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暑期的學習計劃分析

  進入高中,在暑假和寒假學生也是需要學習的,想要學習或者複習的比較好,學生要有學習的計劃,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化學的暑假的學習計劃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暑期的學習計劃

  1、目標

  列計劃的目的無非是通過白紙黑字,使得自己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能夠進行監督和檢查。高一,高二學年,應把重點放在課本上、課堂內。因為高考雖強調淡化課本的考查,其實處處有課本的影子。“課內知識課外考”的測試方式,就要求我們把課內知識學紮實,否則無法完滿地解答課外考題。當然,重點放在課本上,並不是將視野侷限於課本,仍應有大量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貫通課本知識,培養能力。高三學年,既是中學時代的最後一年,也是複習迎考的關鍵一年。高三學年的計劃是完善知識系統樹,“牽一髮而動全身”,做到由一個知識點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統地掌握知識後,技巧也就“水到渠成

  2、知己

  作戰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學習也是一樣。所以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必須要“知己”。“知己”包括三層含義:明確學習奮鬥的目標,瞭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做到“知己”後,我們就可以制定計劃了。

  3、要求

  列計劃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要求,你只要抓住兩個字——“詳、實”就足夠了。

  首先,要讓自己知道,每天你具體幹些什麼,知道每週、每月的安排等。我們應該去計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到自己對自己心中有譜。一份計劃上只出現時間和科目是不夠的,最起碼還要有具體的章節的安排,包括做哪些習題,看哪些筆記都應當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發揮計劃的優勢。所謂“實”,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高一些也可以,但絕不可過高或過低。太低了,計劃的內容鬆鬆垮垮,反而不如沒有計劃;但大多數人可能更容易把計劃列得偏高,開始還能拼一拼堅持一下,但很快地就敗下陣來。如果總是列這種過高過緊的計劃,常常完不成,那麼時間一久也就會對列計劃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計劃絕不在於它的起點有多高,而在於它是不是能幫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讓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發揮。

  4、注意

  ①必須強調的是,制訂計劃必須按自己的特點自己制訂,不能仿製別人的計劃,別人告訴你的方法最多隻能充當一個指路標的作用,是很難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試著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②列計劃只是一種手段,絕不要為了列計劃才去列計劃,只要是能達到目的的計劃都是好計劃。不管什麼時候,列計劃都只是為了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

  ③剛開始列計劃的同學,可能不太容易掌握好難易的尺度,列的計劃過高過低都是自然的,只要不斷調整,不斷改進,很快就會適應這種方法。

  ④任何學習計劃剛執行起來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但你應該知道為了執行這份計劃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能夠適應這份計劃是保證你的遠端學習以及未來事業成功的重要步驟。

  ⑤“堅持”是計劃實施過程中最難的。由於缺乏毅力與恆心,很易虎頭蛇尾。而學習是一個週期比較長的過程,今天的努力,並不能在明天就得到回報。它是量的積累引起質的飛躍。半途而廢,最浪費時間與精力,並對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動搖。所以在實施計劃時,一時看不到進步不要心焦,更不要氣餒、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堅持一定能產生奇蹟。

  高中化學提分的祕籍介紹

  1、重視課本知識,多思多問。

  許多學生對課本不屑一顧,說課本內容簡單,喜歡狂買參考書,甚至也跟風似地買競賽書、大學課本,實際我們課本中未明代指出但需要思考的問題就不少。

  比如高一必修2,甲烷和氯氣的取代反應,學生覺得簡單,可是有幾個學生會去想:溴、碘單質會不會與之發生取代反應呢?反應的條件是什麼?

  再比如說,學生都知道乙醇與鈉反應可以產生氫氣,可有幾個學生想過:這能不能叫置換反應?為什麼用無水乙醇不用酒精?反應後還生成乙醇鈉,它有什麼性質***實際上不用酒精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乙醇鈉引起的***?乙醇和鈉反應類似酸、水與鈉的反應,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參加競賽的學生應該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乙醇電離,是廣義的酸***?

  乙烯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那產物什麼***這個明白了,也就知道為什麼乙烯中混有乙烷只能用溴水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了***?乙烯的同系物與之反應產物也一樣嗎?為什麼用酸性高錳酸鉀,而不是中性、鹼性?

  2、重視基本的化學原理和規律。

  先說句題外話,物理、化學都是自然科學,它們一定是遵從自然規律的,而規律前人早已總結,比如道家學說。表象千變萬化,但規律是一般性地、相對簡單和易於掌握的。舉個最典型的也是讓高中學生最頭痛的例子——化學平衡,平衡影響因素、平衡移動原理等方面的單一、綜合考察是高中化學一大難點,再加上高二學化學反應原理,還有水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及計算等,幾者綜合起來,許多學生望而生畏。實際上所有知識點、問題的關鍵因素就是老子的一句話“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果不學著積極深入地思考,只能是捨本逐末,成為各種表象和海量題目的奴隸。

  3、注重實驗。

  從原理到操作再到改進,要逐漸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不論明年新課改怎麼考,這幾年高考的主旨思想一定不會變——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你會背書我也會,思考創造才可貴!

  4、重視反應過程和實質。

  在此分為兩點***但不是說二者相互獨立***:

  一是反應過程,高中化學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應,比如鋁離子與NaOH的反應,包括北大自主招生考的大蘇打的相關反應,均是量變引起質變,量的關係可能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找出臨界點就至關重要。

  再一個是反應實質,結構決定性質。在見到一個反應方程式時,不要急著去背誦,而是觀察產物和反應物,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內***各元素原子結構、金屬或非金屬性、化合價、化學鍵等總是會的***去思考。我特別傾向於在學生學習氧化還原、週期律及電化學時寫出反應物,讓學生自己應用已知概念、規律去推產物,不會不對不要緊,關鍵是自己要思考。PS:比較遺憾的是北京高中化學選修沒選《物質結構與性質》這本書,學生與本質擦肩而過。

  5、重視自學和總結。

  到了高二,優秀學生往往能在知識層次甚至思維方式上超過老師,老師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更多的是經驗性的引導。所以,學生自己要學會上網、到圖書館查資料,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通過題目主動記憶一些反應、現象、科普等,這比專門買本書背要簡單得多。

  從應試層面來說,平時做題,一定要注重自己總結“母題”,把題目“模型化、公式化”,也即教師行話裡的“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各科均適用,包括英語、語代,均有規律可循。就得原來聽一位老教師說,高中數學其實就是不到二十個母題,把這若干個母題掌握了,剩下的只是靈活應對它們的變式與綜合。

  6、學會調整心態。

  給自己合理定位,切忌好高騖遠和妄自菲薄。頂尖的學生都是在夯實基礎之後拓展拔高的,而學習中上的學生往往心儀一題多解、難題、怪題和偏題,喜歡技巧性強的題目,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做難題來居高臨下,彌補基礎的不足,同時也能在考試中勝過頂尖的學生,結果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總比人家差點兒。

  7、學會交流。

  暑期這半個多月以來,我發現不論是準高一的學生還是已經歷了一年高中學習生活的學生,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學生不主動發問,不與人交流,就喜歡自己或和關係好的同學低頭思考,這是初中的學習方式,在高中乃至以後都是致命的隱患!我在這兒希望看到這裡的家長、教師們一定要鼓勵孩子們多交流討論,過於強調競爭而不重視合作,會讓孩子們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地思考和處理事情。多交流,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也會發現原來身邊的同學也很有才。

  高中化學的做題的注意事項

  1.做題的數量不能多,難度不能大。

  2.選擇中檔題,一次成功

  面對一道題,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試卷,若沒能一次成功地解決幾道題,就往往會因考試時間不夠而造成“隱性失分”。

  3.講求規範

  每年高考,都會有不少考生因答題不規範而丟分,非常可惜。考生要找幾道有評分標準的考題,認真做完整,再對照評分標準,看看是否答題嚴密、規範、恰到好處。

  4.限時訓練

  可以找一組題***比如10道選擇題***,爭取限定一個時間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題,限時完成,等等。這樣,主要是創設一種考試情境,檢驗自己在緊張狀態下的思維水平。

  5.學會總結

  應當把每一次練習當成鞏固知識,訓練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機會。練習題是做不完的,關鍵在於打好基礎,學會總結,尋找規律,一通百通,大徹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