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中考試複習資料

  考試是檢測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做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政治期中複習資料,請考生認真複習。

  期中考試政治複習要點

  《文化生活》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一、什麼是文化

  1.文化的內涵:P6

  這裡的“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 文化的外延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3.文化的特點:P5—7

  ***1***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P6

  ***2***文化又是人們的一種素養。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P7

  ***3***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微軟中國1] 。P7

  4.文化的形式:P8

  文化的形式是多樣的,如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都屬於文化。

  二、文化的作用P9***總體作用、社會作用、對人的作用***[微軟中國2]

  1.文化總體作用:P9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2.文化的社會作用:P10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P10--11

  ①經濟政治決定文化 ②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政治***先進的、健康的文化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會促進經濟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經濟的發展***③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微軟中國3]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與經濟的交融。表現在: a.科技推動經濟的發展 b.教育***人才、勞動者素質***推動經濟的發展 c.文化產業、文化消費、文化生產力

  ②文化與政治的交融。表現在:a.民主政治的發展需要文化素養的提高 b.反對文化霸權主義成為國際政治鬥爭的主要內容之一

  ***3***為什麼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越來越突出? [微軟中國4] P11

  ①文化越來越成為民主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了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

  我們應如何增強文化競爭力? P11

  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

  3.文化對人的影響 P13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P13

  ***2***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P13—14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取決於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特點:P15--16

  ①潛移默化的影響,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但並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接受,人們接受健康身向上的文化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薰陶的過程。

  ②深遠持久的影響,無論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而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

  ***4***不同性質的文化對人的影響不同,先進文化塑造人生P17-21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化劑,促進個人的成長,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會把人們引向歧途,阻礙個人成長。

  ①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P17

  ②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P19

  ③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P21

  a.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b.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c.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知識點整理

  一、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1.文化多樣性的含義: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構成的文化。

  2.文化多樣性的地位: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3.文化多樣性的表現:主要表現在民族節日***看書理解選擇題考***和文化遺產***文化遺產的作用和意義要求識記***中[微軟中國5] ,其次還有不同的體育專案、不同的建築、不同的語言文字。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世界上許多以文物、建築群和遺址類著稱的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有獨特的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4.為什麼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微軟中國6]

  ***1***由於不同民族間由於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使得各民族文化間存在著差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2***基於各民族社會實踐有著共性和普遍規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個特徵;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5.為什麼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1***文化多樣性的地位: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必要性: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起著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6.怎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1***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原則: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微軟中國7]

  1.文化傳播的含義: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2.文化傳播的途徑:①商業貿易②人口遷徙③教育④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遊,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

  3.文化傳播的手段。

  ***1***傳媒的含義:傳播媒介。

  ***2***傳媒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路等發展階段,但新的傳媒的出現,並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

  ***3***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眾傳媒

  ①大眾傳媒的出現: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資訊,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誌的。

  ②大眾傳媒的形式:主要是藉助於報刊、廣播、電視、網路、雜誌、書籍、手機、電子讀物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

  ③大眾傳媒的特點:a.依託現代資訊科技;b.超越時空的侷限 c. 具有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4.文化交流

  ***1***意義:①利己:中華文化向外輻射和傳播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外來的文化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②利人: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和進步,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

  ③互利:增強各國瞭解,增進友誼,利於相互尊重與政治經濟文化往來。

  ***2***要求:①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②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中華文化交流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三、傳統文化的繼承

  1.傳統文化的含義: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2.傳統文化的特點:***1***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它具體的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2***鮮明的民族性。作為特定歷史發展的產物,

  3.傳統文化的繼承。

  ***1***傳統習俗的繼承***如中秋賞月吃月餅*** ***2***傳統建築的繼承***凝固的藝術***

  ***3***傳統文藝的繼承***民族精神的火炬*** ***4***傳統思想的繼承***如儒家思想***

  4.傳統文化的影響:

  ***1***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

  ***2***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礙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5. 傳統文化的作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6.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1***態度:取其精華,取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要辯證地認識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對於其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承和發揚,對於其中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落後的、腐朽的,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3***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把握好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係,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四、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1.文化繼承的含義:不是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發揚。

  2.繼承與發展的關係:***1***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2***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3***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3.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

  ***1***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微軟中國8] 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2***科學技術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

  ***4***教育

  ①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②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③教育能夠以濃縮的形式重演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走過的認識世界的過程,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

  ④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五、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及途徑

  1.文化發展的實質: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創新與社會實踐的關係

  ***1***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決定[微軟中國9] 作用:

  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理解“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從社會實踐發展的要求看;從社會實踐提供的條件看***

  ***2***文化創新的作用:

  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標準所在。

  ②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3.文化創新的主體:人民群眾

  4.文化創新的途徑:[微軟中國10]

  ***1***根本途徑:社會實踐

  ***2***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3***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在此過程中注意:①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有益成果;②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的傾向***把握兩對“關係”、四個“主義”***

  【文化創新必須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

  【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文化生活》第三單元知識點整理

  一、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微軟中國11]

  1.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從歷史來***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

  ①文字作為文化的基本載體,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

  ②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2***中華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衰微的原因就自身來講,是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就外部原因來說,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

  2.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內容看***,具體表現為獨特性、區域性和民族性。

  ***1***獨特性***通過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來論證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位置。

  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鬥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微軟中國12] ***2***區域性

  ①中華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的原因: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②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係: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

  ①中華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係: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民族文化的地位: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③意義: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微軟中國13] 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中華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包括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兩層含義。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2***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的意義: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二、中華民族精神

  1.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係。

  ***1***文化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精神力量,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1***愛國主義精神與其他民族精神的關係: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無不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

  ***2***愛國主義精神的作用:無論什麼時期,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微軟中國14] ***3***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3.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徵: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澱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微軟中國15]

  ***2***為什麼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注:原因類問答題的答題思路:重要性和必要性***

  ①重要性:

  a.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b.中華民族精神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c.中華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

  d.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是中華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

  a.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b.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c.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d.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4.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微軟中國16] ***注:如何弘揚世博精神等只需將“民族精神”換為“世博精神”***

  ***1***立足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

  ***2***人人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

  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注意借鑑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一定要注意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詞

  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尤其是文化的社會作用,考題會非常靈活

  也就是說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發展是不同步的,是重點也是難點,一定要理解

  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並不能說明文化是綜合國力的基礎,綜合國力的基礎仍是經濟和科技

  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的地位和意義一定要分清楚,不要張冠李戴。

  此題重點記關鍵詞

  注意結合月考第3個問答題,“應當如何推動中歐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此處可以用“決定”

  注意題中問的是“文化創新的途徑”還是讓你為“文化創新提出合理化建議”,結合月考最後一道問答題思考

  此處注意如果問的是“材料如何體現中華文化特徵的”,要點有三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結合課時練上鍼灸的那道題理解。

  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的作用學有餘力的同學作為問答題記憶,其餘同學按照選擇題掌握,切忌張冠李戴

  此段學有餘力的同學作為問答題記憶,其餘同學按照選擇題掌握,注意和“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相區分

  此處內容學有餘力的同學記憶

  通常會通過“世博精神***長征精神、航天精神等等***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係”來考查此知識點,結合課時練以及期中考試題

  “如何弘揚世博精神***長征精神、航天精神等***”的答案同此題,只需將精神具體化即可,一定要靈活!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