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執著追求的作文

  1:執著追求科學

  《跨越百年的美麗》這篇文章令我感動不已。這一位年輕漂亮的夫人——瑪麗`居里,她為了研究“鐳”不辭辛苦工作了很久。在工作中她年輕漂亮的面容變得憔悴,也染上了疾病。1934年7月4日是她逝世的日子。

  為了研究“鐳”,居里夫人很辛苦,但是她覺得值得,因為——她熱愛科學。他把她和丈夫辛辛苦苦煉造的“鐳”毫無怨言的奉獻出來,讓研究治癌症的人研究;在她教學時,他總是毫不的把如何研製鐳的方法教給每一個人。居里夫人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崇高的,不管怎麼說只是融合一句話“我愛科學!”

  居里夫人熱愛科學,當然科學給居里夫人的回報也是不可估量的:獲得獎章16枚,獲得名譽頭銜117個,獲得獎金10次,獲得諾貝爾獎2次。每種名譽都是重千斤的吧,別人一定會以為居里夫人在這堆榮譽中享受,不!她沒有,她把獎章送給女兒玩,自己卻繼續過著貧窮卻滿足的日子,苦心的專研科學。曾經有人嘲笑過她的“愚蠢”為了所謂的科學而放棄一大筆財富,是的!曾經我也不明白,但是居里夫人說過:“榮譽就像是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我明白了,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對科學的貢獻,對社會的責任,而不是名利和財富。

  只要用心去看待一下世界,會看到有一些人被名利和金錢矇蔽了心靈,但是也有不少科學家是那麼固執,他們堅信科學會改變他們的人生,而不是靠財富和名利。

  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熱愛科學。似乎她的一生就是為了科學而生,為科學而死。居里夫人逝世一百多年了,但是她那執著追求科學的心一直留在人們的心中。

 

  2:

  要贏就贏得成功,要輸就輸給追求。

  以血淚之殤紀念千年的執著,創造跨越數億光年的美麗。 ——題記

  古今中外,歷史興衰,有多少人在顛簸的歷史巨浪中浮沉,多少人被剝奪了生命,又有多少人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在大江大浪中永生。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兩個字:追求。

  執著的追求,讓多少偉人名揚,讓多少才子獲得自身的價值,在追求中,有的人甚至放棄了生命也在所不惜。我認為是正確的,因為追求。

  特蕾莎修女,當你手捧諾貝爾和平獎沉甸甸的獎盃的時候,我看到了,你眼中的欣喜,卻又有絲絲的不安。但是,我認為,你實至名歸。不必謙虛。一隻獎盃和數百萬美元有何比得上你滿腔的博愛?你用你的一生去踐行著道德,你努力地奮戰著,幫助了無數的人。你的博愛,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人類的尊嚴,在你的跟前展現。貧窮的,富貴的,高貴的,卑賤的,每一個人在你的身前都有著一樣的尊嚴和權力。脆弱的生命在你的手下重煥生機。

  愛的天使,創造了世界的最偉大的博愛。她不懈的追求著和平,她成功了。

  愛迪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你一生髮明的2000多種發明,那一種不是為世界留下不朽的影響。你的不懈的追求感動了無數人,儘管,你的學歷並不高。

  感動常在。每一次聽到你製作燈絲的故事的時候,總會充滿感想。你花了多少長的時間去嘗試,去追求那至高無上的科學的真理。試了數千種的材料,卻依舊沒有一種可以去做燈絲。當你的助手都沒了那份心情的時候,你的執著,鼓勵著你依舊去追求,去找尋。終於,你成功了。燈絲的發明,極大的推動了科學前進的步伐。

  科學的工作者,一直馬不停蹄的奮力追求者,希望都夠突破。

 

  3:

  執著,就是這樣一種勤勉的跋涉,淡泊的心境,一種剛硬的精神氣質,一種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節操。

  執著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執著是堅守,在紛至沓來的誘惑面前,如錨碇般堅強穩定,穩住左顧右盼,遊離不定的心思;執著是忘情是專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貫注的追尋、探索,是鍥而不捨孜孜不倦的探求;執著是熱情的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戀;執著也是給予是付出,是全副身心的追求。

  現代社會為現代人解脫了傳統社會的種種陳規陋習的束縛和禁錮,同時也為現代人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更豐富的生活機會——一個人有了更多的需要,也有了更多滿足需要的手段。在紛繁的世介面前,許多人就多了無所執著的空虛與無所依託的孤獨。也正因為如此,有所執著才成了下現代人渴求的品質。

  執著不僅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心靈的需要。畢竟,人活著不能沒有東西吸引你往前走,也不能沒有為追趕上這個東西而付出奔跑。或許,我們奔跑了仍然沒有追上,但為了有所追求而執著,歲是艱辛的,卻必然也是一種幸福。

  不論你身居達官顯位,還是身處平常街巷,無論你奔波於鬧市通衢,還是棲身於田園山水,只有有所執著才能置常人眼中的得失、榮辱、譭譽於不顧,才能擁有笑傲人生的曠達與瀟灑。

  執著是一場漫長的分期分批的投資,而成功是對這場投資的一次性回報。執著於自己所愛的事業,追求一份成功與收穫,該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而只有堅守執著才可能有所收穫。

  古有精衛鳥,相傳為炎帝女,因為在東海游泳,不幸溺亡,經常銜西山之木去填東海,這就是精衛填海的傳說,也是執著於人生目標的一個精神典型。為了我們的事業與生活,我們永遠應該堅守執著,也許收穫有遲有早,有大有小,但我們堅守執著的本身,就是一種人生的大收穫。

  欣賞執著,品味人生。如果說軟弱是生命的悲哀和無奈,逃避是意志的沉淪和喪失,那麼執著則是理想的昇華和永恆。 執著的美麗

  漁夫的故事無疑是一個悲劇。原因之一是他的不切實際,原因之二是他的墨守成規,不懂變通。於是,在浩瀚的大海面前,漁夫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失敗,直到死去。

  我們姑且不論故事的原因和結果,從其獨立的過程來看,我認為,漁夫的執著,也是一種美麗。

  有人認為正是執著才導致了漁夫的失敗。其實,執著的原因可能錯: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甚至錯誤的目標去苦苦奮鬥;執著的條件也可能錯:為了實現理想而不顧其與現實的差距。然而,執著本身,是沒有錯的。

  執著是一種精神,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恆心,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執著又是一種行動,是“精衛填海”式的堅持,是“夸父逐日”式的追求。

  如此看來,漁夫又有何錯?你可以嘲笑他的愚蠢,也可以嘲笑他的迂腐,你甚至還可以嘲笑他的理想,但你卻決不能嘲笑一個理想者和一個執著的人!儘管理想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執著把它變成一出悲劇,但是執著卻永遠是美麗的,而且美麗因為悲劇而悲壯。

  不能說漁夫是英雄,可是英雄往往出於悲劇,而悲劇也往往源於執著。執著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但成功往往意味著執著的終結。這種執著或許給人喜悅,但不是震撼。可是失敗卻往往讓英雄更加執著,直到死去。於是,有了生命的襯托,這種執著才會給人一種震撼,一種美麗,一種悲壯。於是,英雄因為執著而偉大,執著因為英雄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