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半學期教學總結

  每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都是繁重的,總結有助於梳理工作內容。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8*** 、***12***、 ***13*** 、***14***班四個班級的化學教學工作,其中四個班均為普通班,周課時為8課時。現就一學期以來的主要工作做以下的總結:

  開學初,根據這一屆學生的特點,與其他兩個老師一起制定了這一學期的教學計劃,並且在每一個單元的開課前,都一起參與探討課時安排、教學重點和難點,結束之後安排人員出試卷,進行統一測試和講評,然後再一起討論學生掌握的情況,總之,科組成員之間經常一起交流和達到了資源共享。

  由於我所任教的是普通班,學生的基礎比較差,各班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各不相同,為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學時要求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進度。所以平時認真備課,以便在實際教學中靈活應變。備課過程中把握課程目標,使知識與技能與學生生產生活實際及應用相結合;使學生的體驗、感悟與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積累相結合;使化學在人類進步中的作用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志向相結合;逐步轉變以知識教學為主的備課模式,實現教學觀念上的轉變。

  不管是難度和廣度的調節,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老師的教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法,課堂教學是完成教學中心任務的主戰場,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課堂效率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備課的過程中堅持啟發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再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兩個班中學生的基礎、反應能力等,對教學順序、容量的大小、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做相應的調整。

  同時,在教學中注重雙基教學和實驗教學,對於課本要求的演示實驗在實驗室要求允許的前提下,都進行實驗,同時對於大部分實驗,都讓學生動手來做,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驗的能力,提高他們觀察實驗現象和準確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同時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另外,在教學中,多結合學生周圍的生活生產中與化學有關的相關事例,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使命感。

  我重視每一次的課後輔導、作業批改、單元測試等工作,它們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我在課堂上,實行講練結合的原則,同時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不同的題目,在作業批改時經常加註提示、評語或面批等方法,對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作業其實是最好的,即時的檢測,可以遲早發現各層問題,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每一個單元結束後,還堅持講解學生的練習手冊,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同時還堅持每單元一測試,準確把握學生的掌握情況。

  另外,我還在高一***8***班建立了化學學習小組,每個星期進行一定的活動,比如探討某些生活、生產中的化學問題,一起做一些相關章節較難的題目、做一些簡單的、與課本上相關的探究實驗等等,他們的學習興趣慢慢高漲,學生成績也在逐步提高。 同時,他們也能帶動全班同學一起來學習化學,所以整個班的學習化學氛圍較濃厚,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明顯。

  以上是我在本學期中的幾點做法,以後我還要在工作中從教與學兩方面不斷進行總結和修正,逐漸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13至18班共6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 ,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個小結.

  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是化學知識系統和化學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聯絡,相互作用及其統一.它的中心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慧, 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怎樣才能在教與學的統一中完成這個中心任務呢 通過對學生的研究,發現學生差別很大,主要表現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針對這種情況我採取以下分層教學對策:

  一, 彈性調節難度

  教學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胃口,對不同層次學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過高,過難,學生接受不了,會產生厭學情緒,成績更差;若要求過低,學生會感覺太簡單,無味,不投入精力學習,成績平平,甚至後退.所以我對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要求不同,進行彈性調節,使每個同學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二,加強方法指導

  對原有知識基礎較好,學習方法得當,學習信心強的學生,重點是指導學生把知識向縱,橫兩個方向發展,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學有餘味;對原有知識基礎一般,學習方法欠佳,學習信心時弱時強的學生,重點是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堅持由學生自己閱讀,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三,課堂,課後有分別

  不管是難度和廣度的調節,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教師的教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法,課堂教學是完成教學中心任務的主戰場,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課堂效率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備課時堅持啟發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化學學科的待點,多做實驗,聯絡生活,從各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候適當利用課件加強教學直觀性.注重課堂的節奏,容量大小,充分發揮教師語言的特點,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課後對不同的學生採取培優補差的方式.

  四, 積極抓好日常的教學工作程式,使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按照學校的要求,我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蒐集工作,然後集體備課,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共享,全備課組共用.每週至少兩次的學生作業,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在班上評講,及時反饋;每章至少一次的學生實驗,要求全體學生認真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課後認真書寫實驗報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課外練習題,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識覆蓋面,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

  以上是我進行化學教學中的幾點做法,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總結,向老教師學習請教,爭取更大的進步.

  上面的高一化學教學工作總結,對於大家進行教學反思非常有幫助,希望大家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