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歷史知識歸納總結

  歷史學習是一個知識點整合的過程,那麼必修二歷史都有哪些知識點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緙絲技術

  一、工藝流程

  1.落經:將生絲調到織機後軸上。

  2.牽經***穿竹筘***:把生絲經線按需要的根數、尺寸牽出。

  3.上經:包括接經頭,拖刷經面,打結,嵌經面,捎緊。

  4.挑交:把經面上的經絲交替分成為一根上一根下。

  5.打翻頭:把每根經絲扣上絲線圈,結在木條板上,分成上下兩排,使經面可上下交替開口。

  6.拉經面:在上好的經面上,拉上幾梭緯線,使經面排列均勻。

  7.上樣:把圖案勾稿用撐樣板託於經絲下面,用蘸墨毛筆依樣在經絲上勾畫出來。

  8.搖線:將熟絲色線搖繞至梭子中的竽筒***古稱“棦”,材料為竹子或木頭***上,然後將線筒裝進梭子。

  9.緙織:足踏竹棒,控制翻頭上下開口,手工穿梭,穿梭後將梭子在緯線上均勻撥壓,另一手將線條輕輕按捺,逐漸放鬆使緯線,撥壓好後交替經面開口穿梭撥壓。完成後將作品從織機上剪下。

  10.修毛:完成後的緙絲織品正面附毛***緯線線頭***,織品鋪平後用剪刀將線頭修剪無痕,至此作品全部完成。

  11.裝裱上框:將織品裱裝於鏡框之中,精品多以紅木鏡框裝裱。

  二、緙絲製作器具

  緙絲製作工具主要有:織機、竹筘、梭子、梭子、剪刀、撐樣板。

  三、緙絲技法

  平緙、摜緙、勾緙、搭梭、結、短戧、包心戧、木梳戧、參和戧、鳳尾戧、子母經、透緙、三藍緙法、水墨緙法、三色金緙法、緙絲毛、緙繡混色法。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

前提

條件

 

⑴前提: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普遍確立。(政治保障)

⑵條件:①技術: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直接推動力)

        ②市場: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③資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對殖民地的掠奪。

        ④動力: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中心

德國和美國(時間:19世紀中後期)

成就

    

國籍

發明者

成就

      

電力的廣泛使用

德國

西門子

發電機

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比利時

格拉姆

電動機

美國

愛迪生

電燈

內燃機創制和使用

德國

卡爾·本茨

汽車1885

 

以煤氣、汽油和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問世,大大提高工業生產力,迅速推動了交通運輸的革新。

 

德國

戴姆勒

汽車1885

美國

萊特兄弟

飛機1903

化學工業的發展

 

 

 

 

多種化學合成材料豐富了人類的生活。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美國

貝爾

電話1876

 

資訊傳遞便捷,加強各地聯絡。

 

鋼鐵工業的發展

 

 

 

 

鋼材取代木材和鐵,進入“鋼鐵時代”

 

影響

 

⑴生 產 力:①促進生產力飛速發展,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②誕生了許多新興工業,推動了傳統工業進步。

            ③生產結構發生變化,重化工業占主導地位,工廠規模擴大。

⑵生產關係:壟斷組織出現,19世紀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⑶國際關係: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日不落帝國

戰爭

 

 

    

英西

戰爭

英國經常截擊西班牙寶船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征討英國,結果大敗。

 

“無敵艦隊”戰敗,標誌西班牙失去海上霸權。

英荷

戰爭

 

17世紀中期,英國頒佈《航海條例》

 

三次戰爭,荷蘭戰敗。

英國奪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紐約)。

17世紀末荷蘭喪失海上殖民霸權)

英法

戰爭

爭奪殖民霸權

17世紀末—18世紀中期多次戰爭,以七年戰爭最為重要。

 

英國奪取加拿大和新法蘭西;

在印度迅速擴大殖民勢力;

18世紀中期,最終確立殖民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