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三輪複習策略總結

  高考數學複習每一個階段的複習方法與側重點都各不相同,因此不同階段複習策略有所差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考數學三輪複習策略,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數學三輪複習策略

  第一輪複習,也稱“知識篇”

  時間安排大致就是高三第一學期。在這一階段,老師將帶領同學們重溫高一、高二所學課程,但這絕對不只是以前所學知識的簡單重複,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對舊知識產生全新認識的重要過程。因為在高一、高二階段,老師是以知識點為主線索,依次傳授講解,由於後面的相關知識還沒有學到,不能進行縱向聯絡,所以,你學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散亂的知識點。

  在第一輪複習時,老師的主線索是知識的縱向聯絡與橫向聯絡,以章節為單位,將那些零碎的、散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並將他們系統化、綜合化,側重點在於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

  所以大家在複習過程中應做到:

  ①立足課本,迅速啟用已學過的各個知識點。***建議大家在高三前的一個暑假裡通讀高一、高二教材***

  ②注意所做題目考察知識點的覆蓋範圍變化,有意識地思考、研究這些知識點在課本中所處的地位和相互之間的聯絡。注意到老師出題的綜合性在不斷地加強。

  ③課本從前到後的知識結構,將整個知識體系框架化,能提煉解題所用的知識點,並說出其出處。

  ④經常將使用最多的知識點總結起來,研究重點知識所在的章節,並瞭解各章節在課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輪複習,常稱為“方法篇”

  時間安排大約從第二學期開學到四月中旬結束。在這一階段,老師將以方法、技巧為主線,主要研究數學思想和方法。老師的複習,不再重視知識結構的先後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學們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目的,提出、分析、用“配方法、待定係數法、換元法、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方法解決一類問題、一系列問題。

  同學們應做到:

  ①主動將有關知識進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組。找出哪些知識點會在一系列題目中出現,哪種方法可以解決一類問題。

  ②分析題目時,由原來注重知識點,漸漸地向探尋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轉變。

  ③從現在開始,解題一定要非常規範,俗語說:“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扣分”,所以大家務必將解題過程寫得層次分明、結構完整。

  ④適當選做各地模擬試卷和以往的高考題,逐漸弄清高考考查的範圍和重點。

  第三輪複習,稱為“策略篇”

  時間安排主要是第二學期最後一個月,也就是五月份。老師主要講述“選擇題的解法、填空題的解法、應用題的解法、探究性命題的解法、綜合題的解法、創新性題的解法”,教給同學們一些解題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學們的解題速度和應對策略。

  同學們應做到:

  ①解題時,會從多種方法中選擇最省時、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逐漸適應高考對“減縮思維”的要求。

  ②注意自己的解題速度,審題要慢,思維要全,下筆要準,答題要快。

  ③養成在解題過程中分析命題者意圖的習慣,思考命題者是怎樣將考查的知識點與題目有機的結合起來的,對命題者想要考我什麼,我應該會什麼,做到心知肚明。

  最後,進入衝刺階段,也稱為“備考篇”

  在這一階段,老師會將複習的主動權交給你自己。以前,學習的重點、難點、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師的判斷為主線,但是,現在你要自己主動地研讀《考試說明》,研究近年來的高考試題,掌握高考資訊、命題動向。

  做到:

  ①檢索自己的知識系統,緊抓薄弱點,並有針對性地做專門的訓練和突擊措施***可請老師專門為你拎一拎***;掌握最重要的知識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②抓緊思維易錯點,注重典型題型。

  ③回顧自己以前做過的習題、試卷,回憶自己學習相關知識的歷程,做好第二次糾錯工作。

  ④博覽群書,博聞強識,使自己見多識廣,注意那些背景新、方法新、知識具有代表性的問題。

  ⑤不做難題、偏題、怪題,保持情緒穩定,充滿信心,輕鬆備考。

  高考數學複習注意事項

  1.複習資料要精,建議不要超過兩套,使用過程中,始終注重其系統性。千萬不要貪多,資料多了,不但使自己身陷題海不能自拔,而且很可能顧此失彼,使知識體系得不到鞏固。

  2.有的同學忽視自己作業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將他們簡單地歸結為粗心大意,但下一次又犯同樣的同樣。其實,錯誤都有其必然性,我們一定要做到究根問底,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時改正。

  3.千萬不要以為“高考以能力立意”,就是要去鑽難題、偏題、怪題。

  這裡的能力是指:思維能力,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分析能力,創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實驗動手能力,理解運用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創新能力,處理、運用資訊的能力,新材料、新情景、新問題應變理解能力。

  其重點是形成概念和認識規律的過程,它往往蘊藏在最簡單、最基礎的題目活事實之中,而不是鑽牛角尖能鑽出來的能力。

  4.合理看待來自老師和社會各界的猜題、壓題資訊,不可迷信。因為,他們也不是神,我們上了考場只能憑自己的實力,憑自己的智慧去打拼,所以,我們應該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做好複習應考工作。

  高考數學複習誤區

  誤區1:用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成績越好。

  這是最大誤區,保證學習時間並不能保證成績。不在於學了多少時間,而在於學會了多少。不少高三學子“挑燈夜戰”,經常熬到凌晨,此時大腦已經很疲勞,效率可想而知。懂得勞逸結合、適時休息和鍛鍊的人,是高三學子中的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題海的標誌。

  誤區2:課堂上聽明白了就認為自己會了。

  老師講過的題目,考試時類似,可條件變一變,很多人就又不會了。就像高考題,學生會覺得似曾相識,但不一定能考高分。問題就在於“聽明白了”是老師的講授,學生聽課時被動地接受,沒有經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思考。因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貌似聽明白了,碰到新問題新情境還是不會。

  誤區3:做習題追求答案,重結果不重過程。

  一些學生做題,得出答案就結束了,沒有反思,沒有歸納,沒有總結,沒有舉一反三,過分追求結果,不重視解題的思維過程。其實,把思維過程整理和展示出來是學習的好方法。要學會用慢鏡頭展示思維的關鍵處,學會用放大鏡放大思維的細節。平時在這些地方花時間“感悟”一下,使這種思維方法形成習慣,複習效果妙不可言。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