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節有趣的事優秀作文

  春節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在這個喜慶的日子大家是如何度過的?不妨用文字來表達春節的生活趣事。 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幫到你!

  篇1

  我的媽媽是貴州人,從小,我就沒的去外婆家。小時侯,看著別的小朋友去外婆家,我心裡很羨慕,常常纏著媽媽要外婆,媽媽總是說:“以後帶你去看她。”可這個以後從沒到來過,慢慢地我也就不提了。

  去年寒假,當媽媽說要帶我去外婆家的時候,我真的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坐上了火車,才相信終於要見到親愛的外婆了。

  可是上車沒多久,我就開始後悔了,因為是春運期間,火車上擁擠不堪,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味交織在一起,薰得人透不過氣來。沒辦法,我只好睡一會覺,看一會書,好不容易熬過了30個小時。

  下了火車,又坐著汽車在山路上顛簸了四個小時,我們終於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來。拎著行李下了車,活動了一下麻木的腿腳,我發現山腳下根本就沒人家!

  “咦,媽媽,外婆家在哪呀”

  媽媽疲憊地笑了笑說:“早呢,還有大約兩小時的山路,是要靠自己走上去的。”我的媽呀,我差點沒暈過去。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直到今天,我都快12歲了,她才帶我來外婆家!

  還好,沒走多遠,舅舅就來接我們了,第一次看見我,舅舅好象有點激動,居然一下子抱起了我,把我鬧了個大紅臉。

  冬日蒼涼的午後,在蜿蜒不盡的山道上,我們三個人吃力地走著。看得出,舅舅很想逗我開心,操著生硬的普通話不停地跟我說著什麼。我有一搭沒一搭地敷衍著他。渾身痠痛的我在心裡暗暗發誓:下次,打死我,我也不來了。

  走到日影西斜,忽聽舅舅對埋頭走路的我說:“琳琳,到了。”我一抬頭,眼前是一個古老的村落,斑駁的白牆,一色黑瓦。村口的一棵大樹下,站著好些人,他們也發現了我們,只見一個瘦瘦高高的老婆婆迅速地衝了過來,一把拉住我,嘴裡嘰裡哇啦地說著什麼,我聽不懂她的意思,但“琳琳”兩個字還是聽得出來的,媽媽在旁邊哽咽著對我說:“孩子,叫外婆呀。”

  “外婆!”第一次當面叫出這兩個字,我有點尷尬。我看見外婆的眼淚一下就湧出來了……

  在外婆家過年,我覺得自己就象一個受寵的公主一樣,每時每刻都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可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初四我們就動身回來了。

  又是在崎嶇的山道上,外婆拉著我的手,舅舅幫我們揹著行李,把我們一程程地送下來。一路上,外婆對我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再來啊。”說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山腳下,當汽車遠遠地開來的時候,外婆急切地拉住我,又一次重複著這三個字。我望了望直衝雲霄的大山,又看外婆佈滿皺紋的臉,努力學著貴州話對她說:“外婆,明年,我們一家都到這裡來過年!”

  篇2

  事情發生在春節,現在我當我想起那件事,都會捧腹大笑,是這樣的――

  晚飯過後,我們一家都被好看的電視給迷住了,誰也不願去洗碗。

  一會兒,電視完了,可誰也沒動過洗碗的念頭。一家之主老爸發話了:“今天,今天誰洗碗啊?”

  我和老媽都沒有吱聲。可老爸和老媽的目光投向了我。

  好啊!你們這兩隻“老狐狸”,想合起夥來整我,那――可沒門!我現在還真有點懷疑,十二生肖裡為什麼沒有狐狸。

  我當然給拒絕了!我可沒這麼傻!老爸可是屬雞的,為什麼一點因為不勤快呢?唉!反正這個重擔我是不會去挑的!

  這個局面就這麼僵持了許久……

  我靈機一動,就想出一條錦囊妙計――劃石頭、剪子、布!

  星空點綴著我們家,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好象在討論到底誰笑到最後,到底鹿死誰手!

  “石頭、剪子、布”隨著一個聲音,老爸光榮“犧牲”了。

  我很想笑,可是為了老爸那張老臉,我儘量不笑,捂著嘴說:“老爸,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哦。”

  老爸連臉都氣紅了,只說了一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說著就轉身走向廚房去了。

  我和媽媽都忍不住地笑了。

  篇3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早上,媽媽就帶我去買新衣服、年貨。但這衣服不能隨便買,必須得挑好看的。再接著,就是洗衣服、刷地板、擦窗戶、擦桌子、整理房間了。

  因為我家有兩個客廳,所以就有兩個走廊周廊。我用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時間才刷好一邊。另一邊是我和我媽媽刷的。

  在節前,家家戶戶都要貼上春聯。春聯有橫貼和豎貼。

  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