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的預習方法以及基礎知識點歸納

  化學是初中九年級才學習的科目,那麼同學們應該怎樣好好學習這門新課程呢?首先得做好預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初中化學的預習方法一

  1、充分理解教材內容

  化學學科學起來很有樂趣,教材上的知識也通俗易懂,但並不是說,看過熱鬧就足夠了。對於化學學科而言,在預習的時候,也要儘可能地讓自己的學習水平達到“理解”的高度。雖然不能完全達到,但是至少要接近。因為化學學科不是說記住知識就能拿高分的,而且要理解其發生化學變化的根本原因等。特別是一些關鍵的問題,比如中和反應等相關知識等,都不能僅僅是知道了。所以,在預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充分理解教材上的內容。

  2、適當做一些練習題

  這裡所說的練習並不是讓大家去找一些題目去做,在老師沒有詳細講解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學生依然還是很難到達理解這個高度。在這個時候,你可以把書上的例題進行適當練習,把課本上的一些實驗通過遮蓋的方式去檢查自己是否已經記住每個環節及器械的名稱。這樣的適當練習,就可以大大加深對課本內容的記憶。

  3、廣泛瀏覽課外優秀讀物

  剛才也說了,化學學科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趣味性是激勵大家學習下去的內在源動力。所以,一對一家教的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平時可以多讀一些優秀的科普讀物,這樣對擴充套件大家的視野、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將很有幫助。

  初中化學的預習方法二

  ***1***針對老師授課特點

  在教學課程中,有的老師講課基本依據教材,但展開的比較豐富,那麼就需要學生事先對教材有一定的瞭解,而且要對教材做一定的分析理解;有的老師講課完全是教材的展開、昇華,那麼學生應該在課前預習時瞭解教材、分析教材、做讀書筆記。學生課前預習不能盲目,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預習方法,就達不到預習的目的,甚至浪費時間。

  ***2***針對課程的特點

  預習的方式是精細還是粗略,精細粗略的程度如何,要在預習前想到,如英語每課堂語法單一、單詞量少,只要稍做了解就行。但像物理這樣的課程,邏輯性強,難度大,最好採用精細的方式預習預習時甚至可動手做些實驗。

  ***3***準備好要用的參考書

  預習有時需要閱讀參考書,對於有關人為知識方面的學習,有可能要參閱更多的課外書籍,這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對於小說,要了解小說反映的時代背景;學習有關風土人情方面的知識;最好要多瞭解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這樣有利於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

  ***4***要善於聯絡過去知識

  預習過程中,善於聯絡舊知識去理解新知識,即運用已有的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每次都能這樣新舊知識聯絡,在聽課時就能鞏固原有的知識,並促進新課的學習。

  ***5***要善於發現和解決問題

  預習中要善於發現問題,能自己解決就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則記錄下來,可不必花太多的時間思考。帶著問題聽課時,目標就非常明確,注意力也易於集中。

  ***6***預習要講究主次

  不宜將預習做為學習的主要過程,以致上課時不注意聽講,這樣就適得其反了。

  ***7***重點突破弱科

  對自己覺得較差的一科或幾科,要加強學習,多用點時間,搞得精細些,且養成良好的習慣。持之以恆,就會使預習、學習、複習形成一個有機迴圈。要堅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是會消滅弱科的。

  ***8***點到為止,不求深入

  預習不同與自學,它僅是一種“課前自學”,不要求把新內容全部弄懂。如果把預習等同與純粹的個人“自學”不僅會加重學業負擔,而且會影響聽課質量,從而導致“過猶不及”的情況產生。

  初中化學的預習基礎知識點歸納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純淨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淨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構:原子、離子的關係:

  注:在離子裡,核電荷數=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型別:***見文末具體總結***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如:AB = A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如:A + BC = AC + B

  ④複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型別***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型別***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裡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後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反應的前後,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2、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於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3、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裡的溶解度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Cl -

  HNO3==H+ +NO3-

  H2SO4==2H++ SO42-

  鹼: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OH -

  NaOH==Na+ +OH –

  Ba***OH***2==Ba2++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NO3-

  Na2SO4==2Na++ SO42-

  BaCl2==Ba2++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屬於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鹼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屬於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裡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乾燥的空氣裡,

  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