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學生學習習慣怎麼培養

  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二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二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培養寫作業習慣從練字入手

  第一,一定要提前準備,從簡單的入手。孩子不喜歡寫作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覺得寫字累,而事實上也是如此。要想培養孩子好的做作業習慣,就要先從可以輕鬆寫字這點入手。一般來講,上到大班就可以讓孩子寫字了,從最簡單的開始,第一個星期,一個字寫3遍,寫完父母都要表揚一下。第二個星期往上遞加,一個字寫5遍,同樣地,寫完父母也要表揚以保持其積極性。所有的任務量以孩子能輕鬆完成為標準。以此類推,慢慢地,孩子就不會覺得寫字會很累。

  第二,孩子剛開始寫作業、也就是一年級時,最好父母要陪伴一段時間。因為孩子學習的永續性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總是有限的,爸爸媽媽在旁邊無疑是一種支援。陪伴的另一作用是監督孩子,讓他不要一會去喝水、一會又去尿尿,一定要坐好。同時,家裡也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不要大聲吵嚷或聽廣播、看電視,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要定時寫作業。家長要定一個寫作業的時間,到了時間孩子就要寫作業,沒寫完,不能去做別的事情。放學回家,孩子可先做完作業,再吃飯,作業完成了,晚上時間由他自由支配。定時的好處是,孩子回家後不需要考慮是先玩還是先做作業,不需要思前想後,回家就做,效率高。

  第四,如果孩子態度不端正,賴皮亂做,這時不要硬逼他,而是要冷靜嚴肅地拿走作業本,讓他準備好再做。

  培養寫作業習慣從練字入手

  不要認為書寫只是形式,對學習沒有多大影響,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素質的評價。書寫能力是學力的指標,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還能促使其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得訓練寫字,家長可以準備一個日記本,當孩子放學以後向家長敘述:“媽媽或者爸爸,今天在學校┅┅”時,既使只是很簡單的幾句話,也要鼓勵他寫下來,慢慢地可以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你怎麼想?老師怎麼說?等等,讓孩子漸漸地將文章擴大,加長,一年級的孩子喜歡使用學過的文字書寫,看過之後,家長一定要誇誇孩子,鼓勵孩子,並慎重地儲存起來,這有利於培養孩子認真書寫,認真做事,認真做人的習慣。

  培養孩子及時改錯的習慣

  讓孩子準備一支紅色的筆,隨時改正自已練習本、試卷上面的錯誤,以鮮豔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後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別字舉例”“錯題彙編”等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

  培養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的習慣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要求孩子專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後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有的小孩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功課,這樣學習不夠專心,注意辦容易轉移。可以採用讓孩子用眼睛聽的習慣培養他們集中精力。如:在安靜之外,將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不管什麼話題都沒關係,每天進行一次,只要視線相連線,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聽,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就能培養出很會聽“話”的孩子。經過訓練,孩子回家扣很快集中精力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為家長首先趣表率作用,自己沒有讀書的習慣,強求孩子讀書很難以理服人。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閱讀習慣跟隨並影響人的一生。閱讀不僅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課外讀物。如童話、寓言、科普書籍等。孩子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習慣,可以培養聽力,理解力,成為“聽話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國也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如果孩子不喜歡看書怎麼辦?專家認為這需要家長們的耐心。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小學一年級還是幼兒園的延長教育,所以家長說給他聽、念給他聽是很有必要的,最好念孩子自己想看的故事書給他聽,不要強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選擇,不喜歡讀書的孩子,多半討厭看到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長可選擇適合幼兒的圖畫書,字型要大一點的,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節念給孩子聽,然後讓孩子自己去讀,並鼓勵孩子把讀後的感受說出來。無論孩子最後說的如何,都對他表揚和肯定長此以往,閱讀終將變成孩子的日常習慣。

  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家長幫助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不能包辦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使他能在你機智而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讓孩子嚐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戰。

  在我們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本上就有一篇這樣的教材,居里夫人就是這樣鼓勵自己的女兒伊琳娜。科學家朗志萬給孩子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麼?有的同學說:因為金魚身上有鱗。有的同學說: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而小伊琳娜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對,就回家問媽媽,也就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沒有直接告訴孩子結果,而是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有位教育家說過:“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隻手”。意思就是說父母對孩子不要包辦的太多,要放開一隻手,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也就是說,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全部包辦代替,也不能完全放開,放任自流。在許多問題上,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增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長久堅持下去,既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又能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

  二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技巧

  一、注意力方面:針對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教師應從課堂教學設計著手,多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將教學活動與遊戲、童話有機結合起來,時不時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師適時的表揚、鼓勵與肯定,調動起學生積極探索的慾望,渴望成功的想法。教師要放手給學生,不包辦代替,讓他們去體驗,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這樣,定能解決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

  二、聽講方面: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是那些最會傾聽的人,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還要從幾個方面來抓。

  1、讓學生“心靜”:剛上課的一兩分鐘內,學生的心還處於課間玩耍的興奮狀態,要讓學生在這一時間內調整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再上課,才能做到聚精會神。各科老師可以配合好訓練學生養成一下課先準備下節課要用的學習用品,然後再去活動的習慣,上課伊始,在學生異常興奮的狀態下,教師說和喊作用都不大,可以有節奏地拍兩下手,學生跟著齊拍三下,然後坐好。

  2、讓學生“耳聰”:要做到“耳聰”,必須聽得進,記得住。因此,每節課的重點內容可以讓學生複述老師的講話或學生的發言,還可以經常做一些聽算練習,培養學生的聽覺注意力。

  3、讓學生“會神”:要想回神,就得聽懂,學生光是聽,不動腦筋思考,等於沒聽,課堂上應注意引導學生聽完別人的發言後說說自己的見解與想法,別人的發言好在哪兒,錯在哪兒,或者哪兒需要補充。

  4、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前提下營造活潑、寬鬆的傾聽氛圍:新課程不提倡以往那種非常呆板的教學形式,學生只要能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教師不必苛求他的坐姿是否端正,課堂上可以採取一些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操作或合作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當然,在合作中教師要注意角色分配,給每位組員定個崗位,各司其責,人人有事做,合作之前教師還要講清楚合作要求,定能激發起學生的責任心和參與感,從而避免小組合作流於形式。這樣,學生的思維被激發,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會更樂於傾聽。

  三、看和寫的方面:學生在讀題和做題中看錯字、寫錯字的現象在低年級學生中比較普遍。有的學生並非不會,而是馬虎、不認真所致。怎樣才能養成細心認真的習慣呢?我感覺“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媽媽訓練她的方法非常有效,每次限時一分鐘內完成抄電話號碼的訓練,左手指,右手抄,抄完後對照,家長做記錄。每天十分鐘左右的訓練。

  針對我的學生,除了課堂作業讓學生做外,還可以讓家長配合完成這項訓練,讀題時要求學生用手指著字讀,看清讀懂題目的要求後再做題。書寫要經常提醒正確姿勢,要求書寫字型工整、認真,先動腦再動筆,儘量不依靠橡皮。不在書和作業、練習本上亂塗亂畫,保持書面整潔,可以不定時地在班上展覽書寫認真的作業。做題時要求左手指一道,右手寫一道,避免看錯行,做完要求獨立檢查。

  四、想的方面:要想讓學生想得合理,真正理解題的意思,並能完整地用語言表達出來,離不開多方面的綜合習慣的支援,因此,教師平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這幾方面的習慣:

  1、仔細觀察的習慣。通過課堂上仔細觀察情境圖,發展到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敢於提問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恥下問,隨時表揚那些敢於、善於提問題的同學。對於學生的問題,教師要耐心解答。課堂上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3、多角度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不要侷限或拘泥於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而是從多個角度去探討問題的答案,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求異思維。

  4、善於聯想、猜想和假設的習慣。遇到問題,無從下手時,可以大膽去猜想、假設答案,然後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難度較大的思考題時,可用這種方法。

  如果學生養成了這幾種好的習慣,學生的思維靈活度便會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會跟著上升。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

  所謂習慣是指由於不斷重複而形成的比較固定化的行為方式。習慣的最大特點是自動化,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別人的監控,在什麼情況下就按什麼規則去行動。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英國思想家洛克說得好:“習慣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恆,更加簡便。”培根則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國內外教學研究統計資料表明,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有關,80%與非智力因素有關。而在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習慣佔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者,無一不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說:“我的生活過得像鐘錶的機器那樣有規則,當我的生命告終時,我就會停在一處不動了。”達爾文所說的“規則”,便是指良好的慣,當然,也包括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建立穩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動力定型”。習慣是人在較長的時間內形成的規律性的行為方式,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長期有規律地安排學習的人,便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通過生物鐘,通過條件反射自動提醒你自覺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比如,每天晚上臨睡前,自覺地整理好書包,為第二天上學做好準備;上課鈴聲一響自覺地進教室;放學回家,每到電視英語節目時間,就自覺地及時開啟電視機。這些事情,對於一個有良好習慣的人來說幾乎都是靠生物鐘、靠條件反射來自動控制的。如果不是靠習慣,這許許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來就會顯得手忙腳亂,甚至丟三落四,以至於使你動輒被動,造成心煩意亂。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學習服務,潛意識地特點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的影響。大多數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心理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嘴上也在說:“貪玩不利於學習,今後不再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不能自制地又貪玩了。為什麼會這樣?這實際是潛意識在支配他,是他的潛意識中有一種強烈的想玩的渴望。而一個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對學習有一種親合心理,他從心底裡把學習當成了第一需要,當成了樂趣,不學習便難受,甚至連睡眠做夢的內容也都與學習相關。其實這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潛意識的作用非常大,一些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之所以在休息時,甚至在睡眠時產生靈感,都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與外界刺激,與自己不懈尋覓、孜孜以求、長期探索的問題之間保持著必要的聯絡。例如: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夢中看見了他日思夜想的元素週期表。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發揮下意識的作用。下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習慣的支配。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的下意識會隨時隨地地支配他按照平時習慣了的套路做那些與學習相關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覺中,事情做得輕輕鬆鬆,有條有理。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便可終身受益。

1.如何正確改變孩子的學習習慣

2.如何教育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5.二年級學習習慣養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