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祠的勵志名勝對聯

  百年長著等身書

  ——閒話衡陽船山祠聯

  船山祠在衡陽市東洲,清乾隆年間為紀念王夫子而建。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著名學者、思想家,著《船山全集》。王夫之晚年在“湘西草堂”閉門著書,曾為湘西草堂寫過兩副有名的對聯,其一:“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其二:“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從聯中可見其高風亮節。

  嘉慶進士,官至兩江總督,湖南安化人陶澍***1778—1839***對王夫子這位前輩十分敬仰,對他的人品與學識倍加讚賞,曾為船山祠撰一聯:

  天下士非一鄉之士;

  人倫師亦百世之師。

  陶澍在聯中認為王夫之雖然出生在衡陽,老死在衡陽,是一鄉之士,由於他的巨大影響,已經成為了天下之士;王夫之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已經成為世世代代學習的經典,他本人則是受人敬仰的“百世之師”。

  比陶澍早生三十年的乾隆進士,江蘇武進人洪亮吉***1746—1809***對王夫之也是欽佩不已,他為船山祠撰聯:

  慟哭西臺,當年航海君臣,知已猶餘瞿相國;

  羈棲南嶽,此後名山著作,同心惟有顧亭林。

  洪亮吉說王夫子的舉動只有兩個人物可以相比,一是明朝滅亡後,王夫之在御史臺痛哭流涕,後來投入抗清的戰鬥,這種精神與萬曆進士瞿式耜與清軍抗衡,最後殉難的氣節媲美。二是王夫之抗清之後,隱遁衡山著書立說,與明末名士顧炎武明亡後,隱身精研經史相類似。

  無名氏的一副對聯道出了王夫之的思想與行為:

  踐實反躬,窮理致知覺後死;

  戴笠著屐,高風亮節仰先生。

  “踐實反躬,窮理致知”是王船山提出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他強調實踐是知識的基礎,研究是獲得知識的方法。王船山抗清失敗後,仍然與清朝誓不兩立,出門時,天晴都要頭頂斗笠,腳踏木屐,表示與清朝不共戴天,其行為的確令人敬仰。

  還有一副無名氏的對聯,對王夫子的學說與著作進行了高度的評價:

  治國闢良知,千載永垂經世論;

  沒齒無遺恨,百年長著等身書。

  王夫之提出的治理國家的主張與哲學思想,是可以千百載流傳下去的,而王夫之等身的著作,如《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黃書》、《思問錄內外篇》等,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文化寶庫,是一筆了不起的精神遺產。

  緊挨著船山祠,有一所船山書院,歷任兵部右侍郎、尚書,彭玉麟***1816—1890***對同鄉王夫之自然非常景仰,一時文思湧動,寫了一副長聯:

  一瓢草堂遙,願諸君景仰先賢,對門外嶽峻湘清,想見高深氣象;

  三篙桃浪暖,就此地巨集開講舍,看眼前鳶飛魚躍,無非活潑天機。

  作者與一般人寫法不同,闢開正面歌頌王夫之,從眼前的景物著筆,想見先賢當時的情景,更能激起思古之情。

  王夫之的墓在衡陽縣大羅山,咸豐舉人,授翰林院檢討,湖南湘潭人王闓運***1833—1916***為王夫子墓寫了兩聯,寄託自已的哀思:

  前朝乾淨土;

  高節大羅天。

  世臣喬木千年樹;

  南國儒林第一人。

  以上就是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