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選擇題解題基本技巧彙總

  在高考中,生物考試時間對於考生來說比較緊迫,若考生沒有一定的解題技巧,就容易浪費時間,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生物選擇題解題基本技巧

  1.直接判斷法。直接判斷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準確掌握生物知識的前提下,通過觀察思考,直接從題目所給出的條件中作出判斷,確定符合題乾的選項。這種方法不需要拐彎抹角,適用於基礎知識類試題。基礎知識類試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程度,可以說是送分題,但仍需要考生對基礎知識有準確無誤的掌握。

  例6、下列關於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組內不存在同源染色 B.染色體組只存在於體細胞中

  C.有性生殖細胞內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D.染色體組內含有等位基因

  【方法技巧】本題考查染色體組的相關知識。方法技巧是掌握染色體組數目的判斷方法。每個染色體組中的染色體均是非同源染色體。染色體組既存在於體細胞中,也存在於生殖細胞中,只是在同一生物體中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數為體細胞的一半。二倍體生物的有性生殖細胞中只含一個染色體組,而四倍體的有性生殖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由於等位基因存在於同源染色體上,故染色體組內不含等位基因。【答案】A

  2.淘汰排除法。 淘汰排除法是指從排除謬誤人手,逐步縮小範圍,去偽存真,最後確定正確答案的解題方法。具體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排除知識、表述、邏輯錯誤的選項,選項的描述本身錯誤或包含部分錯誤的要排除,但逆向選擇題除外,選項描述有邏輯錯誤的也要排除。

  ***2***排除無關選項,選項的敘述本身是正確的,但是與題幹無關,應排除。這種方法適用於解決一些較難的、不能憑藉掌握的知識就能選出答案的試題。

  例7.***2010.江蘇***人體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現象屬於內環境穩態失調的是

  A.寒冷時出現寒顫

  B.從平原到高原,有人出現肺水腫現象

  C.接受抗原刺激後,B淋巴細胞增殖和分化

  D.飲水不足時,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加

  【方法技巧】本題題幹中的關鍵詞是“屬於”和“內環境穩態失調”。而選項中A是受寒冷刺激時的體溫調節、C為免疫調節、D為水鹽平衡調節,都屬於正常的穩態調節,故應排除。【答案】B

  3.對比推理法。對比推理法是通過比較選項所涉及的生物學的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結構、功能等,以達到摒棄似是而非的選項,從而作出正確評判的方法。這類方法適用於選項相近或者類似的選擇題,此外,當排除兩個選項後,在剩下的兩個選項中猶豫不決,不知道究竟應該選哪個時也常常採用這類方法。

  例8.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時,下列一般不可以作為目的基因受體細胞的是

  A.受精卵 B.韌皮部細胞

  C. 卵細胞 D.根尖生長點細胞

  【方法技巧】對於本題中的四個選項,進行對比不難發現:A、B、D三個選項均為體細胞,而C選項則為生殖細胞,生殖細胞中的核遺傳物質只有體細胞中的一半,不適宜用作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答案】C

  4.圖文轉化法。對某些選擇題,由於情境比較陌生,或內容比較生僻,或試題呈現形式發生變化等,可通過將題中資訊轉化為比較熟悉的、便於理解的形式,從而變陌生為熟悉,化難為易,迅速求解。常用的轉化法有將圖表轉化為文字、將文字轉化為圖表、圖與圖之間的轉化、文字之間的轉化等。

  例9. 一分子CO2從葉肉細胞的線粒體基質中擴散出來,進入到一個相鄰細胞葉綠體基質中,共穿越磷脂分子層數是

  A.4 B.6C.8 D.12

  【方法技巧】本題看似與計算有關,實質上解本題的關鍵不是計算,而是能否將題目中的問題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因為關鍵點是要分析CO2一共穿越了幾層生物膜,每層生物膜又包含兩個磷脂分子層。【答案】D

  5.逆向思維法。逆向思維法是指跳出常規思維模式,以另類角度從不同側面思考問題,這樣有時會很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逆向思維法有時類似於數學中的“反證法”,適用於按照正常的思維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複雜的試題。

  例10.在下列所示的遺傳系譜圖中,可能為伴性遺傳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方法技巧】本題的“題眼”為“可能為伴性遺傳”。直接分析可能為伴性遺傳的選項的話,似乎找不到入手點,但是若反過來分析“哪些不可能屬於伴性遺傳”就容易多了。因為②必為顯性遺傳,但“父病女正常”,故不可能為伴性遺傳;④必為隱性遺傳,但“女病父正常”,也不可能為伴性遺傳。則②④被排除。【答案】A

  高考生物教學策略

  1. 研究考試說明,把握命題方向。

  要明確《課程標準》、《考試大綱》、《考試說明》、教材、高考試題之間的關係。《考試大綱》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專家,依據中學各科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編寫的,每個學科每年只有一個出版,而《考試說明》,主要是依據《考試大綱》編寫的,版本相對多一些。高考命題,是以考試說明為直接依據的,因此,高三教學是有綱可循的。

  通過做近幾年的高考題,體會《考試說明》在試題中體現的方式,以及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程度,真正的領悟高考,明確高考要考什麼和怎麼考?任何一道高考試題,在命題時,都有其獨特的命題視角,滲透著對相關知識與能力水平的考查。

  2. 夯實基礎知識,建構知識網路。

  高三教學要追本溯源,複習過程中教師要重新審視、認真研讀學生課本和教師用書,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設計思路。實實在在迴歸教材,做到細緻、全面。學生要熟悉教材關鍵句,理解核心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對概念中的重點詞,學會可圈可點。突出重點內容和學科主幹知識的複習,構建知識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