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備知識點

  在考試的時候,要做好哪些準備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政治必備知識點,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從根本上講,人的消費不是由主觀願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

  ***1***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物件,生產決定消費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

  ***2***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的發展。

  ①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

  ②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行為才算最終完成。

  ③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3***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四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①社會再生產:社會生產過程的不斷重複和更新。

  ②關係: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結生產與消費的紐帶,對生產和消費有重要的影響;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最終目的與動力。

  2、大力發展生產力

  ***1***原因:

  ①必要性:

  理論上:A.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B.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現實中:A.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由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決定的。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

  B.大力發展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國家的根本任務。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

  ***2***大力發展生產力的途徑:

  ①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②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④改革是社會主義自我完善與發展,改革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通過改革,調整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要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1、公有制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①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

  ②股份制企業,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原因意義***

  ***3***公有制主體地位的主要體現:

  ①在全國範圍內,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既要有量的優勢,又要注重質的提高。

  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執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4***如何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①必須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②必須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合作經濟。

  2、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

  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經濟形式,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3、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必然性。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新時代的勞動者

  1、勞動和就業

  ***1***勞動和就業的重要性。

  ①勞動的意義:

  勞動是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的支出,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活動。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光榮屬於勞動者。

  ②就業的意義:

  A.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B.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C.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

  D.勞動者的就業,有利於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E.是落實科學 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必然要求。

  F.有利於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維護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G.有利於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2、當前就業形勢:

  ①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而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

  ②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

  ③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資訊傳遞系統不暢通。

  3、解決就業的措施:

  ***1***黨和政府:

  ①必須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根本措施是通過大力發展經濟促進就業。

  ②黨和政府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努力改善就業結構和創業環境。

  ③不斷完善勞動力市場。健全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除勞動者創業的後顧之憂。

  ④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

  ***2***個人:

  ①勞動者要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極自主創業。

  ②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A.樹立自主擇業觀。根據個人的興趣、專長和條件,自主選擇職業。這有利於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調動每個人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

  B.樹立競爭就業觀。要通過勞動力市場競爭,實現自主擇業。為此要努力學習,提高技能和素質,改變觀念,積極主動地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

  C.樹立平等就業觀。各種正當職業勞動者,都是創造社會財富所必需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不管從事什麼工作,只要能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就能有所作為。

  D.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現代市場經濟和資訊科技導致就業形式多樣化,諸如自由職業、彈性工作日、臨時工等就業方式不斷增加,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人們還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所、媒體廣告、網上人才市場、招聘會等選擇職業,實現就業。 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2、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原因:實現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我國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享有的權利。這些權利是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的保證。

  ***2***我國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平等的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3***如何維護勞動者權益

  ①黨和政府:

  A.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擴大就業的同時,規範和協調勞動關係,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B.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C.實施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的各項權利,規範勞動合同制度,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D.依法懲處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②勞動者:

  A.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

  B.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C.勞動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採用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要求維護,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式進行維權,是每個勞動者的正確選擇。

  ③用人單位:

  嚴格執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化企業經營者素質,經營者的素質,自覺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