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答案參考

  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七年級語文練習冊。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第13課

  鞏固•積累•運用

  1.miǎn cān tián yì

  銜 潢 謐

  湛 塑 眺

  2.造句略

  ***1***形容運筆自然酣暢。淋漓,形容暢快,痛快。

  ***2***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曠,開朗,怡,愉快。

  ***3***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本課指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好的效果。 工,精巧。

  3.***1***林立 ***2***精湛 ***3***靜謐 ***4***觸怒 ***5***佔領 盤踞

  4.***1***列數字 ***2***作比較

  5.題目略

  ***1***承上啟下

  ***2***巨集偉壯觀 建築面積 宮殿佈局 宮頂形式 外壁雕像 2 修建時間

  ***3***富於藝術魅力 3 總分總

  ***4***時間先後 遊覽勝地 博物館 外事活動的場所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C 2.C

  3.這段軼事在文中有四個作用:

  ***1***為了說明凡爾賽宮建築風格與富蓋府第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富麗堂皇的特徵;

  ***2***揭露了當時統治者的奢侈腐敗及嫉妒心理;

  ***3***在結構上起著過渡作用,承上啟下;

  ***4***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二***

  1.相同點:都是先總說鏡廊是凡爾賽宮的一大名勝,然後分別介紹鏡廊的長、寬、高及它的作用,介紹與17 扇拱形窗門相對應的17面巨大的鏡子,最後寫人漫步其中的感受。 不同點:甲段文字還著重介紹了鏡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畫,乙段文字介紹了鏡廊的其他陳設並詳細介紹了17面鏡子。 之所以有這樣的不同,是因為作者的寫作目的不一樣,一個是為了突出凡爾賽宮內部陳設和裝潢富於藝術魅力,一個是為了突出凡爾賽宮內部裝修的富麗奇巧、靡費考究。

  2.略 3.略

  ***二***

  第14課

  鞏固•積累•運用

  1.略

  2.題目略

  ***1***別的 ***2***面對 ***3***城鄉

  ***4***命名 ***5***欄杆 *** 6***投帖

  3.題目略

  ***1***以:用 因為 憑

  ***2***之:的 的 代詞,指我們

  ***3***上:上面 上去

  3.題目略

  ***1***重重屋簷,飛簷像鳥翼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下頭可以拍擊雲氣和煙霧。

  ***2***這裡也是楚地吳地山川勝蹟中最美的地方。

  ***3***有一條山溝盤旋而下, 好像螺螄迴旋形貝殼,這裡因為陰暗深遠而奇特。

  ***4***閣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蓋叢生,鳥兒在這裡嘰嘰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

  5. 題目略

  ***1***唐 閻伯理 文苑英華 滕王閣 岳陽樓 對黃鶴樓的由衷讚美

  ***2***陶庵夢憶 張岱 宗子 陶庵 明末清初 琅?文集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3*** 觀其……之最也。

  ***4*** 後廳臨大池……以空奇。

  閱讀•感悟•實踐

  ***一***

  1.湖北武漢

  2.觀

  3.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

  4.事列 神仙"之傳 跡存 述異"之志 聳構巍峨 高標巃嵸

  5.坐窺井邑 俯拍雲煙 重簷翼館 四闥霞敞 坐窺井邑 俯拍雲煙 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二***

  1.本段主要寫了遊覽於園的所見所感。

  2.磊石——大池——一壑——水閣——假山

  3.奇

  4.再後一水閣,長如艇子,跨小河,四圍灌木蒙叢,禽鳥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頹然碧窈。

  5.說明於園構思精巧,值得觀賞。

  6.略

  ***三***

  1.***1***年齡 ***2***等到 ***3***趕快,急迫地

  2.C

  3. 題目略

  ***1***閻都督不相信他***能夠寫出《滕王閣序》***。

  ***2***等到閻都督拿出紙和筆在賓客面前逐一謙讓一番時。

  4.間接描寫 不信 大怒

  ***四***略

  ***三***

  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一、題目略

  1.題目略

  ***1***口頭描述景物時要力求讓景語和情語融會在一起,讓語言充滿美感和神韻。

  ***2***口頭描述要力求做到具體生動。

  ***3***口頭描述應對所描述的物件仔細觀察,描述時應展開想像的翅膀,將描述的物件說 “活”,使聽者如見其形,如臨其境。

  ***4***口語描述時,要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將景物獨特的形態、色彩說出來,達到形似神似的境地。

  2.略 3.略 4.略

  5.譚千秋老師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頭是昂揚的,目光是仁慈的,兩臂青筋暴綻、肌肉凸顯,痛苦藏在他的內心。 張開雙臂呵護的不止是四個學生,更是祖國的未來。 昂揚的頭表達的是面對死亡的不屈與不悔。 用譚千秋老師的臨終身姿作雕像,必將長久地淨化人們的心靈,鼓勵著民眾戰勝多種困苦、走向光輝的未來!

  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