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寓言故事精選

  寓言故事的語言不同於其他文學體裁,誇張但又獨具幽默諷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來表達其內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語言運用相較於其他的文學體裁更具有獨特的魅力。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勵志的寓言故事篇一:眾人拾柴火焰高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於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後,兒子們怎麼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於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

  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麼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鬥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

  兒子們終於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勵志的寓言故事篇二:改過自新

  漢朝初年,有個名醫叫淳于意,作過齊國都城管理糧倉的長官,又稱太倉公,從小就喜歡鑽研醫術。漢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向同郡元裡的公乘陽慶拜師學習醫術。這時陽慶已七十多歲,就把自己掌握的祕方全給了他,並傳授給他黃帝、扁鵲的脈書,和觀察面部不同顏色來診病的方法,使他預先知道病人的生死,決斷疑難病症。學了三年之後,為人治病,預斷死生,多能應驗。他診治疾病和決斷生死的能力深受患者好評。

  有一次,一個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請淳于意醫治。病人吃了藥,病沒見好轉,過幾天死了。大商人仗勢向官府狀告淳于意醫錯了病。當地的官吏判他“肉刑”***漢文帝初期的刑罰,刺面削鼻,剜膝砍腳***。

  根據刑律罪狀,要押解到長安去受刑。淳于意有五個女兒,她們都跟在後面哭泣。淳于意又急又惱,大聲罵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到緊要關頭就沒有可用的人!”最小的女兒緹縈聽了父親的話很感傷。她提出要陪父親一起去長安,家裡人再三勸阻也沒有用。

  緹縈到了長安,託人寫了一封奏章,到宮門口遞給守門的人。當朝皇帝是開創了歷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漢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書的是個小姑娘,倒很重視。那奏章上寫著:

  “我叫緹縈,是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我父親做官的時候,齊地的人都說他是個清官。這會兒他犯了罪,被判處肉刑。我不但為父親難過,也為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砍去腳就成了殘廢;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後就是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情願給官府沒收為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奏章,十分同情這個小姑娘,又覺得她說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們,對大臣說:“犯了罪該受罰,這是沒有話說的。可是受了罰,也該讓他重新做人才是。現在懲辦一個犯人,在他臉上刺字或者毀壞他的肢體,這樣的刑罰怎麼能勸人為善呢。你們商量一個代替肉刑的辦法吧!”

  大臣們一商議,擬定一個辦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來判砍去腳的,改為打五百板子;原來判割鼻子的改為打三百板子。漢文帝就正式下令廢除肉刑。這樣,緹縈救了她父親。

  勵志的寓言故事篇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鏘、鏘……有一天,一個年輕的樵夫在森林裡的河邊砍樹。

  忽然:“撲通”一聲,哎呀!糟了,他一不小心,斧頭竟然掉進河裡去了。

  這條河的水流很急,又很深,想要撈到斧頭,那可真傷腦筋呢!

  “斧頭是我吃飯的傢伙,現在丟了叫我怎麼辦?”樵夫坐在河邊傷心著。

  這時,剛好有一位神仙路過,他很慈祥得問樵夫說:“你怎麼了?”

  “沒關係,我幫你找。”說完便跳入河裡。過了不久,他拿著一把金斧頭浮出水面,問到:“是這把嗎?”

  “不,沒有那麼好。”樵夫回答。於是,神仙又跳入河不久,他拿著銀斧浮上水面。

  “一定是這把吧!”“不,我的已經很舊了。”

  既然不是銀斧,神仙只好在下水找了。

  當他再度出現時,手裡拿著一把鐵斧。

  “嘿,這把才是我的斧頭,謝謝。真謝謝您。”樵夫高興的一直道謝。

  神仙看他年紀輕輕,就有一顆正直、誠實的心,覺得非常難得可貴。

  於是,就把金斧和銀斧送給樵夫,並稱贊他說:“你真是個誠實的少年啊!希望你以後永遠保有這可誠實善良的心。”

  樵夫得到金斧和銀斧後,興奮地跑回村裡,村民看到便好奇的問他。於是他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大家。

  這時,一個貪心的樵夫聽到後,也想得到金斧和銀斧,結果,他不但沒得到。還被神仙懲罰了呢。

  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看過還: