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學習需要應用的方法分析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不少考生都覺得難以學好地理,學習地理需要應用到一些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於高中地理學習需要應用的方法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學習需要應用的方法

  一、關於地圖的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資料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

  ①先讀圖的主題

  ②看清圖例

  ③注意細節

  ④聯絡實際

  3、學會變圖

  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

  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

  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

  ②用圖記憶

  複習中國地理:可看10方面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佈圖、中國工業分佈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

  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

  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範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二、對於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圖示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視覺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絡,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複習中要跳出教材的侷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範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佈***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三、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

  學習地理與學習其它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複習,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預習、複習兩個環節。

  根據記憶規律,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內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處,便於上課分配注意力,因為上課時間每一分鐘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習地理決不能等全部學完後再回頭複習,這樣你是決不會理解課本知識的,你會發現學地理很難。可是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點知識就在你腦子裡更明確一些,日積月累就會培養成為你的地理思維,那麼學習地理就會易如反掌了。高考雖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礎,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等,因此,複習中應多看書。實踐證明,自覺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四、收集資訊理論聯絡實際

  現代社會是個資訊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資訊,如電視新聞、報刊雜誌、媒體網路、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資訊,這些資訊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資訊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網際網路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資訊。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資訊、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資訊就是資源,資訊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高中地理學習的常見誤區

  自然災害至少包括了以下兩個根本屬性:一是事件成因必須是以自然因素為主***可以有部分人為因素***;二是要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存條件產生危害,如果不產生這種危害,則不能稱之為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並非一無是處,颱風可以帶來大量降水,緩解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也可緩解此時此地的高溫天氣;寒潮有助於地球表面熱量交換,可以帶來降水,緩解旱情,有利於農作物越冬,可凍死田地裡的害蟲;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岩漿岩中存在礦產資源。???

  颱風中心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雲和乾暖。颱風內的風是逆時針***北半球***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的風的向心力互相抵消,因此形成颱風中心無風的現象。也正因為如此,天氣預報中說“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而不說“颱風中心最大風力”。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兩個描述地震的、含義不同卻又相關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所釋放能量的大小,而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的影響和破壞程度,一次地震震級只有一個,而烈度在各處不同。影響烈度的主要因素有①震級:烈度與震級呈正相關;②震中距:若其他條件一致,則烈度與震中距呈負相關;③震源深淺:烈度與震源深淺呈負相關;④地質構造: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⑤其他:如地面建築構造、人口密度等。??????

  自然災害的絕對損失與相對損失是不一樣的。一個地區經濟發達,雖然災害的絕對損失嚴重,但由於經濟總量高,抗災減災的基礎雄厚,所以災害對該地區造成的相對損失較小。

  高中地理影象的學習的程式介紹

  一、辨圖 辨則明

  總結歸納中學地理的影象型別,化繁為簡,分門別類,給學生一組清晰明瞭的第一印象。

  中學地理影象根據表現內容可包括六類。

  1.地圖 地圖是地理影象最常見的型別,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展示區域地理事物空間位置如國家、省市等各級行政區的政區地圖;二是展示區域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工農業等人文要素或氣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空間分佈的專題地圖。

  2.地理示意圖 可以概括成兩類:一是地理關聯圖,是用簡明形象的圖形演繹、地理原理、地理過程或規律,如地球公轉示意圖、氣候因子關聯圖、高低壓的形成與天氣示意圖、工業的投入和產出示意圖等;二是地理模式圖,是由一般地理規律、原理推演出的地理要素分佈模式圖,如氣候型別分佈模式圖、世界洋流分佈模式圖、氣壓帶風帶模式圖等。

  3.等值線圖 此類影象在地理試題中所佔比例很大,一般以一定區域為底圖,再疊加一組代表特定地理數值的曲線,來體現所要表示的地理要素在區域的時空分佈、數值變化及內部差異;比如,等高線圖、等日照線圖、等溫線圖、等壓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鹽度線圖等。

  4.地理統計圖表 地理統計圖表是把具有一定數量的地理要素影象化,再進行時間或空間上的組合佈局進行構圖或製表,是地理資訊的定量表述;如座標圖***座標曲線圖、三角座標圖等***、扇形圖、柱狀圖、餅狀圖、統計表格等。

  5.地理景觀圖 主要包括自然或人文景觀的素描圖或照片,目的是直觀形象反映區域地理事物;如熱帶雨林景觀、高原地貌景觀、旅遊景觀照片等。

  6.其他 高中教材的地理影象除上述的五大類外,還有一些較為易懂且量少的影象,如地理漫畫、三維立體圖等。

  二、繪圖 繪則熟

  繪圖的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對各類地理影象的敏感度。讓學生動手模繪教材或試題出現的各類影象,繪圖過程中學生需仔細觀察各類影象的構圖細節,提取各項構圖資訊,而後才能完成繪圖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動手能力,為析圖打基礎。

  學生根據已知影象,並閱讀相關影象的文字材料來模繪簡圖,一般不要求嚴格的比例系統,大致以整圖畫得逼真且比例協調、地理事物經緯位置及相對位置畫得準,地理資料表示科學就可。學生應該重點模繪的幾類影象包括地圖、地理示意圖、等值線圖、地理統計圖等,模繪的關鍵點如下:

  1.地圖 一般政區圖和專題地圖,模繪關鍵在於區域輪廓和區域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是否準確。繪圖時先要進行區域經緯框架的構建,再繪區域政區的輪廓,最後按大致經緯位置佈局區域地理事物。此類影象是模繪的重點,應該多畫,初學時要堅持一天一圖。

  2.地理示意圖 模繪地理關聯圖或模式圖前,需認真研讀相關圖文材料,對示意圖所要描述的地理原理或根據何原理作的影象要清楚。應理清各構圖部分所要表示的內涵,如組圖的各式箭頭、圖案、圖框及內部文字材料、圖層著色及色彩濃厚度差別等,可結合附圖的文字說明或圖例來區別,必要時也可在圖下區域附上文字說明,要知道畫了什麼,要說明什麼原理或規律。

  3.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圖源更多的從地理習題中選取,繪圖前也應細讀題目,注意等值線的地理意義、數值、單位等,而後繪圖。一般先繪底圖,再佈線,要重點注意各等值線的數值大小、走向、彎曲方向、彎曲位置、極值位置、疏密狀況等,準確佈線。等值線圖型別雖然多樣,但規律性很強,所以並不要求多畫,大致每一類圖選繪較典型的一兩幅便可,關鍵在於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4.統計圖 此類影象的重點模繪是以座標系為構圖載體的各類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點狀圖等。繪圖前應理清各座標所表示的地理要素、附值範圍、數值單位、數段差值等,再依據原圖進行繪圖,注意資料的準確性。

  三、析圖

  對影象的分析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析圖的目的在於讓圖“活”起來,提取影象所要表達的地理資訊。各類影象都有其“破解”要領:

  1.地圖 對一般地圖的分析,可概括四個步驟:***1***“有什麼”,地圖主要展示哪些地理事物;***2***“在哪裡”,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相對位置資訊;***3***“為什麼”,地理事物分佈及差異分佈是何原因;***4***“有何關聯”,各類地理事物的形成與分佈有何內在的因果關聯。***5***“怎樣演變”,區域地理環境或地理事物的演變趨勢如何。

  2.地理示意圖 地理關聯示意圖的分析其實是一個邏輯推理過程,關聯圖的各構圖部分都有對應的因果關係,析圖的關鍵在地理原理、過程或規律的文字表述與關聯圖之間的互譯,透析各組圖部分的成圖原理及因果推理,讓整圖“動”起來。如果說地理關聯圖的分析有助於對地理原理、規律及過程的理解,那麼對於地理模式圖的分析則是對地理原理、規律及過程的巧妙運用和理論實踐。模式圖的成圖前提都基於一定的假設條件,在假設的理想條件下對地理原理、規律的應用,是一種高度概括的地理應用通式圖。因而,析圖的關鍵在於對其所運用的原理或規律掌握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成圖的假設前提,再把模式圖放置於各種現實地理環境下加以修正或拓展,方能達到模式圖的真正價值。

  3.等值線地圖 等值線地圖的分析需注意區域底圖和等值線的結合。區域底圖分析主要提取區域空間位置資訊、區域自然及人文特點等,用於綜合分析等值線分佈原因和區域差異。分析等值線本身,主要還是關注等值線的數值特點***如數值大小、數值遞變規律、極值位置***和線的特點***如走向、凹凸方向、彎曲情況、疏密差異、區域性閉合***。學會運用等值線的一般規律協助分析:***1***佈線原則——同一幅圖上,相鄰兩等值線之間的數值差為0或相差一個等值距;等值距全圖一致;***2***數值大小判斷原則——“同線等值”;彎曲區域數值判讀:“凸向高值為底值,凸向底值為高值”;區域性閉合區域數值判斷:“大於大的、小於小的”;***3***熟練掌握各種等值線模式圖,如山脊、山谷、山頂、鞍部、陡崖、峽谷、平原、盆地、山地、河谷、高原、高壓脊、低壓槽等的圖形。

  4.地理統計圖 統計圖分析,主要是側重數字資訊的提取和比較,特別是有關座標系影象的分析更需作為重點訓練物件。一般座標系統計影象的分析有以下步驟:***1***明確各座標軸的地理意義、數值範圍和單位;***2***明確座標軸上的數值變化趨向:趨向時間變化或趨向空間變化;***3***提取資料極值;***4***分析數值、數值變化、數值差異所反映的地理意義。

  5.地理景觀影象 通過觀察景觀影象提取其著重展示的自然或人文景觀及資訊,特別注意提取時間資訊和位置資訊等關鍵要素,依據地理要素歸類,並分析其相互關聯性。

  四、比圖

  比較地理影象這一要求,主要是在同類影象之間和同幅影象內部中進行的,其過程是進行地理影象的影象形態比對和影象內涵***表示的地理事象***比對,提取相似性和差異性,以期達到對地理影象及其所表示的地理意義有更全面、深入、透徹的理解。

  其實,在進行辨圖時已經初步對各類影象進行簡單的對比,這裡所要強調的比圖,主要是針對地圖、等值線圖、地理景觀圖。

  1.地圖的比較的幾個內容:***1***地理位置***經緯、海陸、經濟地理位置等***的比較;***2***政區輪廓或形態比較;***3***地理事物或現象空間分佈比較;***4***地理事物或現象空間分佈的地理原因比較;***5***地理環境的演變趨勢及其成因比較。

  2.等值線圖的比較:首先做等值線底圖比較,進行一般地理資訊的收集對比,如位置、輪廓、地形、氣候等;其次,進行等值線的比較,包括線的數值、走向、形狀、組線的疏密、區域性形狀***彎曲、閉合或相交等***;最後,比較等值線的佈局成因及影響。

  3.地理景觀圖的比較:地理景觀圖可以提供最直觀形象的地理資訊,但能反映的區域範圍、時間範圍有限。因而,如能收集更多的地理景觀圖,並且把它們按照內容歸類或按時間排序,而後進行比較學習,將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當然,景觀圖的比較,對觀察能力要求較高,對於景觀的細節要注重,如建築景觀的對比,注意建築外觀、朝向、屋頂形狀、建築材料、窗戶大小等;植被景觀更要涉及到季相差異等。

  五、組圖與說圖

  學習地理影象的終極目標是希望達到積極創新和應用自如的境界,為提高地理學習能力服務。

  所謂組圖,是屬創新階段,要求學生能通過手中的圖文資料,自主生成地理影象,此時的地理影象可實可虛,關鍵是腦中有圖,綜合成圖,圖文一體。其過程可概括如下:以區域底圖為載體,以地理示意圖所展示的地理原理、過程、規律為依據,以各類影象和文字材料為參考,成就所需要的地理綜合地圖。

  所謂說圖,是屬純熟應用階段,要求可以脫離課本,甚至脫離部分影象,儘量運用回憶、聯想、推理、演繹的方法描述地理影象的內涵與外延。說圖程式可以概括為據文說圖、據圖聯圖、據圖聯文、圖文互譯、信口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