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下學期期中複習提綱

  八年級地理下學期期中的考試快到了,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加緊時間複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八年級地理下學期的期中複習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方地區

  一、位置與範圍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和南海。範圍:長江中下游各省、南部沿海各省和西南各省。面積佔全國25%;人口55%,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主要地形區有:東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

  二、氣候型別:以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溼潤。

  三、農業及工業

  1、糧食作物:水稻; 油料作物:油菜; 糖料作物:甘蔗; 經濟作物:棉花 茶葉;

  2、耕地型別:以水田為主

  3、農作物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

  4、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柑橘、菠蘿、椰子、桂圓等水果。

  5、礦產資源:有色金屬***德興銅礦、世界鎢都——大餘、稀土王國——贛州***;主要能源:核能***秦山和大亞灣核電站***和水能豐富***三峽與葛洲壩***;

  6、水陸交通便利、經濟最活躍、製造業最發達、對外聯絡最廣泛。工業基地有:滬寧杭和珠江三角洲。 五大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五、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通風散熱,所以房屋通常是牆高、窗大、頂尖。

  六、生態環境及治理

  紅壤是在高溫多雨的環境下發育而成的,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粘重,是我國南方的低產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機肥料、補充熟石灰等以改變土壤的酸性,種植茶樹、油樹、杉樹、馬尾松等耐酸性經濟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

  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1、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2、冬季一月份0℃等溫線所經過此地。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此地。

  4、溼潤區和半溼潤去的分界線;

  5、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6、河流是否結冰的分界線

  7、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8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

  :青藏地區

  一、位置與範圍:位於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崑崙山和祁連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積25%,人口不足1%,是藏族的主要居住地***,

  二、最突出的自然特徵:高寒

  1.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許多山峰高達7000—8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2.地處亞熱帶,深居內陸,青藏高原阻擋了北上的暖溼氣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9月為雨季,10—3月為乾季***。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地廣人稀。

  3.氣溫日較差大,高原缺氧***藏族服裝、舞蹈的動作幅度小。***人口、城鎮都分佈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如雅魯藏布江谷地和黃河支流湟水谷地***。

  三、高寒帶來的影響:

  1、長江、黃河、瀾滄江等許多大河發源地

  2、主要農作物為耐寒的青稞、小麥

  3、耐寒的犛牛是本地的優良畜種,也是主要的運輸工具,

  4、冰川廣佈

  5、交通十分不便。

  6、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主要在河谷一帶。

  四、豐富的能源與礦產資源

  1、太陽能非常豐富,拉薩有“日光城”之稱。

  2、鹽礦資源豐富,柴達木盆地—聚寶盆,察爾汗鹽湖區。

  3、地熱能資源豐富,全國最大的地熱發電站——羊八井

  4、水能資源豐富,在雅魯藏布江峽谷地帶落差大。

  六、藏民的生活:常吃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七、保護三江源頭

  三江源地區位於青海省境內被譽為“中華水塔”,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長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縮,溼地退化,徑流量減少,草地嚴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驢數量急劇減少,生態環境已經嚴重惡化—恢復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場,改善三江源頭地區的生態環境。

  :北方地區

  一、位於秦嶺—淮河以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東臨渤海和黃海。

  二、範圍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肅、寧夏的東南部,江蘇、安徽兩省北部;地形以平原為主;面積佔全國20%;人口40%,漢族佔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多的有:東北的滿族、朝鮮族;寧夏、甘肅的回族。

  三、氣候型別:溫帶季風氣候;

  四、農業及工業:1、耕地型別以旱地為主;

  2、 農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3、糧食作物:小麥;油料作物:花生、大豆,糖料作物:甜菜;

  4、東北平原沃野千里,黑土廣佈,適宜大面積機械化耕作。

  5、主要水果:蘋果、葡萄、梨、桃、杏、柿;

  6、煤、鐵、石油等資源豐富。工業基地有:遼中南和京津唐。

  五、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防寒保溫,所以房屋通常是牆厚,窗小、頂平***東北炕、北京四合院、陝北窯洞***

  六、生態環境及治理:

  黃土高原特點: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土質疏鬆,暴雨集中,植被破壞嚴重。治理對策:植樹種草,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