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拼音怎麼學好

  漢語拼音是幫助小學生幫助小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但是由於它是比較抽象枯燥的符號,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掌握這一工具有一定的難度。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小學一年級拼音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級學拼音的特點

  在拼音學習上,重要的是要激發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根據孩子對形象的東西特別敏感的特點,家長應注意用形象事物引導孩子學習漢語拼音。如:一個門***n***,兩個門***m***,椅子***h***,傘把***t***,小棍***l***等。

  為加深孩子記憶,還可以用順口溜把字母巧妙地編起來。媽媽還可以引導孩子自己編順口溜,提高孩子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在拼讀一個詞時,就讓孩子說出與讀音相近的詞。如讀“guo”就說出有關“果”的詞,“蘋果、水果、結果”等。孩子既學會了拼音,又掌握了組詞能力,擴大了孩子的詞彙量。

  孩子在學習中發生混淆是很正常的現象,媽媽在糾正孩子的時候要耐心,對孩子學習一定要多鼓勵,使孩子樹立自信心。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識。

  一年級拼音學習方法1

  ⑴圖片法

  “看”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和早期開發智力的源泉,是人們發現問題和作出創造發明的首要步驟。“看”早兒童學習知識、發展智慧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教材中的插圖,是根據聲韻母的音、形特徵配置的,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且具有形象、直觀、富有情趣等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挖掘插圖的含義,體會編者的意圖並創造性的運用插圖,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讓學生記憶“b”的外形特徵時,運用插圖:同學們,b像什麼?像收音機。左邊的豎像什麼?像天線。於是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一臺收音機,天線高高豎起,這就是“b”。這樣緊緊依靠插圖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⑵日常用語法

  教師要積極創設語言環境,讓學生堅持在語言環境中學拼音,聯絡日常用語學拼音,學普通話。如學習an、en、in時可以說an是天安門的安,en是摁門另的摁讀平音,in是樹陰的陰。又如學習拼音qí時,可讓學生口頭組詞,隊旗、黨旗、國旗……,也可以讓學生用詞口頭造簡單的句子。堅持類似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詞語,語言思維和表達能力都大大提高,說起話來順理成章。

  ⑶口訣法

  兒歌口訣是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最便捷、最直觀的形式。而一年級的學生對於兒歌有著較強的偏愛,在拼音教學中採用歌訣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聲韻母,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記憶的速度。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創作了很多歌訣,如“圓圓臉蛋梳小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隻鵝,水中倒影e、e、e。”又如“小魚真頑皮,見到j、p、x,泡泡藏嘴裡,離開j、p、x,泡泡又吹起。”兒童不僅記住了拼音的音和形,掌握了拼音規則,而且創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奏,促進知識的內化,大大的激發了學習興趣,增強了聽記效果。

  ⑷表演法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表演,為學生創設一種愉悅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情境,使“靜”的課堂變為“動”的課堂,使“死”的課堂變為“活”的課堂。兒童的天性是貪玩好動,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拼音教學的實際需要,適時的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新知。如在學習“a”時,教師可以扮作醫生為學生檢查口腔,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體會。結合所學的內容,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⑸遊戲法

  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遊戲似的。”因此,教師要精心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兒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可感,學生易於接受,也樂於接受。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遊戲。遊戲教學活動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兒童們在唱唱、跳跳、聽聽、畫畫、玩玩中學會漢語拼音。例如“找朋友”遊戲,左邊同學手拿聲母卡,右邊同學手拿韻母卡,相對而坐,碰到一起就拼讀音節:我的名字叫d,我的名字叫a,d----a→da,全班跟讀da、da、da。又如:在錄音機裡錄下動物叫聲,學生說我聽到了“wàng wàng wàng”的狗叫聲、我聽到了“mie mie mie”的羊叫聲,既鍛鍊了聽力,進行了語言訓練,又強化了拼音學習。

  ⑹競賽法

  利用學生的表現欲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是激發其創新思維的契機。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表現自我,讓他們在與他人的正當競爭中發揮才幹。比賽活動既可檢測學生的拼音掌握情況,又可適當在課上開展一些訓練性的比賽活動。如開展一些“看誰讀得準”、‘看誰讀得快、“看誰是我們的拼音大王”等比賽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他們的拼讀能力。

  ⑺換位法

  兒童和成人一樣都“本能”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追求成就。因此教師可讓學生上臺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知識交給大家,比一比,誰學得好,誰的發音準確,口型正確。小老師舉著自己寫的小卡片,對全班同學說:“我教大家學一個d,請大家跟我讀d……”,教師適時的進行正音,強化學習方法。經常讓學生登上講臺當小老師,能打破封閉的心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以“自我實現”的方式滿足當眾展示的慾望,體驗成功的喜悅,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⑻歌唱法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為主,對於拼音字母中那些彎彎曲曲、極易混淆的字形和抽象的、生硬的字音,往往難以區分、記憶。為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常常編一些通俗易懂、有趣而容易上口的歌曲輔導教學。儘量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讓學生在歡樂、愉快、輕鬆、活潑的氣氛中獲得知識。

  一年級拼音學習方法2

  1、學拼音說兒歌

  用兒歌來學習拼音,既適應了兒童的特點,又使兒童很容易在琅琅上口的兒歌中產生濃厚的興趣,簡直是一舉兩得。可以先學兒歌,在兒歌中領悟拼音的讀法,寫法;也可以先學拼音的讀法,寫法,再在兒歌中鞏固。其實家長還可以找一些實物與之相配,例如公雞“喔喔”,可以找與之相應的音樂帶子給孩子聽,這樣他記的會更牢,隨之學習興趣也越加的深厚。

  韻母兒歌

  aaa,張大嘴,放開喉嚨學唱歌。

  ooo,圓圓嘴,公雞清晨叫“喔喔”。

  eee,咧咧嘴,鵝愛游泳樂呵呵。

  聲母兒歌

  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

  右上半圓ppp,左上半圓qqq,

  單門n,雙門m,柺棍f,

  傘把t,q下帶鉤ggg。

  2、邊學字母邊結合生活中的實物、情景幫助理解記憶。例如學習聲母“m、n ”一個山洞nnn,兩個山洞mmm;學習音節ma——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

  3、把字母、音節卡片貼到相應的實物。如,mi貼到大米上;men貼到大門上……讓孩子視覺不斷接受刺激,促進記憶。

  4、鞏固練習小鏡子來幫忙

  學拼音時發音口型很重要,讓兒童對著小鏡子練習,它可以幫助正確發音。家長可以跟寶寶一起對著鏡子,比一比大家的口型是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