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大眾傳媒的興盛測試題及答案

  在初二這一階段要怎樣有針對性的做歷史練習呢?彆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初二上冊大眾傳媒的興盛測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初二上冊大眾傳媒的興盛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

  1.享有“近代史的百科全書”讚譽的報紙是*** ***

  A.《申報》 B.《大公報》 C.《時務報》 D.《新聞報》

  2.《申報》從1912年起,由中國人接辦,這位中國人是 *** ***

  A.張謇 B.史量才 C.梁啟超 D.張元濟

  3.19世紀以來,報業作為大眾傳媒十分發達,被胡適稱為“小冊子新聞事業的黃金時代”是指下列哪一時期?*** ***

  A.甲午戰後 B.第—次世界大戰期間

  C.20世紀30年代 D.20世紀40年代

  4.報業和出版業同為大眾傳媒,但二者又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主要表現在 *** ***

  ①報業以刊載新聞為主;出版業以傳播科學、文化為主

  ②報業側重於輿論監督、影響民眾;出版業側重於文化與知識的傳載,以此教育民眾

  ③出版業的歷史比報業歷史長

  ④報業的時效性比出版業的時效性強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題

  “昌明教育平生願,故向書林努力來。”是張元濟晚年寫的兩句詩。這兩句詩表達了張元濟的一種什麼認識?與他具有相同認識的且屬於同一時代的人還有哪一個?聯絡當今社會的發展,我國政府提出了什麼戰略?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的感想和認識。

  相關連結

  報與刊之分離

  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媒介,近代意義上的報紙和刊物自傳入中國以後,一直將連續性定期出版物稱為“報”,沒有“刊”這一說法。從1900年開始,這一現象漸漸有了變化,“報”的名稱專屬於散裝出版的非書冊型的新聞紙,特別專屬於日報。而以書冊型定期連續出版的期刊不再籠統稱為“報”了,先後出現過“冊報”、“叢報”、“雜誌”、“世界”、“編”、“錄”、“刊”等。“報”與“刊”名稱上逐漸分離。

  在形式分離的同時,在內容上,報紙與期刊也開始分離。分離之初,期刊主要注重新聞事件的文獻性,刊出權威性的材料,以按語形式進行解說,以讓讀者瞭解新聞事件的完整性。確實,從新聞時效性來看,期刊根本不能與報紙相提並論。後來,期刊逐漸專業化,向知識性、學術性、趣味性等方面發展。而報紙重點是新聞,並留出一定版面給予連載的小說、筆記、詩詞等,有的甚至以副刊形式刊登這些內容。把期刊完全“擠”出新聞傳播領域,是新聞傳播速度加快的直接後果。期刊與報紙的分離過程一直持續到1911年左右,才基本完成。

  初二上冊大眾傳媒的興盛測試題答案

  第20課

  一、 單項選擇:1.A 2.B 3.C 4.D

  二、材料分析: “昌明教育平生願,故向書林努力來。”表明張元濟先生認識到:教育關係到國家之根本。當今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社會需要的已不是過去那種純粹的勞動者,而是需要有文化知識的勞動者。對此我國政府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感想和認識: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或檢查自己的不足,或談學好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或結合親朋、鄰里外出打工或下崗的例項,或結合日常所見的高科技產品,說明社會需要有文化的勞動者。從而認識到:社會發展對國民的素質要求明顯提高,這是社會的進步。

""的人

1.初二歷史上冊期中練習題答案

2.初二歷史上冊單元同步練習題

3.2016年初二歷史上冊單元測試題

4.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