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三單元測試卷

  你有沒有想過在考試之前提前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呢?這不是荒誕!讓我們來做套紙卷就知道了!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高一政治第三單元測試卷,希望對你有用。

  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2013年,被稱為“中國第一村”的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總營業額接近500億元。目前華西村村民實行基本生活資料按需分配,除每月正常的工資外,年底還按照個人成績進行按勞分配,同時按股進行分紅。據此回答1~2題。

  1.雖然華西村村民基本生活資料實行了按需分配,但是按勞分配仍是其主要分配形式。這主要是因為***  ***

  ①華西村不存在多種分配方式

  ②公有制是華西村所有制結構的主體

  ③華西村生產力沒有高度發達,勞動產品沒有極大豐富

  ④勞動還是華西村村民謀生的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符合實際,不選;②③④分別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生產力水平和勞動的特點等方面,正確指出了按勞分配是華西村主要分配形式的原因,故選D項。

  2.華西村村民除按勞分配取得的收入外,每年還可以按股進行分紅。按股分紅取得的收益***  ***

  ①屬於按資本要素的分配

  ②是對以往幾千年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③有利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現

  ④屬於按生產要素分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是對按勞分配的認識,不符合題意,不選;按股分紅是憑藉資本所有權取得的收益,屬於按生產要素中的資本要素分配,它有利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現,因此①③④符合題意,入選。

  3.某經濟學家在北京大學召開的中國經濟展望論壇圓桌會議上指出,中國經濟陷入“投資增長過快導致產能過剩”的怪圈,而收入分配不均是“經濟怪圈”的根源。這說明***  ***

  A.分配政策影響財政收入

  B.要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C.分配方式對生產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D.我國應實行按勞分配方式

  [答案] C

  [解析] 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配不均,特別是收入差距拉大影響了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制約了消費對生產的拉動作用,所以國家有時會增加投資以拉動經濟增長,但“投資增長過快導致產能過剩”,這說明分配方式對生產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故答案是C。

  4.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有效激發了中國人追求財富的熱情,也在客觀上推動了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然而,隨著社會財富的不斷積累,分配不均又成了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深刻影響著中國未來的進一步發展。下列說法中有利於解決這一問題的有***  ***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社會保障標準

  ③降低壟斷行業過高的工資水平

  ④增加居民消費信心,降低居民儲蓄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如何實現社會公平,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通過收入分配改革,形成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有利於實現社會公平。①②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措施,當選;③旨在縮小收入差距,當選,答案為A。④與題目指向不符。

  5.如今,財產性收入已成為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2014年上半年王先生一家的收入,其中屬於財產性收入的是***  ***

  ①購買基金獲利8000元

  ②單位發獎金3 000元

  ③大兒子在外資企業工作收入10萬元

  ④大女兒領取失業保險金4000元

  ⑤出租房屋獲得租金2萬元

  ⑥二兒子許可他人使用其註冊商標獲利2萬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 財產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不動產***如房屋、車輛、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等;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本題中購買基金獲利、出租房屋獲得的租金、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註冊商標獲利均屬於財產性收入。

  6.下列屬於合法的非勞動收入的有***  ***

  ①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職工所獲得的工資、獎金

  ②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企業主憑藉勞動獲得的收入

  ③銀行存款和購買債券獲得的利息

  ④各種正當的資產租賃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都是勞動者憑藉勞動而獲得的收入,屬於按勞動要素分配;③屬於按資本要素分配,是非勞動收入;④是按土地要素分配,屬非勞動收入。正確答案為D項。

  201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努力縮小收入差距。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斷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感受到得實惠。”***資料來源:《人民日報》2014-03-15***據此回答7~8題。

  7.下列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認識不正確的是***  ***

  A.收入分配差距過大,違背了公平原則,不利於社會穩定

  B.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違背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C.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D.適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於提高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答案] B

  [解析] 沒有收入分配差距只能導致平均主義,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故B說法錯誤。

  8.針對上述材料提出的目標,國家應該***  ***

  ①加強企業對收入分配的調節

  ②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③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④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社會主義是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的,所以②③是正確的。加強企業對收入分配的調節的說法是不對的,應該是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①錯誤;同步富裕是無法實現的,會導致平均主義,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故選D。

  9.提高效率,促進公平,是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討論的永恆話題。關於效率與公平,下列說法中合理的是***  ***

  A.工資薪金實行個稅的超額累進稅率,符合效率原則

  B.根據收入多少確定個稅的不同稅率,符合公平原則

  C.基於公平原則,個稅徵繳應做到平均納稅

  D.基於效率原則,個稅徵繳應縮小納稅差異

  [答案] B

  [解析] 工資薪金實行個稅的超額累進稅率,符合公平原則,故B正確,A錯誤。C、D表述不正確。

  10.下邊漫畫啟示我們在分配體制改革中,應做到***  ***

  A.理順分配關係,規範分配秩序

  B.積累大於消費,努力擴大生產

  C.縮小收入差距,更加註重效率

  D.堅持效率優先,不斷拉開差距

  [答案] A

  [解析] 漫畫所反映的某些壟斷行業與其他行業分配不公的現象,為此要理順分配關係,規範分配秩序。B、D兩項觀點與題幹不符合,C項觀點不準確。故選擇A項。

  11.“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並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註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這一觀點啟示我們,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必須要處理好***  ***

  A.市場機制與巨集觀調控的關係

  B.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

  C.發展經濟與公平分配的關係

  D.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強調了社會公平的重要性,故C項符合題意;A、B、D不是材料反映的。

  12.下圖所示為庫茲涅茲曲線,表明當一國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時,往往是利益矛盾不斷加劇,收入分化加速的時期。我國當前人均GDP達到5 000美元。針對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勞動者工資偏低現象,國家提出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為此,可以採取的措施是***  ***

  ①大力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

  ②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

  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就業能力

  ④建立和完善城鄉一體的勞動力流動市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勞動報酬是指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收入。①②是通過技術、資本所獲得的收入,不屬於勞動報酬。

  分配率是指勞動者的工資總額佔GDP的比例,是衡量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與否的重要指標。分配率越高,表示勞動者的工資性收入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所佔份額越大;分配率越低,表示勞動者的工資性收入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所佔份額越小。回答13~14題。

  13.市場經濟成熟國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間,而我國則在15%~20%之間,這反映出的問題是***  ***

  A.我國分配製度還不完善

  B.我國初次分配中勞動力成本偏低

  C.我國市場經濟還不完善

  D.我國收入分配較好地實現了公平

  [答案] A

  [解析] 我國分配率低,表示的就是B項的意思,因此B不是反映出的問題,A符合題意。C、D材料體現不出來。

  14.要實現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我們應***  ***

  ①在經濟發展基礎上適當增加稅收

  ②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④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不是實現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的措施。

  我國根據教育發展實際,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據此回答15~16題。

  15.《綱要》提出:各地根據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和發展情況,逐步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和城鎮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予以資助。資助的資金屬於***  ***

  A.科教文衛事業支出   B.財政收入

  C.經濟建設支出    D.社會保障支出

  [答案] A

  [解析] 這些資金是用於學前教育,應選A。

  16.《綱要》提出:要落實教師績效工資,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落實教師績效工資的經濟意義是***  ***

  ①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②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

  ③維護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④維護廣大教師休息休假的權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④與材料無關。

  17.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結構。政府補貼分為兩部分:一是政府財政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二是地方財政對農民繳費給予補貼。這說明國家***  ***

  A.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B.支援基礎設施行業建設,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C.實施緊縮型財政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執行

  D.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答案] A

  [解析] B、C、D與材料無關。

  18.下列措施,符合我國著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求的是***  ***

  ①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

  ②增發國債500億元,擴大財政赤字

  ③提高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④提高城鎮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②與民生和社會公平無關。

  19.擴張性財政政策會擴大財政支出,而緊縮性財政政策則會減少財政支出。這兩種情形下財政赤字可能會擴大或縮小。這兩種政策的共同目標都是***  ***

  A.解決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矛盾,控制經濟增長過快

  B.解決社會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矛盾,抑制過快消費

  C.實現經濟的平穩執行,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D.增加財政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答案] C

  [解析] 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需要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A項是減少財政支出的目標;B項前後矛盾,總供給大於總需求時需要刺激消費;增加財政收入不是兩種財政政策的共同目標,經濟健康發展才是其共同目標,故排除D項,選C項。

  20.2014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以下措施中既有利於加快經濟結構轉變又屬於積極財政政策的是 ***  ***

  ①適當降低部分能源資源和關鍵零部件、原材料產品的進口關稅。

  ②2014年中央財政預算用於節能環保支出合計290.67億元,增長22.2%。

  ③我國將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

  ④2014年我國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③屬於貨幣政策;④與要求不符。

  21.下圖中M、N曲線分別代表兩類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在一般情況下,可以推斷出的正確結論是 ***  ***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業應擴大該商品的生產

  B.N商品是高檔耐用品,企業應減少該商品的生產

  C.當MN商品同時提價時,政府應對M商品徵收增值稅

  D.當N商品價格過高時,政府應對低收入者發放生活補貼

  [答案] D

  [解析] 由圖可知,價格變動對MN需求量的影響不同,對M商品的影響大,對N商品的影響小,由此可見,M是高檔耐用品,N是生活必需品,所以A、B不選。C說法不準確,只要有增值額,二者都應交增值稅。由於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價格過高時,政府應對低收入者發放生活補貼,以減少物價上漲對他們的生活造成的不利影響,D正確。

  22.拉弗曲線是用來描述稅率與稅收之間經濟關係的圖形,因由美國經濟學家阿瑟•拉弗提出而得名。拉弗曲線反映了***  ***

  ①在一定範圍內,提高稅率有利於增加國家的稅收

  ②稅率超過了一定範圍,將最終導致稅收下降

  ③財政收入總量與稅收收入成正比,與稅率成反比

  ④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曲線圖表明,在一定範圍內,稅率越高,國家的稅收收入就越多,但稅率超過一定的限度時,反而導致稅收收入減少。這就是說,只有在稅率達到一個最優值時,國家的稅收收入才是最高的。因此,①②符合圖意,③說法錯誤,④與題意無關。

  讀漫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據此回答23~24題。

  23.造成漫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中所反映的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  ***

  A.我國稅收的性質需要改變

  B.我國財政和稅收制度的不完善

  C.公民依法納稅的意識不高

  D.政府部門存在著大量腐敗現象

  [答案] B

  [解析] 出現材料中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國財政和稅收制度的不完善,與我國稅收的性質無關,故答案選

  B舍A。C、D兩項均不是主要原因,應排除。

  24.漫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

  ②公民要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徵管和使用

  ③我國稅收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④稅款的繳納是公民行為,稅收的使用是政府行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漫畫的主要寓意是反問取之於民與用之於民是否相符合,①②項符合題意,應入選。③本身錯誤,我國稅收的性質沒有改變。④說法錯誤。

  25.下圖所示為新能源基本型乘用車的供給曲線圖,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政府採取下列哪些措施會導致曲線從S向S1移動***  ***

  ①對生產企業實施增值稅優惠

  ②央行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

  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

  ④對購車者實行財政補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曲線從S向S1移動說明了汽車供給量的增加和汽車價格的降低,對生產企業實施增值稅優惠和對購車者實行財政補貼有利於出現這種變化,央行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利率會導致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故②說法錯誤,③與題意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