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簡單機械的基礎知識複習提綱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第一節 槓桿

  一、槓桿的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 硬棒 ,叫做 槓桿 。 支 點:槓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O。

  動 力:使槓桿轉動的力1F。 阻 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2F。

  動力臂:從支點O 到動力1F作用線的距離1l

  。

  阻力臂:從支點O 到阻力2F作用線的距離2l

  。 二、槓桿的平衡條件:

  1.槓桿平衡:槓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時,我們就說槓桿平衡。 2.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操作中:為什麼要調節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保證力臂沿槓桿,便於測量。

  槓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211l

  FlF

  這個平衡條件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 槓桿原理 。

  三、生活中的槓桿:

  1.省力槓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動力小於阻力。 2.費力槓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動力大於阻力。 3.等臂槓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動力等於阻力。

  第二節 滑 輪

  一、定義:邊緣有凹槽,能繞軸轉動的小輪,叫做 滑輪 。 二、定滑輪和動滑輪:

  1、工作時,軸不隨物體移動的滑輪叫 定滑輪 。

  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定滑輪槓桿示意圖; 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槓桿

  2、工作時,軸隨著物體移動的滑輪 叫 動滑輪 。

  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

  但費距離,且不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的槓桿示意圖; 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槓桿。

  三、滑輪組

  1、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叫 滑輪組 。

  F2 l

  2 l

  1 O F1

  11

  使用滑輪組既可以 省力 ; 又可以改變力的 方向 。 2、原理:***槓槓原理,變形槓槓***

  FS=Gh

  *** F----拉力;S---拉力移動的距離;

  G--- 物重;h---物體提升的高度;***

  3、滑輪組:拉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的關係:

  動滑輪和重物由幾段繩子承重, 拉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

  拉力與重物移動距離的關係: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重物移動距離的n倍。

  s = nh

  四、輪軸和斜面

  1、由大輪和小輪組成的共同轉動的簡單機械,叫 輪軸。 如:門把手、方向盤等。

  2、斜面: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如:盤山公路等。

  輪軸和斜面都是省力機械

  第三節 機械效率

  一、概 念

  有用功:直接對物體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總功:利用機械所做的功***實際付出***。

  額外功:由於機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響, 而不得不做的功***無用付出***。 二、機械效率:

  在使用機械工作時,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份額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機械的一種效能,物理學中表示為機械效率。

  1.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2、公式:

  3.用百分數表示,總小於1。即 <1 三、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實驗原理 :

  實驗器材:

  F1

  F2

  l2

  l1

  O

  1+FGGn物輪******

  WW

  有總WGhWFs

  

  有總

  12

  彈簧測力計、刻度尺、鐵架臺、滑輪、細線、鉤碼。 注意事項 :

  豎直向上,緩慢拉動測力計。 實驗1

  保持動滑輪重一定,改變鉤碼重力。

  結論:動滑輪重一定,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實驗2

  保持鉤碼重力一定,改變動滑輪重。

  結論: 物重一定,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