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學期物理期末常考知識點總結

  學生們在享受學習的同時,還要面對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考試。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

  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

  ***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4***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係.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即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無關.因此說,人們只能“利用”慣性而不能“克服”慣性.

  ***2***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表示式:F 合 =ma

  ***1***牛頓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即知道了力,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出物體的運動規律;反過來,知道了運動,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況,為設計運動,控制運動提供了理論基礎.

  ***2***對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示式:F 合 =ma,F 合 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別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頓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間效果.即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它的效果是瞬時對應關係,力變加速度就變,力撤除加速度就為零,注意力的瞬間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頓第二定律F 合 =ma,F合是向量,ma也是向量,且ma與F 合 的方向總是一致的.F 合 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ma也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

  4. ★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1***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指出了兩物體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它們總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種性質的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疊加.

  5.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範圍:巨集觀低速的物體和在慣性系中.

  6.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稱物體處於超重.處於超重的物體對支援面的壓力F N ***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的重力mg,即

  F N=mg+ma.

  ***2***失重: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稱物體處於失重.處於失重的物體對支援面的壓力FN***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的重力mg.即FN=mg-ma.當a=g時F N =0,物體處於完全失重.

  ***3***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應當注意的問題

  ①不管物體處於失重狀態還是超重狀態,物體本身的重力並沒有改變,只是物體對支援物 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不等於物體本身的重力.

  ②超重或失重現象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只決定於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減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減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平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生壓強等.

  7.處理連線題問題----通常是用整體法求加速度,用隔離法求力。

  四、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

  1.曲線運動

  ***1***物體作曲線運動的條件:運動質點所受的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

  ***2***曲線運動的特點:質點在某一點的速度方向,就是通過該點的曲線的切線方向.質點的速度方向時刻在改變,所以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3***曲線運動的軌跡: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軌跡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彎曲,若已知物體的運動軌跡,可判斷出物體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如平拋運動的軌跡向下彎曲,圓周運動的軌跡總向圓心彎曲等.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係:①等時性;②獨立性;③等效性.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

  ***3***分解原則:根據運動的實際效果分解,物體的實際運動為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