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學習語文應注意的問題

  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想在較短期內讓這門學科能突飛猛進,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踏踏實實地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一 樹立一種意識:語文即生活

  語文實際就是生活,它是生活的一種再現,是生活的一種提高的反映。我們只有樹立了這種語文即生活的意識,才能對語文這門學科感興趣。對語文有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前提。

  二 培養兩種能力:質疑、積累

  僅有了興趣是不夠的,還得不斷培養質疑和積累的能力。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善於質疑和善於積累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學習語文時,要不斷的提出問題,於無疑處提問,旨在能夠發現問題,於有疑處提問,能夠訓練我們的發散思維,所以我們在學習語文過程中要積極思考,能提出眾多的較高質量的問題出來,說明你在語文這門學科中開始入門了。在整個過程中,還要善於積累,積累多了,儲存量豐富了,學習起來才會覺得輕鬆自如,運用起來才會感到得心應手。在積累中,千萬不能死記硬背,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進行積累。

  三 處理好三種關係:基礎、閱讀、寫作

  語文知識浩如煙海,但歸納起來就是三大方面的知識: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所以我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尤其是在對語文複習的時候,將語文知識梳理成這三大板塊,學習起來就不會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了,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係就能不斷提高語文成績。夯實基礎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只有把基礎搞紮實了,你才能解決語文的所有問題,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積累,不要放鬆這個前提的訓練;基礎方面又可以把它分成語音、字形、詞語、句子、修辭等若干個知識點和考點進行有效的學習和複習。提高閱讀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閱讀實際是對語文基礎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這個方面可以把它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及文言文的閱讀進行逐一訓練,同時還要涉獵大量課外的優秀讀物,通過閱讀,培養學生語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寫作訓練實際上是對語文知識的全面檢驗,要搞好寫作,除開要注重基礎,大量閱讀外,還貴在多練,初中階段主要在於練好記敘文,在寫作方面不能好高騖遠,必須有踏實的文風,在注重生活真實的基礎上並善於創新和提高,就能寫出真實感人的作品。

  四 養成四種習慣:課前預習、課堂自習、課後溫習、全面複習

  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必須養成對所學的課文進行預習的良好習慣,瞭解要學習的內容,提出預習過程中的疑難,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字、詞、句方面的困難,對文章內容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來;在上課的時候,我們要養成善於自我學習、相互討論、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我們自已學習的能力,自己不懂的要學會同學間討論解決,討論也不能解決的可以請教老師,不要養成等、靠、要老師的現成答案的陋習,語文主觀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只要意思對就能得分;課後要養成對所學內容進行溫習的習慣,我們有很多學生不注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課後溫習,這樣學過的知識就會在較短時間內遺忘的,建議大家每天晚上睡覺時將學過的內容***包括自己課堂學習的、老師講過的、課外閱讀的***像放電影一樣在你的大腦中放映一遍,一時想不起來的等第二天起床時翻開書看一下,這樣既複習了知識,又加深了印象,有利於提高學習功效;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語文、其它學科也一樣適用,只是得提醒學生一句:貴在堅持;最後是要養成把學過知識全面運用的習慣,那就是要用所學知識進行拓展,進行延伸,這一方面是要求我們的學生涉獵大量的課外練習,善於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