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文言文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文言文是我國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載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得到重視是理所當然的。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當今社會,不管是初、高中還是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課本里,文言文都會佔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課文是要求背誦的。這充分說明文言文的重要性。
  我們根植於這塊土地,就應當對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所學習與瞭解。現在有不少的人,包括部分學生受功利思想的影響,不重視文言文,甚至是一點也不感興趣,他們只想學那些“現買現賣”的內容,對眼前功效不大又有些生澀難懂的古文內容因覺得無用,就不去學。這種只看眼前、目光短淺的行為和現象,是應該引起全社會特別是教育戰線上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文言文經歷了幾千年的淘洗,積澱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華,承載著極其璀璨的人文精神,被稱之為“滲進了民族睿智的中華文明的地質層”。然而,從教學現狀來看,文言文似乎並未展開其迷人的魅力,教學效率的低下也是不爭的事實。***1***較長時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側重於“言”,古漢語知識的傳授是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這種目標下,課堂教學自然就成了對實詞意義、虛詞用法、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古漢語知識的講堂。如此一來,“字字落實,句句過關”成了不二選擇,見“言”重“言”而忽視“文”漠視“文”的課堂比比皆是。***2***教學形式基本上是串講,逐詞翻譯、逐句講解,事事都有教師越俎代庖而求其通達。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這樣的課堂給人的感覺是:喋喋不休、獨霸話語。***3***學生在熱衷網路語言、迷醉武俠小說的同時,他們的閱讀興趣正與古文漸行漸遠。在文言文課堂上,學生絕大多數時間成了字詞句的燒錄機,很少有靈動的智慧火花閃現,教學主體在神聖的教學殿堂上漸趨萎靡。教師一腔愛古文的感情,卻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如何擺脫文言文教學的尷尬,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文字的錙銖必較,留給學生的必是零星瑣碎的印象。要想提高古文教學的有效性、實效性,應該從教學內容選擇學生願意學的內容。呂叔湘先生對文言文教學的目的歸納為四種:一是為了瞭解現代文章裡出現的成語、典故;二是為了欣賞古典文學作品;三是為了接受文化遺產;四是為了寫好白話文。
  因此,教師對文言文進行必要的文字疏理是不可或缺的;要適當地點撥,把那些死的知識講活,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與積累的良好習慣。我認為把握好以下“三要”是關鍵。
  1 要“文”“言”並重,析詞理趣,兩手並抓
  文言文,首先是“文”,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理解詞句的著眼點在於更準確、更深入地把握文意;反過來,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詞句。既要懂文內之意,也要懂文外之意。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寫成的文章,它是借十分凝結的語言來承載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可從疏理到感悟,結合學生實際從“言”和“文”兩方面進行教學。
  古典文學經歷了上千年的錘鍊,淘沙鍊金,去粗取精,如《史記》、《論語》等,都蘊含著作者濃郁的思想情感。這些以生命寫成的頗見性情的篇章,表現出來的是獨特語言形式,是那個時代歷史風貌、政治概況、文化風情的絕好體現,是我們民族精神內涵的源頭活水。由此可以豐富我們的情感,不知不覺間情感會變得雅緻、俊朗、博大。古文是一篇篇文質兼美、蘊含著作者情思的文章,不能把它看成由古文字堆積而成的語言材料,領悟了就能發現滲透在文章中的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古文中無不蘊含著燦爛的古代文化。有多少思想、道理是從其當中得來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上善若水”、“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等等,這些精彩的語句俯首皆是,可以回味一生,終身受用。
  由於時代的變遷,學生對中國的古代文化了解越來越少,但是民族的文化必須傳承,充分利用古文教學的機會,讓學生了解和積累古文知識,理應成為語文教師的責任。
  2 要注重對成語典故的積累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典故是“詩文裡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成語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積澱,對成語典故的瞭解和積累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學生的文化素養。《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門庭若市”;《禮記》中的“教學相長”、“玉不琢,不成器”;《寡人之於國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史記》的“毛遂自薦”、“運籌帷幄”、“青雲直上”;《魚我所欲也》的“捨生取義”;《五柳先生傳》中的“不求甚解”;《勸學》中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庖丁解牛》中的“遊刃有餘”;《秋水》中的“貽笑大方”、《老子》中的“禍福相倚”等。對於成語,要理解其意思,學以致用。
  在古文中還有許多典故:《察今》中的“循表夜渋”、“刻舟求劍”、“引嬰投江”;《諫太宗十思疏》中的“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赤壁賦》中的“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陳情表》中的“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琵琶行》中的“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促織》中的“一人飛昇,仙及雞犬”等。對於典故,不但要讓學生了解其出處,還要理解其含義,使學生在日常的寫作中學會運用典故,提高文采,豐富內涵。
  3 要從誦讀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古人在學習方法上早就總結出一條有效的學習途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一種最生動、最鮮活的教學方式,在誦讀中可積累語言知識,可培養語感,可陶冶情操。我們經常聽到的聲音是坑坑窪窪、結結巴巴、破句連連、有氣無力,沒有美感的機械性的讀書。只要真正走進文字,與人物同呼吸,與經典相融合,我們才會讀出個體讀到的體悟,讀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達到忘我之境界。從根本上激發對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樂趣。古文經過教師的講解啟發後,學生理解感染了,就會認為讀或背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對課文過多的解讀是無法代替學生誦讀的。讓學生在一遍遍的誦讀中自然地理解,而不是一股腦兒地將知識塞給學生,這樣交給學生的是活的知識,是自己悟到的知識,“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讓學生在誦讀中加以品味,對古詩文的誦讀“意猶未盡”,產生好感,他們才會願意接觸,包括在課外。讀的最高境界是熟讀成誦,學生背誦一定數量的文言文,能使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學生的血脈中。
  面對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綜合要求,我們要通過學習先哲們的經典文章,來傾聽聖賢之教悔,沐浴母語之靈光。傳承深邃厚實的古代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古文閱讀習慣,通過教師的引導、督促,提高學生重視文章的解讀和文化內涵的體悟,進而達到提升語文素養的目的。因此,文言文的積累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乃至人生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