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高一語文必修二練習及參考答案

  高一語文學習之餘大家要做一些試題,提高語文運用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粵教高一語文必修二練習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慰藉/書籍 跬步/桂花 舟楫/作揖 六藝經傳/千古傳唱

  B.召喚/昭雪 詫異/叱吒 靜謐/神祕 貽笑大方/百戰不殆

  C.句讀/讀書 炫耀/絢麗 剎那/剎車 百舸爭流/南柯一夢

  D.騏驥/羽翼 狹隘/諡號 狙擊/阻止 鍥而不捨/扶老挈幼

  2.下列句子朗讀節奏或句讀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 ***

  A.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B.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C.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D.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3.下列成語中“師”的意義與“不恥相師”中的“師”相同的一項是***3分*** *** ***

  A.事不師古 B.師心自用 C.良師益友 D.為人師表

  4.下列對卞之琳《斷章》賞析不當的一項是***3分*** ***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A.這首詩以“橋”“風景”“樓”“明月”“窗”“夢”等富有詩意又簡約日常的意象闡發了“相對”這一主題。

  B.這首詩以具體形象暗含了“深入而淺出”的觀點,卻不能體現古人所追求的“言近而旨遠”的境界。

  C.這首詩實現了時間和空間、區域性和全部、畫外和畫內、白天和黑夜的變換。

  D.這首詩通過戲劇化的畫面和場景,以及看與被看、裝飾與被裝飾的重重隱喻暗示出深刻的哲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太陽剛剛落山,西邊的天上飛起了一大片紅色的霞朵。山尖上染著一抹淡淡的桔黃色的光芒,兩邊大山濃重的陰影已經籠罩了山道。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富麗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顯得格外寧靜而莊嚴。

  ①大馬河兩岸所有的高稈作物現在都在出穗吐纓

  ②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清淡芬芳的香味

  ③各種豆類作物都在開花

  ④羊群正在下溝

  ⑤綠草叢中滾動著點點白色

  ⑥遠處的山坡上

  A.⑥④①③②⑤ B.⑥⑤①③②④

  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③④⑥②⑤

  二、文言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

  於謹字思敬,沈深有識量,略窺經史,尤好《孫子》兵書。太宰元穆見之,嘆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廣陽王元深北伐,引謹為長流參軍,特相禮接。時魏末亂,群盜蜂起,謹欲不勞兵甲,以致清蕩。乃單騎入賊,示以恩信,於是西部鐵勒酋長乜列河等領三萬餘戶並款附,相率南遷。廣陽與謹至折敷嶺迎接之。謹曰:“拔陵兵眾不少,聞乜列河等款附,必來要擊。彼若先據險,則難與爭鋒。今以乜列河等餌之,設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廣陽從其計。拔陵果來要擊,謹伏兵發,賊大敗。

  孝昌元年,又隨廣陽王徵鮮于修禮。會章武王為修禮所害,遂軍中山。侍中元晏宣言於靈太后曰:“廣陽盤桓不進,坐圖非望。又有於謹者,智略過人,為其謀主。風塵之隙,恐非陛下純臣。”靈太后詔於尚書省門外立榜,募獲謹者,許以重賞。謹聞之,請詣闕披露腹心,廣陽許之。謹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

  眾共詰之,謹曰:“我即是也。”有司以聞。靈後見之,大怒。謹備述廣陽忠款,兼陳停軍之狀。靈後意稍解,遂舍之。

  謹後自以久當權勢,功名既立,願保優閒,乃上先所乘駿馬及所著鎧甲等。太祖識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豈得便爾獨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閔帝尚幼,中山公護雖受顧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圖執政。護深憂之,密訪於謹。謹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爭之。”明日,群公會議。謹曰:“中山公受顧託,軍國大事,理須歸之。”辭色抗厲,眾皆悚動。謹言於護曰:“公若統理軍國,謹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於謹,亦拜。眾議始定。

  保定二年,謹以年老,乞骸骨,詔不許。及晉公護東伐,猶請與同行,詢訪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親臨,加太師、雍州刺史,諡曰文。

  謹為人智謀勇毅,善於事上。名位雖重,愈存謙挹。朝廷凡有軍國之務,多與謹決。謹亦竭其智慧,故功臣中特見委信。

  選自《周書·於謹列傳》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引謹為長流參軍 引:推薦 B.請詣闕披露腹心 詣:拜訪

  C.密訪於謹 訪: 諮詢 D.乞骸骨,詔不許 乞骸骨:辭去官職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於謹性情深沉,有見識、有度量,讀過一些經典史籍,尤其好讀《孫子》兵書。太宰元穆讚歎他是輔佐帝王的人才。

  B.乜列河率眾歸附之際,於謹預見到拔陵會依仗兵多將廣前來襲擊,於是他與廣陽王共同制定了伏擊的計策。

  C.於謹聞知靈太后張榜懸賞捉拿他後,主動投案,併為廣陽王傾吐苦衷,平息了靈太后的怒氣,自己也免於處罰。

  D.中山公宇文護雖受顧命,但起初並沒有建立威信。於謹為報恩德,在群臣集會之時為宇文護爭得了統理軍國的大權。

  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章武王為修禮所害,遂軍中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時魏末亂,群盜蜂起,謹欲不勞兵甲,以致清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概括於謹的性格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詩詞鑑賞***11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菩薩蠻•宿水口

  南宋·洪瑹***tú***

  斷虹遠飲橫江水,萬山紫翠斜陽裡。繫馬短亭西,丹楓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鴻去。 又是月黃昏,寒燈人閉門。

  ***1***詞的上闋寫景很有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簡要分析詞中作者情緒的變化過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賞析這首詞結尾句的表達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書生意氣, __________________ 。 ***《沁園春•長沙》***

  ***2*** __________________ ,金就礪則利。 ***《勸學》***

  ***3*** 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十步。 ***《勸學》***

  ***4***道之所存, __________________ 。 ***《師說》***

  ***5*** __________________ ,官盛則近諛。 ***《師說》***

  ***6***誦明月之詩, __________________ 。 ***《赤壁賦》***

  ***7*** __________________ ,不絕如縷。 ***《赤壁賦》***

  ***8***駕一葉之扁舟, __________________ 。 ***《赤壁賦》***

  五、現代文閱讀***一******20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題。

  拾葉者言

  李國文

  銀杏樹,又名公孫樹,那意思是說它的生長期很慢,也很長,通常是爺爺種下的樹,要到孫子那一輩,才能結果。結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殼薄白而名,果肉色綠而糯,微苦,頗有不同一般的滋味。

  不過,長到這把年紀,看到過許多地方的許多銀杏樹,但樹上掛著果實的,至今,卻尚無眼福一睹,實在是很遺憾的。所以,便把對於樹的興趣,關注到銀杏樹葉了。拾這種樹的葉子,同人家集郵,集火花,集錢幣一樣,也是一件樂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樹木中,獨有銀杏樹葉算是獨樹一幟的,狀似扇,形似貝,薄似紙,輕似羽,輕盈飄逸,潔淨雅緻,形成一種很特別的風格。

  在北京的香山腳下,就在雙清別墅附近,有那麼幾株古老銀杏,近些年來,又在空曠地上,栽種了一些,都還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過,一到秋天,這些銀杏樹,也颯颯地飄落滿地黃葉,用另一種鮮豔,點綴著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調的。

  每年秋天,人們到香山去,無不志在紅葉。但我,卻總要拾幾片銀杏樹葉,夾在書裡,作書籤用。而且,我到別處去,若見到銀杏樹葉,也有收集的興趣,無非留在書冊裡,作一個小小的紀念。

  這片銀杏葉,從此在書中的某一頁與某篇相伴,也多了一絲斯文。

  有時候,翻開書,未讀文章,先讀葉片,因為很容易就翻到夾著葉片的那一頁,它馬上就突然出來。於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從來也不會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書頁中,那種不想讓你注意,也不想讓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樣子,其實,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實在內的。若是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平凡與普通,也就多了一點自知之明,便省得許多力不從心的煩惱。當然,也就有了尊嚴。

  葉是一回事,但無數的葉構成的樹,則是另一回事。

  我記得有一年,在山東泰安的岱廟裡,見到兩棵並肩立著的古銀杏樹,中間只隔著一條甬道,可謂形影不離數千年。兩棵數高約幾十米,數徑也得兩三人合抱,確是一副非凡模樣。看到這兩棵歷經滄海桑田,閱遍人間變化的參天古樹,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視之,讚歎之,無法不肅然起敬。有人說,泰山為五嶽之首,那麼泰山下的這兩棵銀杏樹,也許是最古老的了。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