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測試卷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多做習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組成

  B.核膜和內質網膜在結構上有密切聯絡

  C.線粒體膜和葉綠體膜中的蛋白質分子是相同的

  D.細胞膜中的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靜止的

  [答案] C

  [解析] 主要考查生物膜的結構及結構特點。細胞主要由磷脂雙子層及蛋白質分子組成,且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都是可以運動的,各種膜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聯絡,但不同的膜功能是不同的,這主要取決於膜上的蛋白質種類和數量。

  2.存在於細胞膜上,在細胞與細胞之間起“聯絡作用”的文字或語言的是***  ***

  A.磷脂分子     B.蛋白質分子

  C.糖蛋白 D.載體

  [答案] C

  [解析] 細胞膜具有識別作用,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聯絡作用”,這裡起聯絡作用的物質是細胞膜上的糖被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質構成的。

  3.關於植物細胞主動運輸方式吸收所需礦質元素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吸收不同礦質元素離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溫不影響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速率

  C.主動運輸礦質元素離子的過程只發生在活細胞中

  D.葉肉細胞不能以主動運輸的方式吸收礦質元素離子

  [答案] C

  [解析] 對植物細胞主動運輸的考查。關於主動運輸,把握兩個要點:1是載體,2是能量。載體為蛋白質,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的不同細胞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根本原因在於基因或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不同。不同的載體的工作效率可能會有差異。能量來源於細胞呼吸,凡是影響細胞呼吸的因素皆影響主動運輸的效率。題幹中已經說明礦質元素的吸收是通過主動運輸,葉肉細胞是活細胞,它需要的礦質元素也只能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行。

  4.***2014•濟南一中***將洋蔥表皮放入一定濃度的硝酸鉀溶液中,該表皮的細胞便發生質壁分離,不久這些細胞又逐漸發生質壁分離復原。其原因是***  ***

  A.細胞液的溶質流出細胞

  B.質壁分離後的細胞只允許水分子進入

  C.K+和NO+3主動運輸進入細胞

  D.水和溶質自由地進出細胞

  [答案] C

  [解析] 硝酸鉀溶液中的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的液泡,導致細胞液濃度上升,故重新從外界吸收水分,故C正確。

  5.把體積與濃度***質量百分比濃度***分別相同的葡萄糖***甲***和蔗糖溶液***乙***用半透膜***允許溶劑和葡萄糖通過,不允許蔗糖通過***隔開***如右圖***,一段時間後液麵情況是***  ***

  導學號60100369

  A.甲高於乙

  B.先甲高於乙,後乙高於甲

  C.乙高於甲

  D.先甲低於乙,後乙低於甲

  [答案] B

  [解析] 蔗糖比葡萄糖分子量高,所以質量相同的蔗糖溶液的濃度比葡萄糖低,因而葡萄糖一側溶液濃度較高。隨著時間推移,葡萄糖可以透過半透膜,進入蔗糖溶液一邊,導致蔗糖一側溶液濃度升高。

  6.關於細胞膜的組成、結構、功能之間的關係,邏輯順序正確的是***  ***導學號60100370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分子組成 ②膜具有流動性 ③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④膜內蛋白質和磷脂分子大都是運動的 ⑤協助擴散、主動運輸得以正常進行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

  [答案] A

  [解析] 結構決定功能,細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分子組成,膜內蛋白質和磷脂分子大都是運動的決定了膜具有流動性,保證協助擴散、主動運輸得以正常進行,體現了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7.下圖為某種植物幼苗***大小、長勢相同***均分為甲、乙兩組後,在兩種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培養時鮮重的變化情況***其他條件相同且不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導學號60100371

  A.3 h時,兩組幼苗均已出現萎蔫現象,直接原因是蒸騰作用和根細胞失水

  B.6 h後,甲組幼苗因根系開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強,使鮮重逐漸提高

  C.12 h後,若繼續培養,甲組幼苗的鮮重可能超過處理前,乙組幼苗將死亡

  D.實驗表明,該植物幼苗對水分和礦質元素***K+、NO-3***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答案] B

  [解析] 3 h時,兩組幼苗均已出現萎蔫現象,因是活細胞直接原因是蒸騰作用和根細胞失水,故A正確。從開始根系就在吸收K+、NO-3,故B錯誤。12 h後,若繼續培養,甲組幼苗因為主動吸收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細胞液的濃度增加會進行吸水,其細胞的鮮重可能超過處理前,而乙組幼苗可能因失水過多而死亡,故C正確。圖中在失去水分的時候卻在吸收礦質元素,故D正確。

  8.下圖是細胞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圖,下列對其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372

  A.圖中1是指細胞膜

  B.圖中5是指內質網

  C.圖中7是暗反應的場所

  D.圖中8處可產生CO2

  [答案] B

  [解析] 由圖可知,1是核膜,2是細胞器膜,3是細胞膜,7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是光反應場所,8是線粒體內膜,是進行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5是內質網膜,6是高爾基體膜,B正確。

  9.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泡某種植物細胞,觀察質壁分離現象,得到其原生質體體積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373

  A.該細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區的細胞

  B.AB段曲線表明細胞液濃度在逐漸增大

  C.BC段表明該細胞開始因失水過多而逐漸死亡

  D.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類似的結果

  [答案] C

  [解析] 據圖分析,只有成熟植物細胞才有大型液泡,才能發生質壁分離,故A正確。細胞處於2 mol/L的蔗糖溶液中,由於失水細胞液濃度在增加,直到與蔗糖溶液濃度相當,故B正確。細胞處於2 mol/L的乙二醇溶液,一開始失水,一定時間後,乙二醇擴散進入液泡,導致細胞液濃度增加,重新吸水,故C錯。KNO3溶液的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液泡,故D正確。

  10.***2014•吉林大學附中***如下圖所示,在U形管中部c處裝有半透膜,在a側加入細胞色素c***相對分子質量1.3萬道爾頓的蛋白質***的水溶液***紅色***。b側加入清水,並使a、b兩側液麵高度一致。經過一段時間後, 實驗結果是***  *** 導學號60100374

  A.a、b兩液麵高度一致,b側為無色

  B.a、b兩液麵高度一致,b側為紅色

  C.a液麵低於b液麵,b側為紅色

  D.a液麵高於b液麵,b側為無色

  [答案] D

  [解析] 水分子能夠透過半透膜進行擴散,而蛋白質分子不能通過半透膜。圖中半透膜的a側溶液濃度大於b側溶液濃度,所以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由b側向a側擴散的速度大於由a側向b側擴散的速度,最終表現出a側液麵高於b側液麵。蛋白質分子不能透過半透膜,所以a側為紅色,b側仍為無色。

  11.下列關於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導學號60100375

  A.與白色花瓣相比,採用紅色花瓣有利於實驗現象的觀察

  B.用黑藻葉片進行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

  C.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不同部位觀察到的質壁分離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於實驗現象的觀察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實驗材料對實驗的影響,考查實驗評價能力。紅色花瓣細胞的細胞液呈紅色,易通過液泡的大小變化來推測質壁分離現象。黑藻葉片的葉肉細胞中液泡呈無色,葉綠體的存在使原生質層呈綠色,有利於實驗現象的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不同部位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濃度的外界溶液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觀察到的質壁分離程度可能不同。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細胞液呈現紫色,有利於實驗現象的分析和觀察。

  12.下列各項表示三個相鄰細胞的水分滲透關係,若它們的細胞液濃度大小是a>b>c,那麼,能正確表示這種關係的是***  *** 導學號60100376

  [答案] A

  [解析] 水分是由低濃度向高濃度一側轉移的,若細胞液濃度大小是a>b>c,則c中的水分會向a和b轉移,b中的水分會向a轉移。A正確。

  13.***2014•安徽高考,2***下圖為氨基酸和Na+進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示意圖。下表選項中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377

  選項 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細胞 管腔中Na+→上皮細胞 上皮細胞中氨基酸→組織液

  A 主動運輸 被動運輸 主動運輸

  B 被動運輸 被動運輸 被動運輸

  C 被動運輸 主動運輸 被動運輸

  D 主動運輸 被動運輸 被動運輸

  [答案] D

  [解析] 根據圖形可知,腎小管管腔中的氨基酸進入上皮細胞為逆濃度的運輸,屬於主動運輸***其動力來自於Na+協同運輸中的離子梯度***;管腔中的鈉離子進入上皮細胞為順濃度梯度的運輸,不消耗能量,為被動運輸;上皮細胞中的氨基酸進入組織液為順濃度梯度的運輸,屬被動運輸,綜合分析,D選項正確。

  14.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它的原生質層主要包括***  *** 導學號60100378

  A.細胞膜、核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B.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C.細胞膜和液泡膜之間的細胞質

  D.細胞壁、液泡膜和它們之間的細胞質

  [答案] B

  [解析] 原生質層主要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故B正確。

  15.浸入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蔥表皮細胞,會發生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的現象。在此過程中,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先後有***  *** 導學號60100379

  A.主動運輸和自由擴散

  B.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

  C.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D.自由擴散、主動運輸、自由擴散

  [答案] D

  [解析] 洋蔥表皮細胞浸入1mol/L的KNO3溶液中,會先發生質壁分離,此過程中水分子以滲出細胞為主——自由擴散,後來KNO3進入細胞——主動運輸;質壁分離復原,此過程水分子又以進入細胞為主——自由擴散。

  16.***2015•銀川***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原因是***  *** 導學號60100380

  ① 外界溶液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

  ② 細胞液濃度大於外界溶液濃度

  ③ 細胞壁的伸縮性大於原生質層的伸縮性

  ④ 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於細胞壁的伸縮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是因為外界溶液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液泡中的水分流到細胞外,由於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於細胞壁的伸縮性,導致原生質層和細胞壁分離開來,故B正確。

  17.三種血細胞中,白細胞體積最大,卻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中,吞噬侵入人體內的病菌,白細胞完成這兩個生理活動是依靠***  *** 導學號60100381

  A.變形運動和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B.滲透作用和細胞膜的流動性

  C.變形運動和細胞膜的流動性

  D.特殊技能和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答案] C

  [解析] 白細胞之所以能透過毛細血管,關鍵是由於其能進行變形運動,白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屬於胞吞作用,是由其結構特點決定的,白細胞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18.***2014•吉林大學附中***下列關於生物膜的說法,錯誤的是***  *** 導學號60100382

  A.磷脂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動性

  B.構成生物膜的大多數蛋白質分子是可以運動的

  C.對細胞膜的研究是從膜的通透性開始的

  D.流動鑲嵌模型能完美無缺地解釋膜的各種功能

  [答案] D

  [解析] 磷脂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動性,A正確;構成生物膜的大多數蛋白質分子與磷脂分子是可以運動的,B正確;對細胞膜的研究是從膜的通透性開始的,C正確;流動鑲嵌模型能反映膜的基本結構和功能,D錯誤。

  19.水溶性染色劑***PI***能與核酸結合而使細胞核著色,可將其應用於細胞死活的鑑別。細胞浸泡到一定濃度的PI中,僅有死亡細胞的核會被染色,活細胞則不著色,但將PI注射到細胞中,則細胞會著色。利用PI鑑別細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導學號60100383

  A.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結構不同

  B.死細胞與活細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細胞能分解染色劑PI

  D.活細胞的細胞膜阻止PI的進入

  [答案] D

  [解析] 活細胞的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以保證物質選擇性地出入細胞,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水溶性染色劑***PI***不是細胞所需要物質,因而不能通過活細胞的細胞膜。細胞死亡後,細胞膜及其他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喪失,溶於水中的物質***如PI***都可以通過,而使細胞核著色。

  20.***2014•汕頭***撕取紫色洋蔥外表皮,分為兩份,假定兩份外表皮細胞的大小、數目和生理狀態一致,一份在完全營養液中浸泡一段時間,浸泡後的外表皮稱為甲組;另一份在蒸餾水中浸泡相同的時間,浸泡後的外表皮稱為乙組。然後,兩組外表皮都用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處理,一段時間後表皮細胞中的水分不再減少。此時甲、乙兩組細胞水分滲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運出細胞的方式是***  *** 導學號60100384

  A.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與乙組細胞的相等,主動運輸

  B.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的高,主動運輸

  C.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的低,被動運輸

  D.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與乙組細胞的相等,被動運輸

  [答案] C

  [解析] 水的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屬於被動運輸,故A、B錯誤。甲組原來是在完全營養液中,而乙原來是在蒸餾水中,甲組的外界溶液濃度肯定比乙高,故甲組細胞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的低,故選C。

  21.丙氨酸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共同點是***  ***導學號60100385

  A.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B.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D.不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答案] A

  [解析] 丙氨酸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方式均為主動運輸:既需要載體又消耗能量。

  22.莧菜細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紅色的花青素。將莧菜的葉片切成小塊後放入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熱,隨著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導學號60100386

  A.細胞壁在加溫後受到破壞

  B.水溫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熱使細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加熱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過細胞膜

  [答案] C

  [解析] 如果進行加熱、水的顏色變紅說明溫度太高細胞死亡,細胞失去了選擇透過性,因為細胞壁是全透性,主要是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故A錯誤,C正確。故B錯誤,D錯誤。

  23.分別將洋蔥表皮細胞和人紅細胞浸入清水中,一段時間後,可以發現***  ***

  導學號60100387

  A.兩種細胞都會發生質壁分離

  B.兩種細胞都會失水皺縮

  C.前者會發生質壁分離,後者會吸水漲破

  D.前者會吸水適度膨脹,後者會吸水漲破

  [答案] D

  [解析] 清水濃度比細胞液濃度低,二者都吸水,故A、B、C錯。由於植物細胞有細胞壁限制,故會吸水適度膨脹,細胞不會漲破,而紅細胞會吸水漲破,故D正確。

  24.用洋蔥鱗片葉表皮製備“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臨時裝片,觀察細胞的變化。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和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60100388

  A.將裝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後,再觀察質壁分離現象

  B.在蓋玻片一側滴入清水,細胞吸水膨脹但不會破裂

  C.用不同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處理細胞後,均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復原現象

  D.當質壁分離不能復原時,細胞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的操作和結果。實驗過程中不需要對裝片加熱,A項錯。當KNO3溶液濃度過高時,會使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過度失水而死亡,失去一切正常生理功能,C、D項錯。由於細胞壁的保護作用,植物細胞不會因吸水而漲破,故B項正確。

  25.某學生將2.5%的尿滴加在載玻片上的蠶豆表皮上,觀察到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2h後打算再次觀察時卻發現理想的視野找不到了。原因是***  *** 導學號60100389

  A.錯拿了對照樣品

  B.時間過長,細胞壁也收縮了

  C.溶質顆粒被緩慢吸收,使水分再度進入細胞

  D.2h前觀察到的現象是假象

  [答案] C

  [解析] 尿可以通過細胞膜,因而開始時蠶豆表皮細胞先發生質壁分離,後來又發生了質壁分離復原。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0分***下圖是物質出入細胞的示意圖,圖2中曲線甲乙分別代表物質進出細胞的兩種方式。導學號60100390

  ***1***①曲線甲代表________,曲線乙中Q點對應時刻細胞不再吸收物質,此時限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細胞中物質X、物質Y濃度分別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質X、物質Y濃度分別為0.29和0.38***濃度單位均為mol/L***,由此可知,該細胞能主動地________***吸收/排出***物質X,可用圖1中的________***a、b、c……***表示。

  ③細胞膜中水通道、離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腎集合管管壁細胞膜受刺激後發生興奮時,水通道開放,大量水被腎集合管管壁細胞重吸收,則代表此過程中水的流動可用________***a、b、c……***表示。

  ***2***若圖1代表某生物的細胞膜,該細胞能夠分泌胰島素,則該過程被稱為________,其依賴於細胞膜的________的結構特點。

  [答案] ***1***①自由擴散 能量供應 ②吸收 a ③c

  ***2***胞吐 流動性

  [解析] ***1***圖2中的曲線甲表明吸收物質的數量與細胞內外溶液濃度差成正比,沒有飽和現象,說明細胞吸收該物質的方式屬於自由擴散。分析曲線乙可知,在細胞內濃度高於細胞外濃度之後,仍能吸收該物質,可見細胞能夠逆濃度梯度吸收該物質,並且在Q點出現飽和現象,此時細胞供能不足,說明細胞吸收該物質的方式為主動運輸。某海洋生物的細胞中物質X、物質Y濃度分別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質X、物質Y濃度分別為0.29和0.38***濃度單位均為mol/L***,由此可推知該細胞能主動地吸收物質X,可用圖1中a表示。需注意的是a、e兩過程均為主動運輸,但是a為膜外物質向膜內的運輸***吸收***,e為膜內物質向膜外運輸***排出***。細胞的內、外側可依據糖蛋白的位置來判定,糖蛋白位於細胞膜外側。***2***胰島素為大分子物質,只能通過胞吐作用分泌到細胞外,該過程依賴於細胞膜的流動性。

  27.***10分***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細胞膜的通透性,將小鼠肝細胞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後,檢測培養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發現它們的含量發生了明顯變化***如圖***。請回答問題。導學號60100391

  ***1***由圖可知,隨培養時間延長,培養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

  ***2***培養液中的氨基酸進入細胞後,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過________作用,為細胞提供________。

  ***3***轉氨酶是肝細胞內參與氨基酸分解與合成的一類酶,正常情況下這類酶不會排出胞外,若在細胞培養液中檢測到該類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由***1***和***3***可初步判斷,細胞膜對物質的轉運具有________的特點。

  [答案] ***1***降低 增加 ***2***作為蛋白質合成的原料 呼吸***分解*** 能量 ***3***肝細胞膜受損***或細胞裂解*** ***4***選擇透過性

  28.***10分******2015•南京***下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導學號60100392

  ***1***漏斗內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內外起始液麵一致。滲透平衡時的液麵差為Δh,此時S1和S2濃度大小關係為________。

  ***2***圖中半透膜模擬的是成熟植物細胞中的________,兩者在物質透過功能上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

  ***3***進一步探究兩種膜的特性,某興趣小組做了以下實驗。

  實驗材料:紫色洋蔥。

  實驗器材:如圖所示的滲透裝置***不含溶液***,光學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吸水紙,擦鏡紙,滴管,記號筆等。

  實驗試劑:蒸餾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與其等滲的KNO3溶液。

  部分實驗步驟和結果如下:

  ①選兩套滲透裝置,標上代號X和Y,在兩個燒杯裡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分別在裝置X和Y的漏斗內加入適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調節漏斗內外液麵高度一致,滲透平衡時出現液麵差的裝置有________***填代號***。

  ②選兩片潔淨的載玻片________,在載玻片中央分別滴加________,製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並分別觀察裝片中細胞的初始狀態。

  ③觀察臨時裝片中浸潤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發生的變化,兩者都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

  ***4***上述實驗中最能體現兩種膜功能差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答案] ***1***S1>S2

  ***2***原生質層 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標號 蒸餾水 ③質壁分離

  ***4***KNO3溶液中的細胞質壁分離後會自動復原

  [解析] 本題通過滲透作用實驗及拓展,考查實驗分析、評價和設計能力。

  ***1***由於滲透平衡時存在液麵差△h,即相當於對滲透系統產生了一個外力作用,可推斷為S1>S2,驗證的方法是用吸管吸取△h處的液體後,仍會發生滲透作用。

  ***2***成熟的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能主動吸收物質,而物理性半透膜不具備這一特性。

  ***3***①由於蔗糖不能透過半透膜,而K+和NO-3能透過半透膜,因此X裝置會在滲透平衡時出現液麵差。②實驗設計時對於實驗組和對照組要進行編號,制裝片時要先在載玻中央滴加蒸餾水,便於外表皮展開和維持生活狀態。③兩組實驗開始一段時間後都因外界溶液濃度高於細胞內液濃度,因此都會發生質壁分離。

  ***4***由於K+和NO-3能夠通過主動運輸方式被細胞吸收,因此會先發生質壁分離,後又出現自動復原的現象。

  29.***10分***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請分析回答:

  導學號60100393

  ***1***在“流動鑲嵌模型”中,構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_,由於________的分佈使生物膜的結構表現出不對稱性。

  ***2***用熒光抗體標記的人—鼠細胞融合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此實驗結果直接證明了細胞膜中的________,由此能較好地解釋細胞膜結構上的________性。

  ***3***科學家在研究線粒體結構和功能時發現,其外膜包含很多稱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許某些離子和小分子順濃度梯度通過。物質的這種跨膜方式為________,體現了生物膜功能上的________性。若將線粒體的蛋白質提取出來,脫離膜結構的大部分蛋白質無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說明________是完成生命活動的基礎。

  [答案] ***1***磷脂雙分子層 蛋白質

  ***2***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 流動

  ***3***協助擴散 選擇透過 膜結構的完整性***分子在生物膜上的有序排列***

  [解析] 本題通過圖解綜合考查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人—鼠細胞融合的實驗圖解提供了以下資訊:一是標記的是蛋白質,二是蛋白質是流動的。

  30.***10分***某實驗小組要對“低溫是否會影響滲透作用”進行探究,假如你是實驗小組的成員,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導學號60100394

  ***1***材料用具:1 000 mL燒杯,帶刻度的長頸漏斗、新鮮的豬膀胱膜、蒸餾水、蔗糖溶液、水浴鍋、冰塊等。請在下面的方框中畫出一組裝置示意圖:

  ******2***實驗步驟:①組裝滲透裝置兩套,分別編號為1、2。

  ②在兩組燒杯中分別加入________,在長頸漏斗中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管內外液麵高度相等。

  ③對兩組裝置進行不同處理:1組用________加熱至37℃,2組的燒杯外加________降溫。

  ④兩組裝置同時開始實驗,幾分鐘後觀察記錄漏斗的液麵刻度變化。

  ***3***分析回答

  ①本實驗是通過測定水分子通過膜的擴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來進行探究。

  ②此實驗的自變數是________;為了直觀地表示相對速率,用________作為因變數。

  ***4***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若1組漏斗液麵比2組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溫會影響滲透作用且使滲透速率加快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②等量的蒸餾水 等量同一濃度的蔗糖溶液

  ③水浴鍋 冰塊

  ***3***①滲透 ②滲透系統所處的不同溫度環境 漏斗液麵高度的變化

  ***4***①低溫會影響滲透作用,且使滲透速率減慢

  ②若1組漏斗液麵比2組低

  ③若1、2兩組漏斗的液麵高度相同

  ④低溫不會影響滲透作用

  [解析] 實驗中的自變數就是我們要研究的實驗因子,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低溫是否會影響滲透作用,因此滲透系統所處的不同溫度環境就是該實驗的自變數。隨自變數而變化的變數為因變數,漏斗液麵高度會因滲透系統所處的不同溫度環境的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