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知識點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2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住宅區

  分佈面積最廣;出現高階與低階住宅區的分化,且有背向發展的趨勢

  高階住宅區在城市外緣,低階住宅區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

  2.商業區

  呈點狀或條狀,分佈在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或街角路口

  ***CBD經濟活動繁忙,建築物高大稠密,不僅是商業活動中心也是服務中心***

  3.工業區

  為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不斷向城市外圍移動;沿主要交通幹線分佈

  ①便捷的交通聯絡

  ②排放廢氣和廢水的工廠應佈置在居住區的下風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帶的遠郊區

  ③應佈置衛生防護帶。

  城市化的標誌: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二***

  1、城市區位因素和城市空間分佈特點

  ①自然地理區位:對城市的影響是相對穩定的。在鄰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水源較好的山前平原和荒漠地區的綠洲,有利於城市形成;在河流乾、支流匯合處,在大河入海口,有利於形成比較大的城市,如宜賓、重慶、武漢、上海。

  ②經濟地理區位:指城市與周圍經濟事物的空間關係。便利的交通,工業和商品農業基地,都利於城市的興起。如:株洲、石家莊、杭州都位於鐵路的樞紐位置上。因交通的變遷。城市也會出現興衰,如:淮安、揚州就因京滬***津浦***鐵路的建設,出現了衰落。

  2、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型別

  城市用地可劃分為商業用地、工業用地、政府機關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綠化地帶、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業用地、農業用地和水面。

  3、城市功能分割槽的分類和主要的影響因素:

  功能區即城市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可劃分為商業區、居住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與倉儲區、風景旅遊區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影響城市功能分割槽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條件、歷史文化因素、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運輸狀況等。

  ***三***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線增長:先慢後快

  人口增長的原因:直接原因-自然增長率,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2.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高低高”***模式→“模式。

  3.人口增長模式的歷史階段:前工業化階段------工業化階段------現代化階段

  4.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分佈:原始落後地區------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

  5。環境承載力: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是一個警戒值。***環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是一個理想值。

  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 臨界性、相對性、警戒性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識點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於環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不是地球空間能容納多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