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數學二輪複習方向及重點

  高三數學的第二輪複習在整個複習階段佔據重要位置,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數學二輪複習方向及重點

  1、重點知識,落實到位函式、導數、數列、向量、不等式、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係、直線與圓錐曲線、概率、數學思想方法等,這些既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又是高考的重點,而且常考常新,經久不衰。

  1、重點知識,落實到位

  函式、導數、數列、向量、不等式、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係、直線與圓錐曲線、概率、數學思想方法等,這些既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又是高考的重點,而且常考常新,經久不衰。因此,在複習備考中,一定要圍繞上述重點內容作重點複習,保證複習時間、狠下功夫、下足力氣、練習到位、反思到位、效果到位。並將這些板塊知識有機結合,形成知識鏈、方法群。如聚集立體幾何與其他知識的整合,就包括它與方程、函式、三角、向量、排列組合、概率、解析幾何等的整合,善於將已經完成過的題目做一次清理,整理出的解題通法和一般的策略,“在知識網路交匯點設計試題”是近幾年高考命題改革反覆強調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要打破數學章節界限,把握好知識間的縱橫聯絡與融合,形成有序的網路化知識體系。

  2、新增內容,注重輻射

  新增內容是新課程的活力和精髓,是近、現代數學在高中的滲透,且佔整個高中教學內容的40%左右,而高考這部分內容的分值,遠遠超出其在教學中所佔的比例。試題加大了對新教材中增加的線性規劃、向量、概率、導數等知識的考查力度,對新增內容一一作了考查,分值達50多分,並保持了將概率內容作為應用題的格局。因此,複習中要強化新增知識的學習,特別是新增數學知識與其它知識的結合。向量在解題中的作用明顯加強,縱觀2006年全國各地的高考試題,對平面向量的考查,每套試卷以兩種型別出現:一道是選擇、填空題,直接考查向量的基礎知識;一道是或多道向量與三角、幾何等其它知識結合的綜合題目,主要考查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用導數做工具研究函式的單調性和證明不等式問題,導數亦成為高考解答題目的必考內容之一。

  3、思想方法,重在體驗

  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數學的精髓,歷來是高考數學考查的重中之重。“突出方法永遠是高考試題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備考中應重視“通法”,重點抓方法滲透。首先,我們應充分地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總結提煉,儘管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但是我們認為,遵循“揭示—滲透”的原則,在複習備考中採取一些措施,對於數學思想方法以及數學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可以起到促進作用的,例如,在複習一些重點知識時,可以通過重新揭示其發生過程***這是很有必要的***,適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以專題的形式,在複習過程中提煉概括數學思想方法;再如,通過綜合練習中的反覆應用,來不斷地鞏固和深化數學思想方法。其次,要真正地重視“通法”,切實淡化“特技”,我們不應過分地追求特殊方法和特殊技巧,不必將力氣花在鑽偏題、怪題和過於繁瑣、運算量太大***運算量小、思維量大早已成為高考命題的基本原則***的題目上,而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靈活運用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上,另外,在複習中,還應充分重視解題回顧,藉助於解題之後的反思、總結、引申和提煉來深化知識的理解和方法的領悟。

  4、綜合能力,強化訓練

  近年來高考數學試題,在加強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突出能力立意。以能力立意,就是從問題入手,把握學科的整體意義,用統一的數學觀點組織材料,對知識的考查傾向於理解和應用,特別是知識的綜合性和靈活運用,這就要求我們在複習過程中,應打破數學內部學科界限,加強綜合解題能力的訓練;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及建模能力;力求打破能力學科化的界限,用數學的眼光去分析生產和生活及其他學科的一些具體問題。

  5.規範解題,正本清源

  高三數學的複習效果,最終顯化的是一種解題的能力,解題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複習的成敗,如何提高解題能力?筆者建議從下面幾方面入手:1、認真審題自覺化,通過反覆讀題、對問題重新表述、對數學語言加以表徵等加工策略,尋找解題突破口;2、思路探求情境化,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典型性、層次性、綜合性分析,去尋找解法的情境;3、思維過程顯性化,“聽得懂,不會做”是沒有真正學會思考,解題時要追問:怎樣想,為什麼要這樣想?特別是理清怎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4、解題方法多樣化;5、格式書寫規範化;6、重要結論工具化;7、解後反思制度化,主要內容是:思方法優化,思模式規律,思問題變式,思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