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家鄉的戲曲優秀範文

  戲曲的藝術魅力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供大家參考借鑑!

  篇1

  父親愛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總要在村裡的戲臺上唱上個三本五折,七天八晚。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秦腔是什麼,然而就是喜歡聽那有板有眼的調子,覺得如同那時常愛吃的酸杏一樣有味。於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時,則看得廢寢忘食,毫無倦意。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父親對我痴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對。他說什麼“唱戲是下賤人的職業,學好了也無用處”啦,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啦。我聽了似懂非懂,嘴裡雖然答應著,心裡卻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然而我畢竟聽從了父親的話,被父親送到了學校。日子在琅琅的讀書聲中流過,秦腔的影子離我越來越遠。父親那寬厚結實的胸背遮住了我透視他心靈的眼睛,當我聽他唱那一折折聲情並茂的秦腔時,也體味不出他那複雜的思想感情。

  人生如戲,轉眼間已演了幾折,當我戴著中學生校徽從無知逐漸走向成熟時,我才漸漸從心靈上走近父親。雖然他的“唱戲是下賤人的職業”的觀點帶著濃厚的封建思想,雖然我對沒能學唱味道醇厚、令人蕩氣迴腸的秦腔感到遺憾,但我還是很感激他。是父親讓我學到了知識,走近他的秦腔。那一聲聲時而悲壯,時而婉約,時而蒼涼的調子無不代表著他的思想感情,也從側面反映了世事盛衰、人生百味。秦腔已成為父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秦腔寄寓著他全部的情懷。高興的時候,他會在火炕上一邊品茶一邊唱;憂悶的時候,他也會唱上幾句。父親的一些性格特點在唱戲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記得在臺上演出時,別的演員都不願演不光彩的角色,可父親卻很樂意,他認為演這些角色更有教育意義。有人說他太固執,他卻笑道:“唱戲的,何必當真呢?”父親也挺有責任感,同臺演員在演出時卡了殼忘了臺詞,他就及時小聲告訴對方。他說不能矇混過關,讓臺下的觀眾笑話,有的觀眾不懂,可他們中也有行家哩。村裡有個老阿婆,一生無依無靠,孤獨悽慘,平日裡就愛聽秦腔,父親知道這個情況後,一有空就去給她唱。每當秦腔從老阿婆的屋裡傳出時,村裡就有人說:“聽,××的戲癮犯了又沒處唱了。”可我知道,那一聲聲的秦腔寄託著父親對老阿婆的安慰和同情,村裡人哪知他的內心呢!

  走近父親,走近他的秦腔,我細細聆聽著,我深深思考著。

  篇2 


  我的家鄉在白銀市平川區,這裡現在非常美麗,可是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野嶺呢!

  現在,經過工人叔叔辛辛苦苦的建設,這裡已經到處都是高樓了,再也沒有荒涼的感覺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了自己幸福、美麗的家園了。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平川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最大的就要算大廣場和人工湖了。

  大廣場那裡以前是一片荒灘,可是現在,它已經成為了兒童的遊樂園,那裡不僅僅只有孩子玩的,還是中老年人的健身園呢!同時許多晚會也在哪兒舉行,比如說:焰火晚會、歌舞晚會、戲曲晚會和舞蹈班的彙報演出等。大廣場可是給全區人民帶來了不少樂趣。

  人工湖是平川一景,也是一個老少皆宜的鍛鍊場所。春天那裡空氣新鮮,柳樹葉開始發芽了,湖邊的草坪上,小草也慢慢長出來了,許多老人小孩說著笑著,給人工湖增添了無限樂趣!夏天,那裡綠樹成蔭,小花小草也開得很漂亮,並散發著陣陣花香,這裡又成為人們休憩納涼的好地方!秋天,樹葉都變黃了,也紛紛落下來,走到橋上還感覺有些涼意呢!冬天,湖面上結了一層冰,湖邊的小路和草坪都被白茫茫的雪覆蓋著,可漂亮了!四季的人工湖都會給人們帶來無窮趣味!

  好了,平川的變化之大,說是說不完的,只有你親自到平川來,親眼看過之後,你才會相信的!

  篇3

  大家可能想不到,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各種戲劇中,惟一吸引我的竟是呂劇,這讓人感到很驚訝。不過,這實在沒有什麼稀奇的。我喜歡呂劇,是因為我們村裡的呂劇迷特別多,而且每年都要唱戲。時間主要集中在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之間,地點就在我們村的舊學校裡。戲臺後面原是教室,此時成了化妝室。上小學時,我總愛跑去看,一場同樣的戲我也不知道多少遍。當時,雖然看不懂演的是什麼,但那豪華的場景、鮮豔的服裝卻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像每次去主要是為了看那些衣服、頭飾,去看熱鬧,而不是去聽戲。

  現在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去看戲不再只是為了看場景看服裝,主要是聽戲。你看,帷幕一拉開,只見一個個姑娘蓮步輕移,環佩丁當。這時,我會目不轉睛地看個夠。常演的呂劇有《李二嫂改嫁》、《王二小趕腳》、《牆頭記》、《龍鳳面》、《雙蝴蝶》等。印象中,劇裡的人物個個清秀美麗,形象動人。記得一位戲劇家曾說過,民間藝術是在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我感覺,呂劇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是它與我們農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差不多每一出呂劇都是根據人們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編寫成的,因而具有樸素真實的特點。人們歌唱它,演奏它,總是有感而發的,所表現的感情是真摯的。應當說,這便是呂劇的魅力所在。呂劇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特點而吸引了我。

  我喜歡呂劇的另一個原因是,爺爺是演了幾十年呂劇的老演員,我從小耳濡目染。我很敬佩爺爺,他不但能唱出男女不同的聲音,還能夠唱出感情。有時,唱著唱著,他會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現在,爺爺雖然已年邁,但唱上幾段還蠻有滋味。平時走路,他還不自覺地顯露出演戲時的姿勢。因為經常聽爺爺講述,並常跟他去看戲,所以,我對呂劇更加喜愛了。

  呂劇是我們山東的地方劇種。呂劇人美、舞美、曲美,極具表現力,我想,這大概是呂劇擁有成千上萬呂劇迷的根本原因吧。但願心愛的呂劇久唱不衰,永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