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的學習方法

  高一化學是繼初三化學學習後的高一個層次的學習。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一、原理: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因素

  H2OH++OH-

  1.25℃,——→c***H+***H2O=c***OH-***H2O=1×10-7——→Kw=1×10-14

  2.25℃,加CH3COOH、H+——→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7

  3.25℃,加NH3·H2O、OH-——→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7

  4.25℃,加Al3+——→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7

  5.25℃,加CO32-——→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7

  6.升溫100℃——→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6>1×10-7——→Kw=1×10-12

  7.100℃,加CH3COOH、H+——→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6

  8.100℃,加NH3·H2O、OH-——→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6

  9.100℃,加Al3+——→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6

  10.100℃,加CO32-——→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6

  二.利用上述原理進行相關計算

  1.25℃時,pH=1的HCl溶液,c***H+***H2O為多少?

  [思維路徑]

  利用原理2:HCl為強酸——→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7

  ——→Kw=1×10-14=[c***H+***+c***H+***H2O]·c***OH-***H2O=[10-1+c***H+***H2O]·c***OH-***H2O,

  因為2中c***H+***H2O=c***OH-***H2O<1×10-7,所以c***H+***H2O忽略不計,Kw=[10—1]·c***OH-***H2O=10-14,從而得出c***OH-***H2O=10-13,即c***H+***H2O=10-13<1×10-7。

  2.25℃時,pH=13的NaOH溶液,c***H+***H2O為多少?

  [思維路徑]

  利用原理3:NaOH為強鹼——→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7

  ——→Kw=1×10-14=c***H+***H2O·[c***OH-***+c***OH-***H2O]=c***H+***H2O·[10-1+c***OH-***H2O],

  因為3中c***H+***H2O=c***OH-***H2O<1×10-7,所以c***OH—***H2O忽略不計,Kw=[c***H+***H2O·10-1]=10-14,從而得出c***H+***H2O=10—13<1×10-7。

  3.25℃時,c***H+***H2O=10—13時,該溶液的pH為多少?

  [思維路徑]

  c***H+***H2O=10-13——→<1×10-7——→平衡向左移動——→抑制水的電離——→加CH3COOH、H+、NH3·H2O、OH-

  若為酸,則pH=1;若為鹼,則pH=13。

  4.100℃時,pH=4的HCl溶液,c***H+***H2O為多少?

  [思維路徑]

  利用原理7:HCl為強酸——→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6

  ——→Kw=1×10—12=[c***H+***+c***H+***H2O]·c***OH—***H2O=[10—1+c***H+***H2O]·c***OH—***H2O,

  因為7中c***H+***H2O=c***OH—***H2O<1×10—6,所以c***H+***H2O忽略不計,Kw=[10-4]·c***OH-***H2O=10—12,從而得出c***OH-***H2O=10-8,即c***H+***H2O=10-8<1×10—6。

  5.100℃時,pH=11的NaOH溶液,c***H+***H2O為多少?

  [思維路徑]

  利用原理8:NaOH為強鹼——→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6

  ——→Kw=1×10-12=c***H+***H2O·[c***OH-***+c***OH-***H2O]=c***H+***H2O·[10—1+c***OH—***H2O],

  因為8中c***H+***H2O=c***OH-***H2O<1×10—6,所以c***OH—***H2O忽略不計,Kw=[c***H+***H2O·10-1]=10-12,從而得出c***H+***H2O=10-11<1×10-6。

  6.25℃時,pH=3的NH4Cl溶液,c***H+***H2O為多少?

  [思維路徑]

  利用原理4:NH4Cl為鹽——→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7

  ——→NH4++H2ONH3·H2O+H+——→溶液的H+是水電離產生的——→c***H+***H2O=1×10—3>1×10-7

  7.25℃時,pH=11的CH3COONa溶液,c***H+***H2O為多少?

  [思維路徑]

  利用原理4:CH3COONa為鹽——→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7

  ——→CH3COO-+H2OCH3COOH+OH-——→溶液的OH-是水電離產生的——→c***OH-***H2O=c***H+***H2O=1×10-3>1×10-7

  8.25℃時,c***H+***H2O=10—4時,該溶液的pH為多少?

  [思維路徑]

  c***H+***H2O=10-4——→>1×10-7——→平衡向右移動——→促進水的電離——→加強鹼弱酸鹽或強酸弱鹼鹽

  若為強鹼弱酸鹽,則pH=10;若為強酸弱鹼鹽,則pH=4。

  9.100℃時,c***H+***H2O=10—4時,該溶液的pH為多少?

  [思維路徑]

  c***H+***H2O=10—4——→>1×10—6——→平衡向右移動——→促進水的電離——→加強鹼弱酸鹽或強酸弱鹼鹽

  若為強鹼弱酸鹽,則pH=8;若為強酸弱鹼鹽,則pH=4。

  10.25℃時,pH=3的溶液,其溶質可能是什麼?水電離出氫離子的濃度為多少?

  [思維路徑]

  pH=3的溶液,

  其溶質可能是酸溶液,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左移動——→c***H+***H2O=c***OH-***H2O<1×10-7

  ——→Kw=1×10-14=[c***H+***+c***H+***H2O]·c***OH-***H2O=[10-3+c***H+***H2O]·c***OH—***H2O,

  因為2中c***H+***H2O=c***OH-***H2O<1×10-7,所以c***H+***H2O忽略不計,Kw=[10—3]·c***OH—***H2O=10-14,從而得出c***OH-***H2O=10-11,即c***H+***H2O=10-11<1×10-7。

  其溶質是強酸弱鹼鹽溶液,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c***H+***H2O=c***OH-***H2O>1×10-7

  ——→溶液的H+是水電離產生的——→c***H+***H2O=1×10-3>1×10-7。

  

  一、認真閱讀化學課本

  化學課本是依據教學大綱系統地闡述教材內容的教學用書,抓住課本,也就抓住了基礎知識,應該對課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結論和規律著重去看、去記憶。同時還應注意學習化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因為它能提高學習的思維能力。看化學書的程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全面看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要做到能提綱挈領地敘述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和本質的問題。

  2.抓關鍵在全面看的基礎上,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用語重點看,認真反覆琢磨。

  3.理思路看書時要積極思考,重點知識要掌握,難點知識要逐步突破。總之,看書的程式可概括為:“整體-部分-整體”,即整體感知,部分探索,整體理解。

  二、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一***實驗——學習化學的手段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二***觀察實驗要與思考相結合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是按照“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分別進行觀察。觀察的同時還要積極地思維。例如:在觀察銅、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通過思考,把感性知識昇華,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而銅沒有氫活潑,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三***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一、二、三”1.實驗室取用固體粉末時,應“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藥品的藥匙小心地送人試管底部,然後將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到試管底部。2.實驗室取用塊狀固體或金屬顆粒時,應“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3.在液體的過濾操作中,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即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應低於漏斗口,漏斗裡的液麵要低於濾紙的邊緣,燒杯要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地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三、化學用語的學習

  ***一***化學用語棗學習化學的工具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學的工具,也是一種國際性的科技語言。不懂化學用語,學習化學就不能入門。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寫好記好化學式的方法1.掌握單質化學式的寫法2.掌握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三***掌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的方法1.抓住反應規律2.聯絡實驗現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

  三

  一、問題的提出

  高一化學是繼初三化學學習後的高一個層次的學習。高一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階段學生學的好壞,直接影響他們是否能繼續深造。剛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由於受到初中教師的教法,自身的學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響,往往不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如果在學習策略上不能較快適應,容易造成學習成績的較大分化,甚至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作為化學教師有必要認真分析其影響因素,採取相應的對策,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學習困難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礎知識,理論性不強,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廣度明顯加強,由描述性知識向推理知識發展的特點日趨明顯,知識的橫向聯絡和綜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問題常常涉及到本質,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現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飛躍。有的內容如:“物質的量”、“元素週期律”、“氧化還原反應”等等知識理論性強,抽象程度高,這些內容歷來被認為是造成學生分化、學習困難的重點知識。

  2.教師的原因

  由於初中化學學習時間短,造成教師側重向學生灌輸知識,抓進度,而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造成在學習策略上多為機械式被動學習;常識性介紹及選學部分沒有講述,造成知識缺陷;高中教師對初中教材的知識點、教學要求、特點了解不多,往往未處理好初三與高一教與學銜接,就開快車,抓進度。有的把教材過度深化延伸,對化學知識講得面面俱到,課堂欠活躍,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學生的原因

  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竟爭意識不強,思想鬆懈,學習缺乏緊迫感;堅持已有的學法,相信自己的老習慣,過多地依賴老師,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較差;不遵循學習活動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忽視學習過程的基本環節。如:預習、聽課、複習、獨立作業、總結評估等。聽課時,把握不住知識的重難點,理解不透。有的知識印象不深,造成知識缺陷日積月累;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學生抵禦不住社會精神環境的種種誘惑,人云亦云,東施效顰,模仿社會不良習氣。

  三、對策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互動過程。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教師採取什麼樣的教學形式,採取什麼教育、引導學生的方法,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循序漸進,注意初、高中知識的相互銜接

  搞好初、高中知識的相互銜接。老師要在學生學習高中教材前,給學生介紹本門學科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同時介紹高中化學學習方法及注重事項,使學生轉變學習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準備。還要注意瞭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可先搞一次摸底測驗,針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來著重考察,如:元素化合物知識,金屬活動順序,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等知識及其應用。

  這方面還可以參考高一培訓材料中的內容。

  2.轉變觀念、鑽研大綱和教材、更新教法

  新教材在教學內容的編排、教學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創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細小的地方,如電子的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的表示等都與舊教材不同,此外,新教材還設有“資料”、“閱讀”、“討論”、“家庭小實驗”、“研究性課題”等欄目。這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參與。不僅要求掌握知識,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所有這些都要求每一個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新大綱和新教材、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

  3.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

  “教是為了不教”,教師教學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使學生能夠獨立學習,獨立鑽研,獨立承擔一定的社會工作。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一直讓老師拖著走,不但教師感到心力疲憊,而且培養出來的人也不會有真才實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科學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驗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等。要培養這些方面的能力,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消化。教學活動中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保證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4.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學法的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是一項重要的常規性工作。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的各個環節,研究學生掌握基本學習方法的訓練途徑,比如: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實驗、做作業和複習小結等,針對每個環節的特點,加以具本指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方面的訓練,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約束性,要在“嚴”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實,使學生終身受益。此外,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教育和學法指導。比如,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實驗、基本計算等各類知識的學法指導,尤其應注意化學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學知識與技能的遷移策略,化學問題解決的資訊加工策略等。

  5.教學手段要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

  現代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結果,反過來,還要利用現代最新技術去組織教學,促進教學的現代化。計算機輔導教學,多媒體教學是當今現代化不可缺少的硬體,要充分的利用它們促進教學改革。我們可根據化學課堂教特點,緊密結合現代資訊科技,在備課上下功夫,既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克服高一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的策略是:教師要不斷深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運用並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技能,加強師德修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鑽研大綱和教材,瞭解學生,在教學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銜接,更要在教學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連貫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水平,奠定堅實的化學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