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期末複習資料

  在考試之前做好每一個知識點的複習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生物圈

  1.有生物生存的圈層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層。

  2.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包括陽光、水分、適宜的溫度和穩定的營養供給等。

  二、棲息地

  1.在生物圈內,我們把生物實際居住的環境稱為棲息地。

  2.在不同的棲息地,生活著不同的動植物群體。

  3.棲息地的破壞或喪失是威脅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

  環境對生物的作用

  一、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空氣和水分等。

  2.我們以光照對黃粉蟲生活的影響為例,探究的是非生物因素因素對生物的作用。

  3.在科學實驗時,往往只選擇一個變數,並且需要設定對照實驗。

  二、生物因素對生物的作用

  1.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種生物之間和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2.社會性群聚生活的螞蟻、蜜蜂等在群體內部既有互助又有競爭;雄性羚羊在繁殖季節為爭奪配偶而發生爭鬥。以上說明同種生物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作用

  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1.動植物對其生活環境都表現出一定的適應性。

  2.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適應能力。

  3.生物對每一種環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範圍。

  4.生物滅絕是一種不適應現象。

  二、生物對環境的作用

  1.地衣能夠加速岩石的風化,促進地球土壤層的形成。

  2.生物不僅能適應一定的環境,而且能影響環境。


 

  ***二***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六大營養物質: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

  脂肪:人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動***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糖類:人體內主要的供能物質富含糖類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麥、饅頭、馬鈴薯、紅薯等。

  蛋白質:為生長髮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奶、蛋、魚、肉等。

  水: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約佔體重的60﹪-70﹪。

  維生素:人體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動又必不可少的物質。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齒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攪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沒有消化作用。

  ***3***胃——通過蠕動,使食物和胃液混合,並初步消化。

  ***4***小腸——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位為十二指腸***。

  ***5***大腸——使食物殘渣推向肛門***大腸的起始部位為盲腸***。

  ***6***肛門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澱粉、麥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臟位於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臟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腸後與食物接觸。胃腺和腸腺位於消化道內。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