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重要知識點

  地理的難點不在於對新知識的學習,而是在於對舊知識的理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帶;南半球——東南信風帶***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高緯***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低緯***赤道低氣壓帶***,氣流逐漸升溫,難以凝結致雨

  氣候特徵:高溫乾燥

  2、盛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低緯***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較高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逐漸降溫,冷卻致雨

  氣候特徵:溼潤溫和

  3、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極低東風帶吹向低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難以致雨 氣候特徵:嚴寒乾燥

  ***1***低緯度環流:

  赤道低氣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祕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

  ***二***

  1.由於地球是個巨大的球體,其本身的密度又很大,不透明,所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時,只能有半個地球被照亮稱晝半球,而另外半球末被照亮稱夜半球。

  2.假定晝半球和夜半球在同一經線圈***共劃分360個緯度***上,且都只跨180°緯度***實際上,由於太陽有16′的視半徑,再加上地平光線有34′的折光差,使得晝半球任何時候都大於夜半球,但因差別不大,我們可以粗略地認為兩個半球各跨180個緯度***,那麼,離開太陽直射點90個緯度的兩條緯線***與晨昏線相切***上太陽高度都是0°,其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上是正午時的太陽高度***即由此緯度到極點的各緯線圈全處在夜半球──正午太陽高度均小於等於0°,出現極夜***,而與直射點所在經線正相對的另一條經線上則為子夜時的太陽高度***即由此緯度到極點的各緯線圈全處於晝半球──子夜時太陽高度都等於大於0°,出現極晝***。

  3.據以上道理不難明白:太陽直射點在哪個緯度,離開極點相當這個緯度數的緯線圈到極點就是此時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範圍。其中直射點所在半球,這個範圍內為極晝;另外半球這個範圍內則為極夜。所以,已知太陽直射點位置求極晝極夜範圍的方法是:直接用90°減去直射點緯度數得到出現範圍,再據與直射點位置關係確定哪裡極晝哪裡極夜。例如:太陽直射5°N時,85°N以北為極晝,85°S以南為極夜;若直射點在20°S,則70°S以南為極晝,70°N以北為極夜。

  ***三***

  洋流:

  ***1***型別: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佈:中低緯度——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中高緯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南半球西風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

  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溼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溫、減溼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祕魯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祕魯寒流有關***

  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漁場的分佈: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