佈在高山、高原地區;氣候複雜,有垂直變化。

  :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

  ***1***世界人口增長:從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人口所需時間逐漸趨短,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步趨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總數已達65億。***說明人口資料是一個動態的資料,也就是說是一個變化的資料。所以要說清楚人口資料是哪一年的資料,通常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佈的資料為準。***

  ***2***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A.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就高。B.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

  ***3***人口的分佈:人口密度 = 總人口/總面積***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人口分佈:a.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原因:①社會經濟條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都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人類在這裡聚居的歷史悠久,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和北美洲這兩個地區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②自然條件:這四個地區都分佈在中低緯度近海地區,氣候較為適宜;同時,都在平原地區,所以自然條件都比較優越。***

  b.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溼的雨林地區、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寒、熱、高、幹***。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亞馬遜平原 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

  ***原因:極端乾旱;過於溼熱;終年嚴寒等。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①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帶來問題: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生活貧困、環境汙染、資源減少等。

  ②人口不斷減少停止增長,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國家用於老年人的社會養老等費用增加等問題。

  ③採取措施: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3.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

  ***1***原因:a*** 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

  b*** 城鄉差別:城市就業機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教育等條件較鄉村好。

  ***2***帶來的問題

  a*** 一方面為城市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有力地支援城市建設;解決鄉村人多地少的問題。

  b*** 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城市人口過多而引發城市物質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佈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世界上所有人種都是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佈區: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大洋洲西北部

  ***說明:三大人種既有大範圍的集中分佈,又有小範圍的零星分佈,其次還有各人種混居區。***

  二、語言和宗教

  ***一*** 主要語言的分佈***見教材P75圖4.13***

  1.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分佈在 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其教徒被稱為穆斯林,分佈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宗教建築: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 佛教——寺廟,佛塔。***

  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包括鄉村和城市。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後有城市聚落。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

  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佈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1.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房屋 道路修築情況 商店的多少 學校的多少 醫院的多少 有無農田 有無果園 有無魚塘自然景觀改變大小 密集度 高度 鄉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無 無 無大 2.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1***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環境因素:地形、氣候、資源、交通等P80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當地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築特點 因紐特人的冰屋 嚴寒 冰塊構築,低矮,無窗,門小,牆厚,保溫性好。黃土高原的窯洞 乾燥,冬冷夏熱 利用厚厚的黃土層,挖鑿成窯洞,冬暖夏涼。 傣族竹樓***高架屋*** 潮溼,炎熱多雨雙層,樓上住人。涼爽,通風,防潮。 新疆的平頂屋 乾燥,風沙大 平頂房,屋頂可以晒莊稼。 西亞的鄉村 炎熱,乾燥牆厚,窗小。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熱風。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資訊。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