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投檔線是什麼意思

  在高考分數出來之後,要進行一個投檔,那麼你知道投檔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關於高考投檔的一些注意事項吧。

  高考投檔線的意思

  提檔線,也叫調檔線或投檔線。即招生院校按照提檔比例提取考生檔案的最低分數線,與學校最終的錄取線並不完全相符。

  例如規定本科一,二批院校的一志願按1:1.2的比例確定提檔人數,學校按招生計劃錄取結束後,將把多餘的百分之二十考生檔案退回省招生考試院。提檔的最低分便稱為提檔線。

  因此,即使考生的成績達到了提檔線,也未必一定能夠被取。

  特殊情況:如果學校未完成招生計劃則有可能降低提檔線錄取。

  高考投檔線

  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各地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願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招投總分***含政策照顧分,下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而投檔高校的最低一位考生的成績,就是該校的調檔線。

  通常情況下,調檔線往往高於錄控線;第一志願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調檔線等於錄控線。考生的檔案能不能投給學校,最關鍵取決於招投總分是否達到了調檔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8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高考錄取線與投檔線的區別

  據各省市地區教育考試院公佈的資料,今年各地高考成績將從6月22日左右起陸續公佈。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展開,已有不少考生和家長緊張地投入到填報志願的準備工作中。志願無憂網的專家提醒,在參考歷年的錄取資料時,考生及家長應尤其注意區分錄取線與投檔線,避免因認知混淆而導致落榜。據志願無憂網李老師介紹,河南鄭州的考生張民***文中人名為化名***在2013年高考中取得了561分,超出理科一本分數線56分。

  在選擇大學時,張民和家長一起查閱了大量報考資料,最後選擇了山東大學 、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和蘭州大學六所高校,專業也選擇了服從調劑。然而最終小張卻意外落榜了。“家長非常不解,拿著一摞報考指導書來問我,為什麼研究了這麼多資料還會沒學上?”對此李老師分析道,許多家長和考生使用的資料和資料都沒錯,但錯在只關注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而忽視了投檔線。

  “由於錄取分數線中包括了貧困專項招生、自主招生等特殊型別的招生,因此,在填報志願時我們要更重視投檔線,千萬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比如,某大學當年的理科一本最低錄取線是551分,但最低投檔線卻是563分,比前者高了12分。這種情況在一本錄取批次中更為常見,應該引起家長和考生的重視。”

  高考投檔小貼士

  1、投檔線全稱為錄取投檔線,凡控制線上填報某校志願的考生人數多於招生計劃數,按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最多不得超過招生計劃的120%***,對第一志願考生投檔,排序在最後一位的考生成績即為該校投檔線。

  2、錄取線全稱錄取分數線,是各校實際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對於生源比較好的學校來說,錄取線高於投檔線;對於生源不好的學校來說,錄取線可能等於投檔線。

  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一本重學校

  參與一本錄取的大多數都是全國重點大學,尤其是985、211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脊樑、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教學、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大都集中在這裡,儘管在全國數量上他只佔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的不到10%,但是科研經費,重點學科的比例,卻佔了全國普通本科高校的90%以上,只有進入了這樣的高等學府,才能成為一流高階的專門人才和民族的精英提供可能。一本院校中,大都屬於綜合性大學,即使是以農林、師範、外語、地礦、醫學等命名的行業性大學,你比如說北京林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儘管是農林屬的行業性大學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也都開始了向綜合性發展。十一大學科門類中,最少的大學也有六七個,而且是文理相容、歷史悠久、學風純正,積澱深厚,因此,綜合性大學對人的個性開發和綜合素質的鍛造,都有非常好的促進效果。能在一所綜合性大學,學習生活四年,可以很好地豐富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尤其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大學素養是其他學校不能比的,四年以後,孩子畢業,無論考研、出國、或者就業,都佔有絕對的優勢。

  二本重專業

  1.綜合性大學較少,行業性大學居多,一般這些行業性大學,歷史早、底子厚,不僅辦學水平高,而且社會影響大,畢業生相對容易就業。

  2.二本院校,數量眾多、魚龍混雜、低於分佈廣泛,而且大多居於二三線城市,除了少數幾個大中城市的部分高校以外,大多數的學校,每年的錄取分數,趨於扁平,加上這些學校的招生人數,是相對比較多的,所以報考的區分度較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選擇的難度。

  3.二本院校合併、升格、改制和更名的較多,尤其以某某學院,就是地名後加上學院字尾,這樣的學院特別多,你比如說三江學院,加深學院,邢臺學院等等。

  4,新開設的專業居多。多數條件並不具備,或者是不完善。通過以上幾點,二本應該重專業。

  三本重校名

  三本院校,一般是指民辦的本科院校或者是獨立學院。獨立學院的名稱很特別,你從名稱上一看,好象一個拖拉機,後面掛著這個大拖斗,選擇這些院校,主要看前面的主體母校,一般的就主體母校來講,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重點大學舉辦的獨立學院,就是我們剛才談到的985、211;

  二是二本院校,舉辦的一些獨立學院,這個同樣情況下,以同樣得分數,你首先選前者。三本,要重校名。

  根據以上的分析,總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條結論,一本重學校,二本重專業,三本重校名,專科重技能。重點大學看科研,普通本科看教學,三本以下看實踐。同時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長不知道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的區別,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長不知道獨立學院是什麼學校,考生和家長應該全面的瞭解目標院校。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