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習態度的名言以及故事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以及思想家,他的教育方式,人生態度以及學習態度至今依然廣為流傳。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孔子學習態度的名言

  1. 溫故而知新:複習舊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好的學習方法***

  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取長補短的道理,謙虛的學習態度***

  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知識並常常地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嗎?

  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的。指做學問態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誠實。

  5.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6.   君子通曉事理,待人接物處事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外物奴役,患得患失,因此常有慼慼之心。

  7.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8.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去求助於別人。而不具備君子品行的人,遇事總是習慣於求助於別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決。

  9.   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10.   只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是思考而不學習,那就有危險。

  11.   敏於事而慎於言。

  12.   做事勤奮敏捷,說話謹慎。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多做實事,少說廢話,不亂說話。

  13.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4.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15.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16.   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別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別人。

  17.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8.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感覺到滿足,教導他人不知疲倦。

  孔子學習態度的智慧名言

  1.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2. 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 在上位的人,如果本身行為正當,用不著下命令,人民自然會照他的意旨去做;如果本身的行為不正當,雖然是三令五申,人民也不會服從的。”

  5.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6. 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孔子學習態度的故事

  有一回,孔子到齊國去,路上看見兩個小孩正在辯論問題。

  孔子,覺得挺有趣,就對跟在身後的學生子路說:“咱們過去聽聽孩子們在辯論什麼,好不好?”子路撇了撇嘴說:“兩個黃毛小子能說出什麼正經話來?

  “掌握知識可不分年齡大小。有時候,小孩子講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負的成年人要強得多呢?”子路一下子紅了臉,不敢說什麼。

  孔子走上前去和藹地說:“我叫孔丘,看見你們爭辯得這麼熱烈,也想參加進來,你們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來你就是那個孔夫子呀,聽說你很有學問。好吧,就請你來給我們評一評,看誰說得對!”兩個孩子說。

  孔子笑著說:“別急,一個一個地講。”

  一個孩子說:“我們在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我說早上近,他說中午近。你說說是誰對呢?”孔子認真地想了一會兒說:“這個問題我過去沒有考慮過,不敢隨便亂講,還是先請你們把各自的理由講一講吧。”

  一個孩子搶著說:“你看,早上的太陽又大又圓,可到了中午,太陽就變小了。誰都知道:近的東西大,遠的東西小。”

  另一個孩子接著說:“他說得不對,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一點也不熱,可中午的太陽卻像開水一樣燙人,這不就說明中午的太陽近嗎?”

  說完,兩個孩子一齊看著孔子,說:“你來評評誰對吧。”

  這下可把孔子難住了,他反覆想了半天,還是覺得兩個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實在分不清誰對誰錯。於是他老老實實地承認:“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以後我向更有學問的人請教一下,再來回答你們吧。”

  兩個孩子聽後哈哈大笑:“人家都說孔夫子是個聖人,原來你也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呀!”說完就轉身跑走了。

  子路很不服氣地說:“您真應該隨便講點什麼,就能把他們鎮住。”

  孔子說:“不,如果不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不懂,怎麼能聽到這番有趣的道理。在學習上,我們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只有抱著這種誠實的態度,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